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22 19:3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每天上午10点前,青岛市即墨区和平家园社区助老食堂门前,总排着长队。今年3月,43岁的刘晓娜从培训校长转身食堂主理人,将面点室改造成助老食堂。不仅为员工开辟了生计新路,更用热乎家常饭温暖社区老人。如今,她开办的4家助老食堂既稳住了20多个家庭的“饭碗”,也点亮了社区互助养老的星火。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艰难转身:为了员工的生计

“这是您的饭菜,拿好啊。”7月21日上午10点多,在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和平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刘晓娜正利落地为老人分发午餐。这位深耕职业培训领域10年的青岛瑞博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在今年3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调整培训业务,将学校面点教室改造成助老食堂,专门为社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

“有的员工跟着我10年了,他们背后都有自己的家庭,如果我倒了,他们怎么办?”谈起转型初衷,刘晓娜坦言,保障员工生计是她转型最大的动力。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我的初衷很朴素,就是想给社区老人做顿热乎可口的午饭,更重要的是,让跟着我多年的员工多一条安稳的生计出路。”刘晓娜的声音平和却透着坚定。职业培训领域受政策调整影响,业务收缩,员工何去何从成了她心头最重的石头。学校原有的面点师等核心员工,恰好为食堂运营提供了现成的人才基础。这次转型,既是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尝试,更是一场关乎员工“饭碗”的背水一战。

当刘晓娜向丈夫提出创办养老食堂的想法,丈夫提醒她这行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我也是一名女儿,谁家都有老人,得将心比心。但眼下,我得先对得起这些把青春奉献给培训学校的员工。”这份对员工的责任感,压倒了跨界创业的未知风险。

从课堂到厨房:老员工的新舞台

转型之路远比预想艰难。食堂启动之初,每月用餐仅千余人次,入不敷出。面对困境,刘晓娜的信念却异常清晰:“只要员工有工作,老人吃得高兴安心,我挣不挣钱无所谓。”这份对员工的责任,支撑她带领团队咬牙坚持。

她将这份心倾注到服务上:分餐时,遇到生活困难的老人,悄悄多塞几个馒头;推出新研发的花样面点,不忘让老人们免费尝鲜。“这里的饭菜可口,尤其是面点花样繁多,吃着特别香,我天天都来!”74岁的于淑芹老人言语间满是赞许。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面对老人的认可,员工们也在新岗位上找到了价值感。他们用营养均衡的餐食和家常可口的味道,赢得了口碑。短短两个月后,今年5月,食堂月用餐人次跃升至16000余人次。

然而,用餐人数的激增并未完全缓解运营压力。食堂坚持自制馒头、现炒热菜,严格把控食材,即便如此精打细算,每份餐成本仍在6至6.5元之间,加上人工、水电等开销,收支仅能勉强持平。“看到员工有事干,老人吃得高兴,我就心满意足了。”这份质朴的信念,支撑着她一路前行。

双向奔赴,温暖在传递

如今,每天10点前,养老食堂门前安静有序的长队,已成为和平家园社区一道温情的风景线。这份始于保障“员工饭碗”的转型,意外收获了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78岁的郭永德老人自食堂开业起,便主动请缨成为风雨无阻的“银发志愿者”:为了让老邻居少站会儿,他自掏腰包买了20个马扎和小板凳;每天清晨五点半,他已来到食堂,默默打扫卫生、整理桌椅、维持秩序、帮忙叫号、搬运货物……“刘校长和员工真心实意为老人,我们这些老邻居搭把手不是应该的?”郭永德说。

郭大爷并非孤例。刘晓娜的真心付出,感召了四五位社区老人自发加入志愿服务。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社区大家庭”添砖加瓦:有人注意到门前单调,一位老人买来鲜花,另一位购置花盆,还有一位带来营养土——三盆生机勃勃的花卉如今装点着门口,也温暖着来往老人的心。还有老人从家里送来土豆和烧鸡,执意要请食堂员工和常来的老人们尝尝。这份由心而发的邻里互助,让助老食堂流淌着超越餐饮的浓浓温情。

未来:守护饭碗,拓展新服务

这份用心,老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位满怀感激的老人,用一首质朴的打油诗道出众人心声:“国家政策善养老,工作人员态度好;不嫌老人唠叨多,发放饭菜笑哈哈;吃苦耐劳多服务,百姓高兴您满意;三伏炎天温度热,稳当工作保生活;理解您们身流汗,众人为您多点赞……”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份舌尖上的温暖产生了“虹吸效应”。有的老人不惜辗转乘坐十几站公交车,只为吃上这口“暖心饭”,感受独特的社区氛围。老人们的期盼汇集成强烈的呼声:“刘校长,能不能多开几家?让我们附近的老伙计们也方便吃上!”

