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 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权威访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6 05:3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 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权威访谈)

——访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光荣使命。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如何迈出坚实步伐?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面启动、强势开局,牵引全省高质量发展

记者:2022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山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进展?聚焦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有哪些总体谋划和思路安排?

林武:过去的一年,山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十大创新”“十大扩需求”“十强产业”行动计划,推动经济保持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从总量看,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达到8.7万亿元左右。从质量看,新旧动能转换顺利实现“五年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8.3%,“四新”经济增加值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3%。从后劲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增长10%,建立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从民生看,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9.1%,20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落地,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左右。

下一步,山东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总的思路是: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这一总遵循。“走在前、开新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是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根本遵循。我们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来谋划、来布局、来推进各项工作。

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总要求。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

突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一总抓手。我们将积极抢抓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扎实落实国家意见和我省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十大创新”“十大扩需求”“十强产业”行动计划,推动先行区全面启动、强势开局,以先行区建设牵引我省高质量发展。

聚力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下一步,山东将如何继续发挥科创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林武:我们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谋划实施了科技研发、人才引育、数字变革、要素保障、推进落实等“十大创新”行动计划,今年将继续抓好落实,尤其是在科技研发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力提效、务求突破。

聚力搭建创新平台,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力争全国重点实验室达到25家左右,高标准建设省实验室10家左右。积极推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落地。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万家。

聚力突破创新技术,实施技术攻关工程项目。完善创新政策,夯实创新制度支撑,实施“透明海洋”等大科学计划,推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

聚力引育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化领军人才“筑峰计划”,提升泰山、齐鲁人才工程,实施青年人才集聚专项行动,建立顶尖人才“直通车”机制,更大力度吸引集聚战略人才力量。推进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启动新一轮部省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试点。

释放内需潜力,全力稳大盘挑大梁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山东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2023年在扩大内需上有哪些举措?

林武: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山东作为全国常住、户籍人口“双过亿”省份,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入实施基础设施“七网”、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进一步挖掘释放内需潜力,全力稳大盘挑大梁。

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山东消费提振年”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尽快实现正增长,确保完成全年增长5%的目标,争取尽快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实施2000个左右省级重点项目。加快推动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全年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为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注入持久动力。

更好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开展跨境电商跃升三年行动,全面深化济南、青岛、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记者: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今年山东将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林武:山东工业门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但仍有不少短板。我们将持续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强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推动先进制造业“固本强基”。对传统产业,以技改转型为方向,聚焦化工、轻工、机械装备等产业,推动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对优势产业,以巩固提升为方向,推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动力装备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集群迈进。对新兴产业,以强力突破为方向,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未来产业,以超前布局为方向,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虚拟现实等,加快培育一批未来产业示范集群。

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种业振兴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市开展“吨半粮”产能建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延伸融合,培育沿黄大豆、半岛渔业等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实施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引领计划,新认定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国家智慧港口建设试点,补齐航空物流短板,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增效”。深入开展“工赋山东”专项行动,高水平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一业一策”制定转型目标和实施路径。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5%。

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发展预期。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优化民营经济法规政策体系。实施高质量市场主体培育行动, 推动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山东:担当作为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山东是经济大省。新的一年,山东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在新征程上扛牢经济大省责任?来看总台记者对山东省委书记林武的专访。2022
2023-01-16 20:01:00
...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威访谈)——访山东省委书记林武本报记者  李  波  侯琳良山东正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这离不开民营经济发挥关键作用
2025-03-29 05:30:00
...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大责任(权威访谈)——访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2023年经济工作部署要求,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创造性抓好
2023-01-14 04:26:00
权威访谈|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干字当头勇争先,品质滨州谱新篇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围绕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发出了动员令、明确了任务书。滨州市将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坚持党建统领、目标引领,坚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干出“走在
2025-01-04 14:57:00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本文转自:央视网【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
2023-01-01 22:29:00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江苏: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实践?今天(1月14日)的《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来看总台记者对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的专访。2022年,江苏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全年经济运行持续回稳向好。作为制造业大
2023-01-14 20:01:00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体好转?今天(1月8日)的《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来看本台记者对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专访。郭树清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聚焦扩大有效需求
2023-01-08 20:15:00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压舱石?今天(1月7日)的《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来看对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的专访。唐仁健介绍说,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373
2023-01-07 20:06:00
【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奋楫笃行 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发展?今天(1月11日)的《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来看总台记者对北京市代市长殷勇的专访。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
2023-01-11 20:3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