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魏明伦先生的来信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6-04 05: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魏明伦先生的来信

魏明伦先生的来信

□许志杰

闻魏明伦先生去世,实属突然,感觉这位“巴蜀鬼才”一直是年轻活泼的,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去应付身边各种杂事。前不久还通过网络见他出席什么活动的消息,八十多岁的人风采依然不减当年,我想“巴蜀鬼才”是可以永远进行下去的。每见魏先生的动态,就私下念叨什么时候去拜见一趟,如今却成了永远的不可能,怪我嘴勤腿懒。

魏先生自学成才,不到10岁便进入自贡川剧团,做演员、导演,后来转为专职编剧,成长为著名剧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名声显赫,特别是1985年创作探索性剧本《潘金莲》,引起全国轰动,评论之声不绝于耳,不仅业内争得不亦乐乎,许多门外之人也挤进门来看热闹。现在川剧火爆,不仅川剧大本营四川,全国很多文旅网红打卡地都在“变脸”,这与魏先生当年不遗余力的加持推广不无关系。不知从哪年哪月始,魏先生突然爱上杂文随笔写作,出手几篇,引来围观,行家无不叫好。杂文家的大名随之而来,这顶桂冠也成了他光芒四射的又一张亮丽名片。再加上出神入化的辞赋,魏明伦因此被赞为“三绝”。

我与魏先生的交往当起于他创作杂文随笔之后几年,那时他已是妥妥的杂文大家,但只有书信来往,未曾谋面。

翻看珍藏的几封魏先生大札,其中一封很有意思的信,写了满满一页,未尽之处,又在左下角加了附言。似乎感觉还是意犹未尽,实在没地方了,就用笔点点……魏先生把写信当成了剧本,整张信纸,被他的文字分成好几个山头,一个山头一个故事,像极了一幕一幕的剧情。魏先生的信大致说,一是将进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本来准备给报纸写的文章,只好待会后完成作业。二是简单提了几句河北作家陈冲的几篇文章,认为作家做人要“厚道”。估计是两位作家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看法,详情魏先生没说,至今我也不知道啥情况。陈冲先生已经去世几年,今魏先生也飘然离去,他们带走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风流,留下的未必不是尘封已久、需要后人打开的一段人间佳话。最有意思的是信纸左下角的附言,魏先生是这样写的:“报告,中国艺术界1988年十大神秘人物评选揭晓,在下当选,另有英若诚、吴天明、张艺谋、潘虹等人共十位。详见天津《今晚报》1.27日,贵州日报《文摘》2.22日……等报刊。请查阅,贵报似可报道?请酌。”这是在当年艺术界很有影响力的一件大事,入选的艺术家当之无愧。在尚未接到魏先生来信之前,全国各地报章早已争相发布消息,包括我所供职的报纸。可见魏先生做事之细致,愿意把自己的喜悦分享给大家。

见信如晤面,字如其人,文似其人,“巴蜀鬼才”之面目跃然纸上。魏先生的每一封来信,我都是要看好几遍,八九不离十弄懂其含义,思量良久,然后才敢提笔回信。与大师级文人打交道,其实也是如履薄冰,即便咱有差错人家宽宏大量不去计较,对以后再交往还是会产生诸多阴影。当然如果你有心去把这件事做好,那你得到的教诲和影响,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得到的提高就是多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我个人受益极大,始终心怀感恩,仔细完好地珍藏着包括魏先生在内的他那代人写给我的每一封来信,常打开回味曾经带给我的喜悦与激奋。当时接到先生们来信的情景,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1988年元旦,齐鲁晚报创刊,我从一家出版社调到晚报副刊,负责杂文随笔类的约稿编辑工作。那是一个杂文、随笔非常兴盛的时代,每家报刊几乎都辟有模样差不多的栏目,有的一周一期或两期,有的则频率甚急,差不多天天都有,全国那么多报纸杂志,杂文随笔的需求量很大。繁荣的文坛令人兴奋,但对于报纸副刊编辑来说,同行之间竞争激烈,网罗天下杂文随笔名家的任务就显得十分紧迫与繁重。尤其是处在同一个省或市的同类报刊,互相之间的竞争,可谓白热化。记得有一年暑天,某晚报邀请居住在北京的杂文随笔作者到海边纳凉避暑。有几位先生与我相熟,想到平日见一面不容易,现在来到相距不远的地方,就打电话把这事告诉我。我也觉得这是一个与各位先生见面的好机会,在确定日期之后,与同事一起赶到了那里。不料酒店大门紧闭,酒店里的人想出来,没门;大门之外的人想进去,更没门。大家心照不宣,彼此理解,优质作者资源匮乏,竞争激烈,奋力进取的办报人只能使尽浑身解数,去寻找各自的门路。