承载着众多老人的期待,刘晓娜克服资金与场地困难,今年陆续在即墨区的宝龙社区、华府社区、润发社区成功复制助老食堂模式。目前,四处助老食堂已稳定吸纳20多位员工,不仅保住了培训学校原有员工的岗位,还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新食堂开业当天,熟悉的排队场景重现,老人们的笑容和满足的交谈声,是对这份事业最珍贵的肯定。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为了员工饭碗,培训校长变身养老食堂主理人

展望未来,刘晓娜的蓝图在稳固现有食堂、保障员工就业的基础上展开。她计划延伸服务链,开展日间托管,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洗浴、理发等基础护理,在解决社区养老难题的同时,也为团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未来。

记者手记:

7月21日,走进即墨区通济街道和平社区助老食堂,眼前是一幅和谐温暖的图景:排队打饭的队伍井然有序,一张张面孔皆是熟识的老邻居。没有喧哗,更无插队,“都是熟人,谁也不好意思啊!”老人们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默契的社区公约。窗口前,刘晓娜麻利地为一位老人打包:“这是我们今天新做的面包,给您两个带回去尝尝。”老人微笑致谢,暖意自然流淌。

“这里的饭菜可口,我天天都来!”74岁的于淑芹老人话语里满是认可。更有老人当起“推介官”,把银发老友也领来品尝这份“家的味道”。一荤一素,搭配精心,花样日日翻新,简单的餐食盛满了对老年生活的用心关照。“政府政策好,加上这样一群态度好、服务好的员工,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一位居民感叹。

