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正扬科技募投扩产背后:超四成产能空置且销量增长乏力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6-27 23:03:00 来源:大众证券报

2017年便曾启动上市计划的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扬科技”)是聚焦于汽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的企业。

《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注意到,此次深市主板IPO,正扬科技拟募资15亿元投向4个项目,其中,拟使用5.5亿元募资的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投入金额最高。不过,公司未明确披露该项目是否会新增产能,而是强调将提升传感器、尿素箱等产品的生产效率。

从报告期内的完整年度看,随着产能不断增加,正扬科技三大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整体明显下降后已不足60%,销量也增长乏力甚至下降。此外,查阅募投项目环评审批信息发现,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为异地扩建,建设内容为传感器740万个/年、尿素箱总成及配件190万个/年,分别大致相当于公司2023年传感器、尿素箱总成产能的70%和90%。公司该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合理性引人关注。

业绩受国内重卡市场影响较大

正扬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船舶等交通工具。通俗而言,其核心产品利用尿素对柴油发动机尾气进行净化处理,从而满足相应排放标准。

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业绩数倍增长后,正扬科技2021—2023年的业绩出现波动,其间营收、盈利整体下降。2021年,公司营收、盈利双双显著增长,营收达到23.2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31亿元;2022年公司业绩明显下滑,营收同比下降17.10%,扣非净利润降幅则超过35%;2023年,公司业绩虽然重拾较好增长,但营收23.00亿元、扣非净利润1.89亿元均低于2021年,尤其是扣非净利润较2021年减少了18%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4.2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28%,由于公司表示主营业务收入无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这意味着2024年全年业绩存在下滑风险。

此外,正扬科技境外营收持续增长,占比也不断提升。2021—2023年,公司境外营收从9.01亿元增长至12.21亿元,营收占比从39.65%大幅提升至54.85%。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营收6.71亿元、同比增长10%,境外营收占比58.38%、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以上。

与境外销售持续向好不同,正扬科技的境内营收整体下降,占比也不断降低。2021—2023年,公司境内营收从13.71亿元减少至10.05亿元,营收占比由60.35%下降至45.16%。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内营收4.78亿元、占比41.62%,均较2023年上半年的营收5.83亿元、占比48.89%明显滑坡。如果结合2020年的境内营收13.49亿元、营收占比73.62%,正扬科技近年来境内境外营收及占比此消彼长的态势更为清晰。

而国内以柴油机为主的重卡市场对公司营收影响显著。对于2023年境内营收出现回升,公司的解释是受国内重卡市场需求恢复带动。2024年上半年,面对境内收入同比明显下降,公司的解释仍然与之相关——受国内燃油重卡销量下滑的影响。

尤其是对于2022年境内营收同比下滑38.28%,正扬科技的解释是:“主要系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波动、国六排放标准切换透支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重卡等下游商用车市场销量下滑,且2022年下滑幅度超过50%,从而对公司境内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当新能源车在乘用车市场不断冲击传统燃油车并成为大势所趋时,在重卡等商用车市场,新能源车的冲击同样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正扬科技招股书提示的风险中,“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引起内燃机尾气后处理产品需求下降的风险”赫然在列。

不过,对于新能源车在商用车领域的影响,正扬科技似乎比较乐观。公司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在公司主要产品关系密切的商用车领域,虽然也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布局,但由于新能源商用车仍普遍存在购置成本过高、续航里程短、电池电量小、充电及储氢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不足等缺陷,导致其在商用车领域使用量较低。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公司的业务影响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公开报道显示,申通快递在2025年4月购入首批36辆新能源重卡,两个月后出炉的运营数据显示,该批电动重卡单公里成本较燃油车降低0.53元,意味着年平均运营里程18万公里的快递车辆,若使用电动重卡,将年省能耗成本9.5万元。此外,顺丰物流去年新增投入运营的新能源车辆近9000辆,圆通快递也引入超过700辆智能重卡和数十辆新能源干线车。

