• 我的订阅
  • 科技

上海饮料瓶材质碳排调查显示:饮料行业减塑降碳趋势显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06 16:53: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浩)6月5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饮料瓶材质碳排调查报告,指出PET瓶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值与最高值差15倍,饮料瓶容量越小每百克材质碳排量越高,饮料价格越高瓶子越厚。

记者了解到,目前,由品牌主导的包装回收环保行动也成为行业趋势,各大品牌也进行了饮料瓶瓶身轻量化的探索和实践,部分品牌已切实涉足零碳饮料领域。

饮料瓶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并产生碳排放,而且在废弃后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对土壤、水体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实现饮料瓶的减量化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相关统计,2023年中国大陆饮料消费量达到了2991.3亿元。与此同时,在塑料制品消费方面,中国家庭每年每户消费塑料总量高达约82公斤,其中商品伴随包装(如饮料、食品等购买时产生的包装)占比34%。为应对塑料污染问题、减少饮料瓶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十四五”期间,国家制定了关于饮料瓶包装塑料减量的相关政策,具体目标为:2021年减量2%,2023年减量5%,到2025年实现减量10%。

上海市消保委作为法定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公益性组织,负责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是其法定职责之一。近年来,上海市消保委在推动消费企业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为了解饮料瓶在碳排放方面的相关情况,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双碳”实验室开展了国内首次饮料瓶材质碳排调查评估。此次调查涉及109个品牌、320件产品(含17件进口产品),其中PET类材质产品266件,铝罐材质产品54件,基本覆盖了上海市售饮料品牌。

本次调查由市场抽样测试计算和品牌方沟通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对饮料瓶样品进行拆解和称重,参考国际和国内相关权威标准中的计算方式获取“碳排放理论数据”;二是就“碳排放理论数据”与相关品牌方进行技术沟通,综合企业提供的供应链碳足迹相关资料形成调查评估技术数据与案例。

饮料瓶容量越小 每百克材质碳排量越高

调查结果发现,PET瓶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值与最高值差15倍。266个PET类饮料瓶样品平均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约为0.035公斤CO2e,中位数约为0.029kgCO2e,其中最低约为0.010kgCO2e,最高约为0.149kgCO2e。

54个铝罐饮料瓶样品平均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约为0.105公斤CO2e,中位数约为0.064公斤CO2e,其中最低约为0.042公斤CO2e,最高约为0.341公斤CO2e。

本次调查中评估的PET类饮料瓶样品覆盖了95克至2000毫升的各类容量规格,其中,小容量、中容量和大容量主要流通的规格分别为300毫升、500毫升和1000毫升。通过数据评估发现,大容量产品的平均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总体低于小容量产品,因此,购买大容量包装的饮料产品更为绿色低碳。

调查还发现,饮料价格越高瓶子越厚。本次调查对市面上多种不同品类的饮料产品进行了全面覆盖,经过数据分析评估发现,不同品类的饮料产品在饮料瓶碳排放方面数据差异较大。在各品类中,饮用水类产品塑料瓶的每百毫升/每百克材质碳排量最低,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类最高。

调查结果显示,蔬果汁、咖啡饮料、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等高值品类的饮料瓶在PET材质克重上比同等容量的低值饮料类(如碳酸饮料、矿泉水等)材质克重高30%至68%不等。

此外,产品定价对于饮料瓶材料用量影响显著,其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者对高值产品的瓶身质感要求较高,品牌方为保障消费者体验感会增加饮料瓶材料用量。此外,轻量化瓶增加了产品运输、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变形的风险,品牌方为保障高值产品的完好性,也会增加饮料瓶材料用量。

品牌方进行回收利用、瓶身轻量化探索

记者了解到,饮料行业在减塑降碳路径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显著的行动趋势。在饮料行业中,PET、PE、PVC、PP等材质被广泛使用。其中,PVC在生产和销毁过程中会排放有毒物质,且回收利用相当困难。

本次调查发现,各大品牌积极用PET替代PVC,使饮料瓶更易于回收再利用。与此同时,由品牌主导的包装回收环保行动也成为行业趋势。如2023年6月,光明乳业进一步推动环保行动,启动了牛奶包装回收3.0活动。此次活动不仅继续回收牛奶纸盒,还首次将PET包装的牛奶瓶纳入回收范围,这一举措传播了“减塑低碳”的环保理念,并推动了塑料回收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根据GB/T 18455—2022《包装回收标志》的标准,当包装由多种不同材质的组件构成时,需要在每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包装组件上明确标注回收标志。本次调查发现,铝罐类饮料包装多为一体式罐体,其可回收标识通常位于罐体的立面。而PET类饮料包装由于包含瓶盖、瓶身和标签等多个部分,其可回收标识大多仅在瓶身底部标注了PET标志。总体而言,铝罐类饮料在可回收标识的标注位置和规范性上表现更佳。