“我可以不干,但员工怎么办?”这句朴实话语,是刘晓娜转型的起点,也是她坚持的动力。在即墨区的街巷深处,她带领团队将职业危机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契机,不仅稳住了20多个家庭的“饭碗”,更点亮了社区互助养老的星火。这份始于责任、发于温情的实践,正守护着更多人的生计与期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2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庆:“小饭碗”装起“大民生”
“一餐饭”关联着家家户户的老年人,也直接决定了居家养老生活的品质。让老年人在“一餐热乎饭”中感受到浓浓关怀,才能切实保障老年群体“老有所养”“食有所依”,让他们暖胃又暖心。202
2024-01-12 09:32:00
...在于育人,健康的身体是育人的基础。将黑手伸进学生的饭碗里夺食,长久来看,会破坏下一代的身体素质,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玷污了教育的纯洁性,让学校这片净土蒙上了阴影,破坏了家
2025-04-07 14:01:00
凡人歌·追踪丨连续办20年免费暑托班,青岛90岁老校长获表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在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西程哥庄村,九旬老校长江敦仁二十年如一日坚守,无偿开办暑期课堂。不为名利,不取分文,只为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他用爱与坚守,
2025-07-15 21:02:00
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青岛出台这项学校食堂管理措施
记者高雅洁2024年1月,青岛市教育局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校长配餐(食堂)管理十条措施》,进一步落实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以保障师生在校安全健康就餐。其中
2024-02-02 06:46:00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江汉区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如何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提档升级?江汉区校园食堂的“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为了让师生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美味,江汉区教育系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校园校园食品安全和膳
2024-11-13 15:37:00
凡人歌·青岛故事丨20年,1000人!九旬老校长和他的暑托班
...,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7月14日,在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西程哥庄村文化大院,熟悉的读书声再次响起。在村民和孩子们的期盼中,一年一度的暑期公益辅导班如期开课。
2025-07-14 19:16:00
暖心敬老,幸福“食”光——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东城国际社区助老大食堂开业
鲁网10月25日讯10月23日上午,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东城国际社区助老大食堂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队。西红柿炒蛋、白菜炖豆腐、红烧肉……餐台里,十多个菜品已经出锅,不时散发出阵阵饭
2023-10-25 12:37:00
...按照每人每顿午餐4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法定节假日除外)。青岛市失能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后,购买助餐服务时,可先享受家庭养老床位折扣补贴,这一补贴由先前的6.5折优惠至5折。2
2024-05-10 00:38:00
彩绘民生 一起造福 公益金使用项目巡礼 | 纾解“急难愁盼” 保障老年人衣食住行
...,又是家属对服务中心最好的肯定。吃好“暖心饭” 小饭碗装起大民生炒花菜、炸丸子、小炒肉……每到午饭时间,位于闻涛山庄的社区食堂饭菜飘香,有不少老年人拿着餐盘有序排队,等待买饭
2023-10-07 14: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不只有身材 还有“甜”功夫! 95后模特“甜蜜”转型
大皖新闻讯 从聚光灯下的模特走秀、广告拍摄、短剧出演,到合肥罍街南区一家特色甜品店的店主,95后青年辉辉和同伴小青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甜蜜转身
2025-08-08 19:12:00
大皖正能量 | 秀珍,你就是我的“眼睛”
大皖新闻讯 陕西女子邝吉菊命途多舛,先天失明的她远嫁安徽怀远县魏庄镇后,接连遭遇丈夫离世、女儿早逝的重创,日子陷入困顿
2025-08-08 19:14:00
外卖员小哥中暑晕倒 物业女经理及时救助
大皖新闻讯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户外工作者带来了严峻的“烤”验,在蚌埠市蚌山区玉龙湖畔小区,一名外卖员在送餐途中疑似中暑晕倒抽筋
2025-08-08 19:15:00
央视新闻讯 今天下午,广州市白云区应急管理局通报,经过省、市、区三级多部门不间断救援,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山体垮塌现场被困人员14人已全部救出
2025-08-08 19:21:00
央视新闻讯 8月7日以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截至8日15时30分,已造成10人死亡、33人失联。
2025-08-08 19:22:00
交通执法车秒变“救护车” 紧急救助河南游客
“请帮帮孩子,她受伤了!” 路遇外地游客求助,巡查中的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迅速送医。这一幕发生在 8 月7日21时30分许
2025-08-08 19:29:00
8月8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信息,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全国1696所普通高校在陕共录取新生30
2025-08-08 19:30:00
对话马天保:二十年深耕,铸就解决工程复杂争议的“密钥”丨精品建设工程律师
作者丨律新社研究员王琼出品丨律新社研究中心一位建工律师的专业服务深度,一定浸润着他对工程现场的丈量尺度。马天保律师,历任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
2025-08-08 19:34:00
大皖新闻讯 8月7日上午,南陵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上演暖心一幕:民警仅用两小时便为83岁的王爷爷找回丢失的挎包,包内现金
2025-08-08 19:47:00
新发路观察+|抢位新风口!8月,吉林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将挂牌
今年以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创新的背景下,具身智能正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在哪里?吉林又将如何“乘势起飞”?路径来了
2025-08-08 19:54:00
给孩子树立自强榜样!40岁陪读妈妈重拾“电商梦”
大皖新闻讯 清晨六点,合肥168中学始信路校区附近的小区里,40岁的张立凤已系上围裙准备早餐。十几年来,为了陪伴孩子,她一直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去做自己喜欢的电商事业
2025-08-08 19:48:00
避暑纳凉贵州行|天河潭景区“山水+烟花+民族风”打造沉浸式旅游新体验
8月6日10时许,记者刚走进天河潭景区大门,便被欢快的苗家迎客鼓点所吸引。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们手捧酒杯,为游客献上传统拦门酒
2025-08-08 19:52:00
今日辟谣(2025年8月8日)
2025年8月8日辟谣:上海一男子因编造不实信息引发公众议论恐慌,已被行拘! 详情:近日,上海一男子利用AI编造“上海30万居民通过大巴和高铁分流至苏州
2025-08-08 18:51:00
蚌埠:货车突发自燃,两公交司机联手扑救
大皖新闻讯 8月7日下午,蚌埠市区沁雅花园附近路段一辆货车突发自燃,120路公交驾驶员顾蓉蓉与123路公交驾驶员常胜先后挺身而出
2025-08-08 19:17:00
一面锦旗背后的“消保温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 通讯员 许璇一条被忽略的短信,牵出一笔"从天而降"的贷款,连着数月的莫名扣息……近日,菏泽金融监管分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科成功调解了这起特殊的"被动贷款"投诉
2025-08-08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