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持续巩固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完成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2-23 16:1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

【观点摘要】

综合考虑供需两侧的景气水平回升势头,预计2023年有望圆满实现全年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望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尤其是新赛道上的新动能是引领全球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创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大市场一直是全球跨国公司“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影响,需要增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立规建制能力,加快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优、质量更高、规则更完备、吸引力更足、安全保障能力更强的强大市场。

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五个必须”总结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位列其中。

日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政策咨询部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时表示,综合考虑供需两侧的景气水平回升势头,预计2023年有望圆满实现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根据测算,今年中国GDP的增速将达到5.2%,同时考虑0.3%左右的物价因素,预计全年GDP总值有望突破126万亿元。

郭丽岩表示,立足“十四五”中后期发展,中国经济“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势头更足,创新引领力、内需主动力、改革激活力、统筹协调力等“多力并举”,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和持续增强新动能,加快支撑经济增长回归潜在增长水平,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确定性来抵御外部不确定性,从而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内在关系中两个相互依存的基本方面,供给的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必须以需求变化为导向,实现需求又必须依赖供给。

在郭丽岩看来,必须统筹好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把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协同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内需对国内大循环的主动力角色更加明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113%。”郭丽岩表示,实体经济领域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势头良好,经济循环更为畅通高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特别是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四新”经济的引领作用明显。

郭丽岩表示,两个链条的明显改善值得关注。一方面是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投资的传导链条更为顺畅。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5个百分点,尤其是11月份实际增长6.6%,说明工业领域产销循环明显加快;效益指标逐月逐季改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系列举措加快落地,前11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3%,扣除房地产之外的民间投资增速保持在9%以上,尤其是科技创新和文旅生活服务细分领域的民间投资保持双位数增长。

另一方面是就业、收入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持续优化。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9%,高于GDP同比增速;11月份服务零售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5%和7.2%,这些关联数据说明通过稳就业促增收提升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和创新消费场景等系列举措进入集中显效期,支撑了消费更好发挥“压舱石”作用。

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

郭丽岩表示,当前,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有望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尤其是新赛道上的新动能是引领全球经济加快恢复的重要创新引擎。

郭丽岩分析称,一个封闭的国内市场不可能是真正的强大市场,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潜能空间,不只是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要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首先是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以此为内核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加速向我国汇聚,从而提升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效能,塑造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持续增强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吸引力与话语权。

与此同时,中国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既要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又要进一步畅通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同时,还要增强在开放环境中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更好地以高水平安全确保高质量发展。

她还强调,近年来,中国大市场一直是全球跨国公司“兵家必争”之地。调研发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大健康等领域优化布局的外资企业更加关注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占有率、成长性等业绩。

目前,国内各地方也正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进一步加快促进内外部产业深度融合,持续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让全球企业和人才有更多机会共享中国市场发展壮大的红利。

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外贸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

郭丽岩表示,调研发现,目前部分实体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确实碰到一些新情况和新挑战。当前,要通过国内市场结构优化、提质增效助推产业升级,加快建立有利于核心技术创新突围的良好市场环境,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新技术加快迭代突破提供更多市场“实战”场景。

同时,全力扭转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针对部分实体企业承受的外部压力,精准出台排忧解难的真招实招,着力降低企业综合运行成本。

郭丽岩强调,作为体制机制保障,特别是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进一步破除市场准入和准营等环节的隐性壁垒,通过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同时强化市场风险苗头识别机制并做好应急处突预案。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郭丽岩分析称,外部环境波谲云诡,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影响,需要增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立规建制能力,加快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优、质量更高、规则更完备、吸引力更足、安全保障能力更强的强大市场,努力把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潜能加速转化成实际有效需求,进一步增强消费和投资意愿,形成有潜能的消费和有效益的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持续的内生动力。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微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可期