而且,该报道称国内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渗透率达13.6%,其中12月单月渗透率高达21.9%,而2021年尚不足1%。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超过6.1万辆,已达去年全年销量的74%,渗透率跃升至21.4%,且有3个月单月销量突破1.5万辆。

产能利用率明显滑坡

叠加销量增长乏力

面向尾气后处理的传感器(包括尿素液位传感器等非品质传感器,以及尿素品质传感器)、尿素箱总成(传感器为其重要配件)及箱体是正扬科技主要产品,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均为核心产品。

2021年至2023年,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合计占公司主营收入比例均超过85%,最高达90%以上,2020年也接近80%。公司披露,“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出具的《说明》,2015—2023年度,公司核心产品尿素传感器国内市占率均超过50%,连续9年国内排名第一。”

然而,作为国内尿素传感器龙头企业,2020—2023年,正扬科技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整体下降,尤其是传感器产能利用率降幅接近40%,箱体产能利用率更几乎“腰斩”。

2020—2023年,公司传感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9.37%、87.60%、56.51%和56.15%,2023年较2020年降低了33个百分点以上;尿素箱总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90%、86.63%、51.67%和58.25%,3年后也少了20个百分点出头;箱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1.49%、76.74%、51.83%和54.82%,3年后几乎“腰斩”。

尽管三大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均明显下降,但正扬科技的产能却明显增长。2020—2023年,传感器产能分别为738.50万件、948.50万件、1102.50万件和1102.50万件,其间产能提升接近50%;尿素箱总成的产能分别为138.75万件、153.68万件、191.10万件和202.10万件,其间增加接近46%;箱体的产能分别为143.95万件、209.15万件、230.00万件和244.05万件,其间几乎提高70%。

产能利用率大滑坡的同时,正扬科技2020年以来的主要产品销量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倒退。

2020—2023年,公司传感器的销量分别为642.75万件、792.61万件、615.04 万件和637.53万件,销量整体先增后降,2023年已略低于2020年;尿素箱总成的销量分别为103.52万件、127.15万件、97.64万件和116.07 万件,数年间的整体销量仅增长12%出头,年均复合增长率不足3.9%;箱体的销量分别为137.45万件、155.55万件、115.76万件和132.14万件,2023年的销量同样比2020年略低。

尤其是在2022年,伴随产能提升,正扬科技的三大产品产能利用率全部出现显著滑坡,均从80%左右降至50%多,同期销量下降明显、降幅均超过20%。

扩建产能的募投项目

曾更名和环评被否

在近年来产能利用率大滑坡、主要产品销量增长乏力甚至倒退的局面下,正扬科技仍然要使用募资5.5亿元用于涉及传感器、尿素箱产能的项目——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

不过,公司对该项目的介绍多次提及提高生产效率,未提及会否新增产能。例如公司表示,“‘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有助于公司缓解场地限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通过将现有多处分散生产场所有效整合,提高效率,有效降低物流、信息成本,同时进行信息化升级,在原有主体产线的基础上提升传感器、尿素箱等产品的生产效率,巩固和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增强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但是,查阅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对公司涉及此次IPO募投项目的环评审批信息显示,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为异地扩建,建设产能应为传感器740万个/年、尿素箱总成及配件190万个/年(见图一)。

2023年3月至5月,正扬科技曾向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提交过三次涉及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项目备案号均为招股书披露的2020-441900-36-03-107896,第一次环评被否,第二次、第三次则均获通过。其中,第二次获批文号为招股书披露的东环建[2023]4535号,第三次为改扩建、重点为调整此次IPO募投项目中的新能源产品建设项目产能建设情况,获批文号为招股书披露的东环建[2023]6055号。