轻量化是对饮料瓶减塑降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各大品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手段。为了解决PET饮料瓶轻量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包装性能及体验度下降问题,各大品牌通过包装技术开发、瓶型优化设计等方式,逐步做到在瓶身减重的同时保持优化体验。除了优化瓶身外,各大品牌也通过瓶身标签减少、瓶盖创新设计和集束包装等方式进行了许多轻量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如百事推出了首款“无瓶标”百事可乐;伊利开展微发泡技术在每益添乳酸菌饮料等产品包装上应用,实现标签和塑料杯包装减量化8%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品牌正在探索对较有潜力的产品进行挑选和碳中和打造,有部分品牌已切实涉足零碳饮料领域。如康师傅于2022年推出的国内首款碳中和茶类饮料“纯萃零糖”已被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颁发了《碳中和证书》。“纯萃零糖”在行业内首次提出采用茶叶自有茶园的碳汇进行碳抵消,并首次开发了茶园灌木碳减排量计算方法。

记者了解到,“绿色工厂”是指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通过布局绿色生产体系,在各环节处把控,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生产节能、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每一个环节。如2022年年初,达能武汉和邛崃工厂取得由国际检测认证机构SGS颁发的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2023年达能实现全部脉动生产工厂碳中和,并在产品上标注“来自碳中和工厂”。

消费建议:

积极引导消费者选择轻量化瓶身饮料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饮料瓶材质的减塑降碳需要政府、品牌方和消费者的携手推进。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于产品在低碳和减少塑料使用方面的信息需求也越来越高。全面且可比较的信息已经成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上海市消保委呼吁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能够率先公示其饮料瓶材质的碳排放数据。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消费者在选购饮料时做出更加科学、环保的选择,还能在行业内树立榜样,引领其他企业跟随,共同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希望这些头部企业通过公示详细且透明的碳排放数据,帮助消费者了解不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导市场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rPET材质是由废弃的塑料瓶经过再生加工制成的,相对于PET材料而言,其生产过程对原始石油资源的消耗较少,而且可以进行多次回收利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碳排放。为促进rPET的生产与利用,欧盟、美国、英国均已通过立法或推行相关政策的方式,规定了PET一次性饮料容器中rPET的使用比例。我国目前还未批准rPET食品接触级材料的使用,但相关标准已经在制定中,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批准rPET的使用,促进降塑减碳。