中国经济微观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进取的姿态解决问题

中国经济微观察: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战略紧迫感 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驾马车”拉动更加协调 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
...革委详解经济热点问题“三驾马车”拉动更加协调 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新华社记者 严赋憬 陈炜伟《&nbsp人民政协报 》 (&
2024-04-18 00:59:00
...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需求不足、市场信心有待提升等问题。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既是对现有问题作
2025-03-07 10:04:00
2022经济印象:扩内需 谋创新 促开放
...经济增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其中居民消费修复将成为主动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明显增强。增强动力 新势能持续壮大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围绕6G通信技术和“卫星互联网通
2022-12-19 17:48:00
促消费优投资畅循环,青岛44条新举扩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内需的定位由“基本动力”提升为“主动力”,并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了更重点的位置进行部署,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
2023-12-14 06:24:00
...决破解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
2024-12-22 20:46:00
扩大内需,今年如何发力?
...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提供丰富多彩的消费品和消费形式,供不同群体消费者选择。”在全国政
2024-03-10 19:34:00
一季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奋力一跳”能够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中国经济微观察:持续巩固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完成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文化市场循
2024-04-23 14:15:00
...,启动新一轮部省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释放内需潜力,全力稳大盘挑大梁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山东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2023年在扩大内需上有
2023-01-16 05:35:00
...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中国经济微观察:持续巩固增强内需主动力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完成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中国经济微观察:我国文化市场循
2024-05-23 18:5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蜂助手成立极算技术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广东极算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罗洪鹏,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
2025-11-12 10:48:00
通鼎互联在苏州成立新型材料公司
近日,苏州通鼎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通鼎
2025-11-12 10:48:00
由中建八局城市运营携手健康集团、正和承邦共同打造的南京青奥城市客厅项目亮相2025南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近日,由南京文旅集团(筹)主办,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南京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共同承办的“青奥赋能,文旅融合”2025南京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宁举行
2025-11-12 10:50:00
前10个月福建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60.9%
东南网11月12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尤方明 通讯员 李凤灵 陈雅莹) 据厦门海关统计,今年1—10月,福建共出口各类汽车11
2025-11-12 11:01:00
宠物消费结构在升级!企查查:超3成宠物经济相关企业在华东
据媒体报道,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消费大促临近尾声,宠物品类的消费热度节节攀升,成为不容忽视的大促主战场。数据显示,10月15日
2025-11-12 11:36:00
百年工运 “新”火相传——平安金服济南分公司第九届趣味运动会盛大开幕
金秋送爽,活力满场。近日,济南分公司第九届趣味运动会在热烈氛围中正式拉开帷幕,300余位同仁齐聚赛场,共赴这场兼具欢声笑语与团队精神的体育盛会
2025-11-12 11:42:00
10年封神!奈雪草莓季重磅回归,健康新品登趋势热榜
每年冬季,手握一杯奈雪的霸气草莓,早已成为无数消费者的冬日仪式感。11月11日,健康茶饮领导者奈雪的茶“草莓季”如约而至
2025-11-12 11:44:00
“平安有我,益起同行”平安一家亲健步跑,以脚步诠释责任担当
近日,“平安有我,益起同行”2025中国平安驻山东地区“一家亲”健步跑活动,在济南森林公园正式鸣枪开跑。近130名平安驻鲁专业公司员工代表身着统一赛事服装集结赛道
2025-11-12 11:46:00
“小橙帽”平安守护者在行动——平安银行济南分行为民办实事
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为民办实事”落于实处,平安银行济南分行积极组建“小橙帽”平安守护者志愿服务团队,在各地组织开展“银龄守护”
2025-11-12 11:47:00
让“使用算力像水电一样简单”|回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这五年
在东数西算(贵州)智算中心大楼前,贵州电信云网发展部副总经理黄代勇注视着屏幕上的算力调度数据,这些跳动的数据,正是他深度参与建设的贵州电信“东数西算”项目最真实的“脉动”
2025-11-12 12:04:00
宁德时代参投基金入股致德新能源,后者为锂电池材料公司
近日,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到4867.26万元,新增深圳市绿水长青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宁德时代(300750)参投福建时代泽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
2025-11-12 14:36:00
芜湖智能传感器研究院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芜湖智能传感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高韡,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仪器仪表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2025-11-12 14:36:00
智元机器人新专利可提高人机交互过程的智能化程度
近日,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布交互方法、机器人、电子设备及介质专利。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
2025-11-12 14:36:00
万集科技新设智能信息技术公司,含AI及物联网业务
近日,宜宾万集智能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设备销售;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等。企查查股
2025-11-12 14:36:00
汇绿生态等成立数智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业务
近日,安徽钧恒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治军,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
2025-11-12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