那会儿出差不易,通讯设备落后,写信是相对简便通达的联络方式。初到报社,对于很多作家知其名,不知其何方人士,看到其他报刊发出的名家名作,急得抓耳挠腮,却不知从何做起。很幸运,通过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老师的关系,得到了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蓝翎先生的通信地址,他既是杂文大家,又是山大校友,还是山东老乡,最重要的是他身居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之位,全国有名气的杂文随笔作者,哪个不熟悉?于是冒昧打扰,致信蓝翎先生,恳请赐稿、提携家乡刚刚创刊不久的报纸之外,还拜托其介绍几位重量级作者。信寄出去,盼望着回信的心情,有时甚至比盼着一封回复的情书还焦急。每天下午收发室分拣的时间未到,就着急地去找自己的信件。

十几天后,一封印着“人民日报”字样的信在一堆来件中被我发现,果然是写给我的,果然是蓝翎先生的一封亲笔回信。蓝翎先生祝贺齐鲁晚报创刊,答应闲下来时为晚报写文章,同时作为办报前辈寄语于我:办副刊你我皆半瓶子醋,一起努力吧。惊得我出了一身冷汗,一个入行不到一年的新兵,不要说半瓶子醋,估计连醋味都闻不着。不过,蓝翎先生的这句话作为提醒和鞭策,一直为我深记,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信末,蓝翎先生给我介绍了著名诗人、杂文家邵燕祥先生,以及他的通信地址。我立即转投邵燕祥先生,不到十天就收到了朱正、谢云、何满子、牧惠、舒展、刘征、刘绍棠、魏明伦、徐城北、陈四益等一干写家的联系方式。我立马行动,写信联系,诸如“承蒙邵燕祥先生介绍,冒昧打扰,不吝赐作,感激不尽”之类好听的话,全在信里了。效果立竿见影,此后这些先生都成为我的常态作者,而且起到了滚雪球的作用,罗竹风、冯骥才、忆明珠、田仲济、吕曰生、冯英子、赵丽宏、陈村等作家先后入队,作者力量日渐强大,受到读者喜爱。

抚今追昔,感慨颇多。时光流逝没有冲淡我对各位先生的感激之情,先生们却未能抵挡住岁月的无情蹉跎。过去几年时间,刘绍棠、公今度、冯英子、蓝翎、何满子、罗竹风、田仲济、牧惠、邵燕祥、徐城北、魏明伦诸先生相继离世。先生们的名字印在了永不褪色的报纸上,他们的作品至今读来充满精气神儿,作为一笔沉甸甸的宝贵精神财富留给后代人。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工作者,我甚感荣幸。

魏明伦先生去世前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留存光明在人间。我将其视作魏明伦先生的一封来信,不仅于我,也是魏先生写给每一位读者的信。我们都能读懂:此举大爱,善者长在。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浩月丨艾藻松:有幸结识魏明伦
有幸结识魏明伦 文/艾藻松2024年5月28日中午,当我在手机视频上看到魏明伦去世的消息,怎么也不肯相信:他仅年长我一岁啊!我与魏明伦相识,是《党员文摘》做的媒。1988年,我
2024-06-15 06:48:00
83岁剧作家魏明伦去世 代表作《潘金莲》等
...来源:红星新闻)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8日晨在成都去世,享年83岁。 魏明伦童年唱戏谋生,1950年参加自贡市川剧团演戏
2024-05-28 13:51:00
“巴蜀鬼才”魏明伦去世
魏明伦曾担任电影《变脸》编剧昨日上午11时46分,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讣告称: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会长、终身荣誉会长魏明伦先生于2024年5月28日8点40分因病去
2024-05-29 07:39:00
“巴蜀鬼才”魏明伦去世!他与妻子先结婚后恋爱,将儿媳当女儿
(魏明伦)2024年5月28日晨,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不幸因病在成都离世,享年83岁。魏明伦才华横溢,享誉文坛,被誉为“巴蜀鬼才”。他创作的《易胆大》《巴山秀才》《
2024-06-01 19:22:00
“巴蜀鬼才”魏明伦病逝 捐献眼角膜留爱在人间
...成都5月28日电 (记者 吕杨)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8日8时4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魏明伦眼角膜捐献证书。四川省红十字会供图
2024-05-28 20:05:00
...:金陵晚报记者5月28日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获悉,剧作家魏明伦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8日8时4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魏明伦,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无党派人
2024-05-29 01:39:00
...薛维睿)5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获悉,剧作家魏明伦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8日8时4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魏明伦,1941年出生,四川内江人,无党派人
2024-05-29 06:12:00
送别魏明伦:世间再无“鬼才”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成都5月31日电 题:送别魏明伦:世间再无“鬼才”作者 单鹏5月31日上午,中国剧作家魏明伦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东郊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设在殡仪馆安乐厅,
2024-05-31 19:03:00
...。他父亲听说我喜欢读书、写作,就帮我买了一本汪曾祺先生的汪曾祺自选集《受戒》,是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的。记得那时候,要买到这本书是要排长队开后门的。于我而言,真是如获至宝!不仅
2023-12-07 05:26: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