查阅公司提交的三次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相关环评可见,公司此次IPO合计拟投入募资10.05亿元的三个项目,即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新能源产品建设项目和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均包含在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原名为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系由应公司发展需要,IPO上市需求,需要调整项目名称及增加投资额,故提交了《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变更信息表》,变更项目为:项目名称由《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变更为《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并于2023年3月29日取得《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020-441900-36-03-107896),主要从事尿素传感器及尿素箱的研究和开发、汽车电子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车用毫米波雷达设备、激光雷达设备、车用摄像设备、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见图二)

还值得一提的是,正扬科技最初提交的智能驾驶及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环评也被否。

环评显示,汽车零部件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属于异地扩建,异地扩建的项目与原厂区距离有一段距离(距离约4200m),污染源不会叠加,因此,本次对异地扩建部分按照新建项目进行单独评价(见图一)”。产品方案显示,汽车尾气治理系列产品包括传感器740万个/年、尿素箱及尿素箱总成190万个/年(第三次提交的环评中名称改为尿素箱总成及配件)、仪表93万个/年(该产能在第三次提交的环评中取消)。

对比公司2023年传感器1102.50万件的产能、202.10万件的尿素箱总成产能可见,搬迁、技改及信息化升级项目异地扩建的产能分别相当于其70%和90%左右。

此外,正扬科技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在建工程中,三期厂房工程2021年、2022年各期末的金额分别为4102.62万元、11849.66万元。公司称,2021年开始着力推进三期厂房建设,截至2024年6月底,三期厂房工程已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结转为固定资产,而四期厂房及宿舍工程是本次募投项目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东莞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8月还曾受理正扬科技的东莞市黄江镇正扬电子尿素箱总成生产研发项目环评,环评显示总投资2亿元的该项目尚未开工、施工期为17个月,为异地扩建,年加工生产尿素箱总成140万套。但该环评被否,公司调整后两度重新报批,第二次重新报批后于2024年2月获批复(文号为东环建〔2024〕1280 号),变化包括实施地改为黄江镇黄江东环路67号的原厂址,但年加工尿素箱总成140万套不变。

就正扬科技2020年以来传感器、尿素箱总成的产能利用率明显滑坡且销量增长乏力甚至倒退,仍然募投扩建产能,以及对重卡等商用车转向新能源的趋势如何看待等相关疑问,《大众证券报》明镜财经工作室记者致电公司并通过电邮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公司回复。