饮料瓶PET材质厚重不仅可以提升握感,也能增加产品的外观品质感,品牌基于产品竞争力方面的考量,在高端产品的瓶身轻量化方面大多比较谨慎。因此,改变消费者认知对于推进饮料瓶瓶身轻量化至关重要。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相关政府部门、消费者组织、行业组织和头部品牌要携手开展面向消费者的环保宣传与环保活动,培养消费者关注瓶身材质厚度与碳排量等信息的消费习惯,倡导轻量化瓶身饮料消费新时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便利店饮料告别“3元时代”
...4月以来的高位。而国际原油价格走高,也带动生产塑料饮料瓶所需的PET成本提高。此外,除生产成本增加外,面对消费者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断提高,饮料企业在塑造品牌形象上付出的成本
2024-05-30 00:35:00
商超饮料区亮起“红橙绿”
...是不是可以采取更加精细化举措?比方说将标识直接贴在饮料瓶上。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原因上海试水含糖饮料“三色标识”随着“0糖”饮料风靡市场,“控糖”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关心
2023-10-14 11:29:00
这届年轻人,开始“捡垃圾”,还将废弃塑料瓶穿上身?
...是在活动当天,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饮用水瓶的透明部分中,存在一种叫PET的塑料物质,这种物质的碳足迹要比等量的铝和玻璃低得多。在这里,市民们获得了一次
2023-12-26 17:40:00
为何不能用塑料瓶装东西呢
很多长辈都有这样的习惯:无论是饮料瓶、矿泉水瓶,他都会洗干净、撕掉标签用以储物,比如,小饮料瓶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等。走进很多长辈的厨房,都可以看不少类似的
2023-07-05 20:01:00
饮料集体涨价,夏天的快乐没有了
...度来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大巨头涨价可能会对其他饮料品牌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对于其他价格较为亲民的品牌来说,两大可乐涨价后,他们可能有机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对
2024-06-05 14:04:00
上海试水含糖饮料“分级”管理,三色标识你会看吗?看看吧
近日,上海市民在超市买饮料时发现,货架的饮料瓶上被贴上了红、橙、绿三色的标识,这是上海试点运行的含糖饮料“分级”标识举措。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含糖饮料健康
2023-10-09 20:53:00
我劝你,不要用塑料瓶装东西了
...壶原本也是塑料瓶,那为什么食用油不能装进漂亮的塑料饮料瓶里呢?因为,更换内容物,看似不起眼,其实也有致癌的健康隐患[1]。根据食品安全的规定,每种瓶子在注入具体内容物之前,都
2023-09-16 15:18:00
塑料瓶装食物有哪些危害
...在夏天不能重复使用塑料瓶?许多人会喝完的果汁、碳酸饮料等塑料瓶,装其他饮品或者是粮食,还有存放调味品的,这种做法看似没问题,但用这样的包装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
2023-07-07 17:08:00
3块钱的饮料,正在集体消失
...载自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作者:杨智杰现在便利店的饮料是越来越贵了,很多小伙伴哪怕认真工作,工资涨了,对着动不动就五六元一瓶的饮料,还是有点心疼钱包。许多人
2023-12-30 17:3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双城耀国庆 绮梦筑新章——恐龙园集团文旅产品“出圈”更“出彩”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恐龙园集团旗下环球恐龙城与东方盐湖城凭借全新业态与沉浸式体验双双跻身长三角文旅“顶流”双节期间,约62
2025-10-09 21:49:00
NBA中国携手阿里云开启多年合作,球迷互动体验新惊喜在哪?
10月9日,NBA中国和阿里云宣布达成多年合作,阿里云将正式成为NBA中国官方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和云计算基础设施
2025-10-09 22:19:00
获充换电大会官方推荐及星级认证, 公牛充电桩全场景方案引关注
9月27日至29日,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合肥举行,此次大会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安徽省汽车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共同指导
2025-10-09 17:04:00
“北京榜样•最美互联网从业者”提名人选|我爱我家陈少亮:数字浪潮中的筑梦人
2025年的北京,秋阳穿过写字楼玻璃幕墙,在键盘上投下斑驳光影。在我爱我家集团总部技术中心,陈少亮正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图
2025-10-09 17:05:00
中新经纬10月9日电 工信部网站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近期联合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下称《指南》)
2025-10-09 13:06:00
当下,网络热搜榜单已经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个窗口展示的内容是否真实、健康、积极,直接影响着数亿网民的认知判断
2025-10-09 10:31:00
高低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中国电影市场成绩亮眼:国庆档总票房破17亿元,10月2日年度总票房达425.02亿元,超2024年全年
2025-10-09 10: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如今,拍照不再停留在平面,“一站式”3D人像打印,正让影像“立”起来,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025-10-08 08:12:00
小牛FX风速款首销战报:5小时全渠道销量14252台,以“价值重构”引爆全民抢购潮
2025年9月29日,全球高端智能电动车领导品牌小牛电动正式发布FX风速款首销战报。数据显示,这款被业界称为“价格屠夫”的新品在9月28日首发后
2025-10-08 09:00:00
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从 “设备制造” 到 “全链服务”:陕西电子长岭电气纺织机电产业的进阶之路
9月29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陕西多家主流媒体走进陕西电子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参观考察
2025-10-08 17:51:00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全国第十批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名单,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正式通过评审,获评“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
2025-10-08 18:01:00
货丰价稳、活动密集、销售井喷、消费升级……在这个中秋国庆假期,我市消费市场“热”力值拉满,处处繁荣兴旺、活力十足。10月8日
2025-10-08 18:32:00
佳盛机电乘风而上,今年前8月产值同比增长超38%抢占新赛道,270多名员工假期忙“冲刺”南报网讯(通讯员单维亮记者张希)“我们是智能电网产业链条上的配套企业
2025-10-07 08:41:00
培育壮大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丨十堰臻融:创新与技改“双轮”驱动 产值同比增长3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 通讯员 胡新)科技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十堰臻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智能化装备升级与专利技术研发为双引擎
2025-10-07 20:43:00
沉浸式AR科技盛宴:打造“可触摸”的科普实验室,重构科普新形态
这个国庆去哪玩?中国科学技术馆告诉你!2025年10月1日——10月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峰火文化科技有限公司、Rokid联合打造的以“探境・AR科技智慧”为主题的AR体验活动正火热开展中
2025-10-07 09: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