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梁山数一数二的步战高手,当然是提辖鲁达出家后的花和尚鲁智深、都头武松冒充的行者头陀——武松的戒箍、戒刀、直裰、念珠、度牒,都是张青孙二娘将一个真行者做成馒头馅儿后保存下来的。
武松读碟上写着谁的名字,施耐庵没有说,但肯定不是“清河人氏武松”。
摩顶受戒的鲁智深和冒名顶替武行者,谁是梁山第一步战高手?这个问题他们二位可能不在乎,但是读者诸君却不能不感兴趣:如果让他们二位徒手格斗,最后的赢家会是谁?
要解答者个问题,咱们还得看看鲁达拳打镇关西和武松醉打蒋门神者两次格斗——这两次格斗,原本都是只分胜负不决生死,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很遗憾:“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鲁智深没有想要郑屠的性命,但是战斗本能爆发,那三拳下意识地打出,完全是多年疆场征战养成的肌肉记忆。
为了便于读者诸君品评,咱们还是复述一遍中学学过的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片段: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智深,如果被郑屠揪住,两人就是近身缠斗,有刀的一方自然大占便宜,于是鲁智深隔开郑屠伸过来的左手,一脚踢在郑屠小腹上,那是“太阳神经丛”所在,受到重击的郑屠仰面摔倒,被鲁智深赶过去一拳打在鼻子上,手中的尖刀也丢在了一边。
腿比手长且力大,对付持刀的对手,一拳打过去显然是不明智的——郑屠即使不会武功,只是拿着刀子乱划拉,鲁智深也有手臂被割伤的风险。
郑屠在鲁智深一脚一拳之下,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但是鲁智深凭着战斗本能,接下来的两拳还是直奔要害:第二拳打开眉骨,第三拳正中太阳穴,这要是放在八角笼中,裁判再就终止比赛了。
看完鲁达拳打镇关西,接下来再看武松醉打蒋门神。
武松醉打蒋门神是抢先动手的:“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武松打蒋门神,与鲁达打镇关西基本是一个路数,都是一脚踢中对手小腹,先干掉对方一半战斗力。但鲁智深是一脚将对方撂倒之后直接上拳,而武松则是继续飞脚,而且起脚极高,直接踢到了对手额角。
通过这两场打斗,我们就能看出鲁智深和武松战斗特点了:鲁智深是稳扎稳打下盘极稳,武松是蹿蹦跳跃极为轻灵矫健。
鲁智深练的是军营必杀技,不讲花俏,要的就是一招制敌,武松久在江湖行走,打法也与战阵中不同,用戚继光《纪效新书》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
鲁智深与人打架,从来都是脚踏实地,这跟他身躯庞大无关,而是他一向训练的技法,就是不能乱了步法:万马军中打个趔趄,都可能被后面冲上来的战友踩倒。
阵中搏杀,都是直来直去,打旋子起飞脚,都不如直拳正踢有效,戚继光一向认为拳法在军中只能起辅助锻炼作用:“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
拳脚只是军中入门武功,任何朝代的军队都是要经过严格训练的,教头也不是宋朝独有,戚继光在《练兵纪实·校武艺》一章中说:“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杀贼立功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若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况费着官银,又有赏罚,比那费了家私请着教师学武艺的便益多少?”
戚继光摆事实讲道理算细账,我们也能从他的著述中看到古代军营高手与民间高手的不同:以朝廷之力重金选拔高手当师父,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每日吃饱喝足后,就研究怎么杀人而不被人杀,所以个个都算专业人员,而江湖中人还得自己找饭辙,勉强填饱肚子后遇到的师父,也可能不是王进而是李忠。
如果让戚继光来评判鲁智深和武松这两场打斗,他肯定会对鲁智深比较满意,而对武松提出批评:“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直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花架子与真打架是两回事,记得有一次《百家讲坛》讲到戚继光招兵,说他绝不会要武松,而一定会要鲁智深:“第一切忌不可用城市游滑之人,见官府藐然无忌者是也;第一可用,只是乡野老实之人。所谓乡野老实之人者,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此为第一。”
武松为人精明强悍且江湖经验丰富,他醉打蒋门神“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这才让蒋门神起了轻视之心:“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武松醉打蒋门神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如果他跟鲁智深来一场一对一的单挑,肯定也会算计到鲁智深的致命弱点:这位大侠力大无穷招式精妙,但是这么胖的人,肯定饿得快,我只要拖一两个时辰,他就累虚脱了……
鲁智深身高八尺腰大十围,适合硬战而不善于奔跑,武松绕来绕去,也真能把他绕晕,但是武松一旦被鲁智深抓住,情况可能就不妙了——武松虽然能扔起三五百斤的石头,倒拔垂杨柳肯定是做不到的。
要是让戚继光以百战将军的眼光来评判,自然会更喜欢鲁智深也更希望鲁智深赢,但是以咱们普通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绝伦可能就不一样了:在您看来,吃饱喝足的鲁智深,与巅峰状态的武松公平单挑拳脚相搏,最后获胜者会是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4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