就正扬科技其他值得注意的情形,本报将继续关注。记者 陈刚

图一:正扬科技报批项目环评产品方案截图

正扬科技募投扩产背后:超四成产能空置且销量增长乏力

图二:正扬科技报批项目环评项目概况截图

正扬科技募投扩产背后:超四成产能空置且销量增长乏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特斯拉被中国车企卷到“刹车”:Q4净利降近四成,价格战拖累毛利率创四年新低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编辑 | 杨锦在惨烈的价格战之下,特斯拉也崩不住了。最新财报显示,特斯拉去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近252亿美元,同比仅增加3%,不及市场预期。在盈利
2024-01-25 23:00: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本报讯(记者华泰来)日前,一汽解放公布了2023年度销售数据,全年累计销量达24.17万辆,同比增长42
2024-01-19 01:03:00
...墨西哥细分市场销量冠军、Air EV在印尼细分市场份额占到四成;上汽大通海外零售同比增长47%,在澳大利亚、欧洲和墨西哥市场上半年销量均已破万。随着海外销量的快速攀升,预计今
2023-09-01 11:07:00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桑雪骐)9月19日,2023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大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了《2023激光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以
2023-09-21 17:26:00
上月厦门汽车销量新能源车占四成多东南网11月2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昨日,记者走访厦门车市获悉,刚刚过去的九、十月份,厦门车市“金九银十”成色十足,环比、同比双双实现大
2023-11-24 09:43:00
...具体来看,豪华/进口品牌经销商目标完成情况较好,超四成经销商完成年度销售目标,而合资品牌目标完成率偏低。经销商生存压力加大。二季度以来,价格战愈演愈烈,厂家和经销商深陷价格泥
2024-08-29 13:42:00
“美国双十一”落幕:“余钱不多”的美国人消费降级,价格战助推销售额创纪录
...跨国电商网站AMZ123的调查统计,截至11月21日受访者中近四成亚马逊卖家“黑五”销量出现下降,其中14.33%的卖家销量甚至下降了50%以上
2023-11-29 10:33:00
小米汽车,就是不能卖 20 万以下,为什么?
...的契机。在纯电车型的成本中,动力电池的价格占据了约四成,对于车身较小的 A 级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的成本甚至可能占到一半左右。同时,由于产品高度同质化,再加上当前内需相对乏力,
2024-03-29 09:56:00
晋西车轴上半年营收增长四成多
晋西车轴8月20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亿余元,同比增长41.73%;实现归母净利润1390余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质量得到持续改善。上半年,晋西车轴围绕
2025-08-21 18:11: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石亭峰被开除党籍
10月29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
2025-10-30 12:58:00
金秋迎捷报,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两项目达成关键节点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近日,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接连传来项目捷报——崇州幼儿园项目与十陵173项目双双达成关键生产节点
2025-10-29 14:03:00
包银高铁巴彦淖尔段“三电”迁改工作圆满收官
近日,在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随着最后一处燃气管道的迁改完成,由中建一局承建的包银高铁巴彦淖尔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圆满收官
2025-10-29 14:03:00
山里山外“贵圈人” | 航天精工王淋:接连啃下数控加工硬骨头
在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机加车间,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蓝色工装的身影俯身于数控机床前,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旋转的零件——他就是王淋
2025-10-29 14:04:00
建信人寿上海分公司开展“敬老月”公益活动
为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贯彻客户节“公益责任”精神,上海分公司走进新康养老院,深入开展“情暖夕阳敬老爱老”——“敬老月”公益活动
2025-10-29 14:06:00
建信人寿上海分公司开展金融赋能+非遗传承客户活动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正值建信人寿第七届客户节举办之际,又恰逢敬老月,为丰富老年客户生活,打造小而精系列主题活动,建信人寿上海分公司邀请广大老年客户
2025-10-29 14:08:00
大连临空产业园运营管理合伙企业登记成立
近日,大连临空产业园运营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大连临空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出资额2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园区管理服务
2025-10-29 14:24:00
华电浙江新能源公司注资增至约4.45亿,增幅约247%
近日,华电(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28亿人民币增至约4.45亿人民币,增幅约247%,同时
2025-10-29 14:24:00
赛力斯申请的车辆失稳的扭矩控制专利公布
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申请的“车辆失稳的扭矩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摘要显示,该方法在车辆于分离路面行驶的过程中
2025-10-29 14:24:00
工行安顺分行实现首笔军工企业保函业务突破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关玮)2025年以来,工行安顺分行紧抓市委、市政府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战略机遇,聚焦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核两翼三融”的产业体系
2025-10-29 15:18:00
工行六盘水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亿元 持续领跑彰显服务实效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王露)截至2025年9月末,工行六盘水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成功突破1亿元大关,市场份额持续领跑,同业占比达35
2025-10-29 15:18:00
“必须今天提现!”工行六盘水六枝支行“警银联动”10分钟拦截骗局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刘庆芳、黄华灿)“我这笔钱很急,今天必须提现投资!”在工行六盘水六枝支行,一位中年女性客户张某情绪激动地对客户经理说道
2025-10-29 15:19:00
工行铜仁分行:聚焦主责主业 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冉淑冬)2025年以来,工行铜仁分行坚守金融本源,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扎实落实各项金融政策部署
2025-10-29 15:19:00
正泰电器等成立新公司,含多项光伏业务
近日,龙泉市合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志伟,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2025-10-29 15:36:00
德美化工在新疆阿克苏成立创新材料公司
近日,阿克苏德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杰,经营范围包含:生态环境材料制造;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油墨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
2025-10-29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