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19日,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贵州展区《贵州文库》(二期)新书推介会上,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文库》总纂顾久深入阐述了文库编纂工作的历程。
顾久介绍,自2016年以来文库编纂工作稳步推进。一期工程已整理出版106种414册珍贵文献,此次推出的二期成果再添48种133册,为贵州历史文化宝库注入新活力。
顾久指出,过去依赖古籍普查书目选书,出版时才发现许多文献主要呈现的是古代士大夫阶层视角下的贵州历史。而反映中央政权如何看待贵州的档案,以及真正记录底层民众生活的原始材料仍显匮乏。
“仅仅依靠县志、府志和文人诗词,难以展现一个立体、深入的贵州。”顾久强调,唯有汇集多元史料,后人方能拿着《贵州文库》走进当时的历史场景、走进当事人的心灵,而这也是编纂工作的最高追求。
顾久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史料发掘之难与价值之重。他提及当时协助著名学者乐黛云、汤一介夫妇寻找其前辈乐嘉藻的日记,历经多方查访未果,却在一次座谈会上偶然通过乐氏后人乐慈先生展示的手机照片,发现这批珍贵日记长期尘封于家族地下室。“日记中还包含了贵州辛亥革命的详细记载,以及茅台酒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每日见闻的详述。这些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也让我们更坚定了深入民间发掘文献的决心。”顾久说。
“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多下点儿功夫,才能看见当时老百姓生活是什么样的。”他说,这种一边干着,一边觉得很光荣,一边觉得很负疚的心理,正是支撑团队在忐忑中坚守、继续奋进的动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美伊 马圣耘 漆云 张丽
编辑 胡桅可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