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经济观察)中国A股劲吹“监管强风” 撤回IPO企业明显增多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5-20 20: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今年以来,中国A股多家拟上市公司主动撤回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数量明显多于去年,引发关注。

金融数据服务商万得资讯(Wind)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已有144家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其中沪深交易所主板公司47家、科创板21家、创业板38家,北京证券交易所38家;这一数量是去年同期的1.7倍左右。

其中,按下“撤回键”的企业不乏已经通过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下称上市委)审核的企业。比如,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近日公告,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证监会审阅其IPO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过程中,该公司与其保荐机构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早在2021年就已“过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开资料来看,上述企业之所以主动撤回IPO申请,主要是在IPO自查过程中,发现公司在合规、板块定位、信息披露、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企业之所以在IPO问题上如此积极自查自纠,这与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严监管”的风气密切相关。

今年新“国九条”(《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基调。

吴清履新中国证监会主席后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投资价值的源泉。要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在刚刚过去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吴清再次发声:从上市公司的“入口”到持续监管,再到“出口”,都正在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安排。目的就是坚决把造假者挡在门外,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彻到公司信息披露的全过程,把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机制,把“僵尸企业”、害群之马坚决清出市场。

最新的“严监管”信号来自证监会5月15日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指引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完善上市后分红政策的信息披露规则,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等。

赵锡军表示,由于监管层将“两强两严”的基调贯穿企业发行上市监管的全过程,持续做好IPO监管、上市公司监管、退市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拟上市企业认真进行IPO的自查自纠,有效遏制了“带病闯关”、投机上市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严”的基调亦在马可波罗这一项目上有所体现。作为发行上市新规颁布后的首个上会项目,马可波罗IPO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4月30日,深沪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业务规则,提高各板块上市财务条件,进一步明确板块定位要求。

5月16日,深交所上市委召开会议,审议马可波罗IPO申请,作出暂缓审议的决定。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上市委暂缓马可波罗上市申请的审核,主要是考虑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出现一定下滑等实际情况,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影响业绩的不确定因素是否消除。

针对IPO监管趋严,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对拟IPO企业严格审核,有助于筛选出更具发展潜力的公司,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此外,这还能稳定二级市场情绪,避免市场因短期内大量新股上市而引发波动,维护市场稳定。

展望未来,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认为,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地,A股IPO市场新生态将逐步形成,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一二级市场的互动关系,提升资本市场整体质量和效率,也将为投资者创造更为安全、透明的投资环境。长远来看,还将促进资本市场的持续繁荣与稳定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9月4日电 (记者 刘亮)如何有效打击侵权假冒行为?4日在北京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打击侵权假冒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强调市场监管要打
2023-09-04 21:56:00
(经济观察)重磅监管条例审议通过 中国百万亿元级大市场如何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24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份全新监管文件将影响一个百万亿元级(人民币,下同)市场的发展
2023-11-25 16:51:00
(经济观察)系统性风险怎么防?专家列出五大重点关注“清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庞无忌)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防范?10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防范系统性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上,多位专家列出“清
2023-11-11 02:21:00
(经济观察)警惕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如何系紧“安全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刘文文)无科技、不金融,已经成为当下金融行业发展的共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科技为金融带来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为监管带来新的
2023-11-12 16:14:00
...、完善谣言标签功能等。强化对“自媒体”的全链条监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
2023-07-15 16:28:00
福建稳经济观察:以公正法治稳预期强民企信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福州8月28日电(记者 龙敏)福建官方28日公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深化海丝
2023-08-28 21:27:00
(经济观察)金融如何助解经济“转型之痛”?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上海9月24日电 (高志苗)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成为各行业发展追求的“底色”,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概念应运而生。金融如何助解经济发展中的“转型之痛”
2023-09-24 21:29:00
《REITs发展之中国路径——中国REITs深度观察》 报告发布仪式成功举办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12月19日,中国建设银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在北京成功联合举办《REITs发展之中国路径——中国REITs深度观察》报告发布仪式暨中国REITs深度观察高级别对话会
2023-12-20 13:20:00
财经观察:护航数字经济 共话数据安全治理
...识淡薄,较为典型的便是通过出卖个人信息换取利益。”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发言。 主办方供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以《数据安全新方向:数据使用安全》为主题发表演讲。在他看来,当前数
2023-05-28 08:5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