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高洁
教育行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变革与发展的实际。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建构与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为实现教育资源联动创新寻求更多机遇,构建引企入校、送教进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双创”教育改革,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双创”教育升级面临多方面挑战
高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双创”教育虽显有成效,但还没有完全和专业教育相融合。高校对“双创”人才培养的定位较为模糊,教育教学观念滞后。高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往往成为其职业发展和岗位胜任上的阻碍。
产业“双创”教育人才培养脱离高校。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看,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较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完全落实,企业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这会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进而造成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企业“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效率不高。企业人才需求类型的不断变化和产教融合的不断扩大,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效率有待提高。在产教融合中,高校合作办学不全面不深入,相关课程制度跟不上政策发展,校企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
大学生“双创”教育人才培养参与度不高。大学生对“双创”教育的关注度不足,容易造成参与度低的现象。高校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强于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际操作类课程学习甚少。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际中,学生对此不了解、不清楚、不关心。
强化“双创”育人实效与赋能价值
吸引优秀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推进面向企业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集聚校内外资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能力,是紧密联系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
引企驻校是让企业走进学校,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构建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环境中熟悉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生产,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构建紧密联系的产业链专业体系。实现学科建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成产业转型升级。
引行驻校就意味着行业协会深入参与校企合作、专业共建和人才培养。高校通过行业协会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打破传统校企松散“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形成集企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人才资源于一体的新型“点对线”合作模式。
引才入校是把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引进高校并传授技术,指导专业建设。高校通过行业协会推荐、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专家参与,建设专业指导委员会。高校引进专家参与核心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建设,邀请专家走进课堂传授新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标准与岗位的对接。
加强高校创新实践教育。实施送教进企是高等教育由学校向企业转变的新尝试。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向良性方向发展,增强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教师、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学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创新,利于企业获取更多利润,促进双方互利共赢。创新教学机制。教师在与企业优秀技术人员进行交流、研讨、探究时,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开发丰富的实际案例用以教学资源,为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奠定良好基础。开展“双师型”队伍建设。高校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稳定、专兼结合、动态结合、校企互动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动“双创”教育体系改革发展
树立互利共赢的“双创”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关键是要把互利共赢作为产教融合指导思想,引导高等教育转型升级。深化互利共赢理念。校企应始终坚持互利共赢理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方式。高校邀请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到学校参观,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积极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讲解。强化企业和高校产教融合互利共赢理念,确保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优化高校“双创”教育环境建设。“双创”教育体系的完善,既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强化全员参与氛围。高校在顶层设计中要突出“双创”教育的中心地位,将创新创业融入学校建设发展。营造浓厚校园氛围。要注重选择典型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作为榜样,使学生更好融入创新创业的实践学习中。创建和谐社会舆论氛围。通过新媒体,开设“双创”教育节目,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指导及优惠政策。
建立高校“双创”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构建完善的服务体制,在指导学生创业方面予以保障,在优化岗位设置、设立“双创”教育专项教学岗位基础上,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教师专业培训。高校实施“双创”教育工作,既要开展专业技能教育,也要进行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积极创造教师的实践机会。高校可以给予老师一定的假期,用以从事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创新教师队伍任用制度。要加强高校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间的沟通联系,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与素养。
完善高校“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在推进“双创”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共性和个性目标。在培养共性目标时应当以所有学生作为创业者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与时俱进,使学生所学知识真正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个性目标要求在培养学生“双创”能力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水平,制定不同的实践教育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高校要以当前发展特征及“双创”教育规划为基础,制定更适合学生“双创”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
强化高校“双创”教育校企合作。在产教融合的具体开展中,高校要充分利用企业在资金、师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承担“双创”教育相关教学工作。企业应充分认知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所在,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不断加大对高校人、财、物的支持,使高校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更好更快地为双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获取与市场人才培养模式适配性更高的课程模式。根据产业市场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实用。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9:46: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