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培养“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才
—访红星美凯龙集团总裁谢坚
前不久,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2023年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京召开,红星美凯龙以一贯秉持的“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的精神、“扎实运营、提升服务质量”的理念荣获2023年商业质量奖,并作为唯一企业代表在大会中分享。正如本次大会始终贯彻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红星美凯龙自1986年创立以来,深耕人才焕活土壤,蓄力人才管理体系,成就家居行业高品质行业领军形象,“以提升中国人的居家品位为己任、对每个家庭居家环保负责任!”
身为红星美凯龙集团总裁的谢坚始终认真地、诚实地为行业树立高质量人才标杆,他相信业精于专,则功必成。始终坚持人才精进是组织发展的根本,团队紧紧围绕公司战略目标,敏捷触达大环境,实现人才的择选、培育、赋能、激励、促进、绩优全链路闭环,并落地成可持续可操作的行为准则,衍生出红星美凯龙人才培养三大特色:学习型组织、个体优秀文化以及年轻化。“我相信组织内外始终存在未被看见的优秀人才,我要看到你、了解你、成就你。事要和靠谱的人一起做,才能稳妥,路要和优秀的人一起走,才能长远。”谢坚如是说。
【以培育优人才】
强化推动人才战略日趋完善
针对红星美凯龙全生态的年轻化,谢坚不断引入新的活力源泉,自2007年起至今,全集团重点推动“星动力”项目,谢坚团队不断收集和研究校企合作的案例,完善校企合作模式。面向国内外高校引进优秀毕业生,从校园宣讲会、Open Day到进校授课、联合落地特色项目,团队还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南京大学3所C9院校内落地设计大赛并打造样板间,加深高校师生对红星美凯龙及家居行业的认知和理解。这些优秀的“新芽”,在红星美凯龙这块土壤中生态孕育,这些新伙伴被集结在组织各个“关节”学习成长。这有别于固有思维下的新员工培训,“星动力”项目并不是单纯的师徒制,老带新,而是互相学习,相互成就。“教练”用敬业、精益、专注传授业务知识,“引领师”则用多元、跨界、新颖更新思维认知方式。通过导师制和标准化培养动作(集训、轮岗、试岗、沟通会、半年度一次的考核及课题实践等),集现有人才制度之优势、促职业发展,为每一位坚守岗位、志同道合者提供快速晋升渠道。正如谢坚所言:“我们通常五年就能将一位刚毕业的年轻人培养成一位优秀的商场总经理。”
【聚焦砥柱人才】
高位促进关键人才推陈出新
作为一家在全国250个城市拥有400多家商场的家居企业,关键岗位人才储备乃是重中之重。为达到业务驱动与管理经营并行,建立高潜、核心人才的特色成长渠道的目的,红星美凯龙于2020年正式启动了“青年鲁班”核心人才培养项目,以上率下,迅速掀起人才汹涌成长浪潮,项目开展至今已成功运行3届,累计培养200余人,为公司在市场激烈变革的大环境下,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支持及储备。
在同事眼中,谢坚是一位善于深度思考和总结分享的人,他经常和团队强调:“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经济正从VUCA时代(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演进到BANI时代(Brittleness,Anxiety,Non-Linear,Incom prehensibility),相应地,我们人才培养更要布局先行。”“青年鲁班”项目全面打通过往人才发展过程中的信息闭塞环节,采用“导师带教”+“小组共创”双轮驱动培养模式,通过跨职能/事业部总裁及导师带教,帮助学员快速突破业务局限,深度理解集团政策及业务开展的底层逻辑。同时通过小组共创自学模式、全域范围内经验交流分享、引入外部“Mini-MBA”系列管理课程,为员工构建系统化现代业绩管理模型。而项目的进展也给了谢坚一个肯定的答复:“青年鲁班”极大提升了员工学习积极性及自主性,为整个行业锻造出了一支一流的队伍。
【以改新转机制】
内生活力人才不断焕新
为了快速发现、培养及提拔敢想能干的年轻人,公司打通了“星动力”项目与“青年鲁班”项目通道,构建了“星动力”绿色通道,从“星动力”到“青年鲁班”,集聚人才优势,有效推动了公司年轻化。谈及现在的年轻人,谢坚坦言:“现在的泛千禧一代创意无限、活力无限,但有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注意力和专注度容易分散、转移。”为此,谢坚对于红星美凯龙员工有个期许:希望他们既能志存高远、中流击水,更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看得到远处的星空,走得了脚下的路!
红星美凯龙之所以重视人才培养,是因为深知人才培养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2021年,谢坚团队创造性提出了以“相马”与赛马结合为日常人才举措,坚持制度先行,系统构建各级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池;同时强力推进汰换低绩效低潜力的管理机制,促进人才扩容新生,实现了对员工的动态科学管理。
对于未来的人才建设方面的规划,谢坚坦言:“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了新职业、新业态的出现。AI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领导方式的价值必然会有所下滑,我们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要利用好时代创新的成果,以工作兴趣和充分发挥特长为基础,以潜能开发为原则,建设高素质的人才工程,使企业更健康更长久地发展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