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赛力斯“吃撑”,余承东“求生”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23 18:00:00 来源:览富财经网

沉寂许久的赛力斯(601127.SH),终于“爆发”了!

10月19日,赛力斯创下88.8元/股年内高点,市值再破千亿,超过小鹏和蔚来,成为继比亚迪、理想之后,市值第三大新能源车企,在A股乘用车企市值中排名第五。

10月23日,太平洋证券发布研报称,给予赛力斯买入评级,目标价格为110.34元,评级理由主要包括:智能汽车为核心,转型向上再腾飞;多元合作模式,智能底座深度赋能;新款M7订单超预期,M9产品继续向上,后续成长可期。

截至发稿,塞力斯报价近86元/股,涨幅超6%,最新市值近1300亿元。此外,股价距离历史新高90.5元/股已不到一个涨停板的距离,或许,股价创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赛力斯“吃撑”,余承东“求生”

赛力斯重回高点

每天至少接待10组客户,试驾要提前预约排队,销售吃饭都是匆匆扒两口……这是问界多家门店的真实写照。

9月12日,AITO问界新M7召开盛大的上市发布会。余承东连说五次遥遥领先,还用“起死回生”来形容新款问界M7的问世。

据其介绍,这款车整体升级投入超过了5亿元,除了配备了鸿蒙座舱外,也首次搭载了华为ADS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HUAWEIDATS2.0。

10月13日,余承东现身赛力斯汽车智慧工厂直播间,为问界站台。“工厂最近我经常来,订单非常好,大定已经超过6万了,我们为供应链又投了10个亿,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增加了2万工人,确保让大家尽快能够拿到车,我们正在加快交付,提高产能。”

随着新M7的爆卖,赛力斯股价开始急速拉升。

10月11日,赛力斯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公司股票自2023年8月28日以来,累计涨幅达110.42%,同期申万汽车指数累计涨幅7.28%,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36%,公司股票短期涨幅高于同期行业及上证指数,存在市场情绪过热的风险;其中公司股票自2023年9月28日至2023年10月10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停,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目前,赛力斯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传统汽车及核心部件总成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包括AITO问界系列高端智慧新能源汽车、瑞驰电动商用车、蓝电智能电动汽车、风光SUV及MPV等。

业绩方面,2023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2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4亿元,较理想和蔚来等新势力仍有较大差距。此外,赛力斯的净利率、毛利率表现都在A股乘用车企中处于下游水平。

销量方面,2023年1-9月,公司累计销售整车136,786辆,同比下降30.65%,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68,223辆,同比下降25.16%。

虽然身为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对象,赛力斯能否撑起千亿市值,也成了市场争议的热门话题。

赛力斯“吃撑”,余承东“求生”

华为野心勃勃

“纵观问界新M7这款产品,更像是华为一手抓,全面接管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主导,相当于自己做产品定义。”有分析人士认为,华为不造车却胜似造车,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的野心昭然若揭。当合作伙伴的能力不足以撬动汽车市场时,还得靠自己亲自下场。

作为全球ICT产业的领军企业,华为进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顺理成章。但为了减少进入阻力,尽快推动其智能网联技术量产落地,华为在公开媒体上屡次明确表态“华为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2018年底三亚年度战略会上,华为决定正式涉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组织架构不断调整,车BU历经ICT部门管理(徐直军)、终端BG管理(余承东)、再次独立于终端BG(余承东)三次调整,逐步走向稳定,智选业务由终端BG(余承东)管理。几经折腾之后,如今无论是产品,还是生态,亦或者人事,华为造车全面进入了新时代。

目前,华为与主机厂的合作包括Tire1、HuaweiInside和华为智选三种模式。其中,Tire1模式是指华为单纯作为供应商,向主机厂供应华为自研的各类硬件;Inside模式是华为提供完整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软硬一体的全栈解决方案;而智选模式则在Inside模式上更进一步——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合作方产品,全面进入华为零售渠道。

虽然华为一再重申不造整车,但志向却比整车企业还要高远。根据余承东提出的目标,汽车事业部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2026年销量达到100万台。目前,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达到100万台以上的,只有比亚迪和特斯拉,100万台足以跻身全球前三。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据华为年报披露,自成立以来华为汽车事业部已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但2022年营收仅有21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也仅有10亿元。如果华为汽车在未来两年仍无法实现盈利,部门将面临被裁撤的危机。

这意味着,对于华为汽车事业部来说,此时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关键时刻。作为与赛力斯深度合作的两款车型,问界M7和M9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今,新款问界M7已经首战告捷,问界M9也将于年底上市,这款余承东口中的“马路最强SUV”究竟会有何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与华为合作打造百万级轿车,江淮的实力能否配得上野心?
...,江淮汽车也将摘掉“代工厂”的帽子。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大潮,江淮汽车也佛系不起来了。去年4月,江淮汽车重整品牌架构,发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江淮钇为,并锚定2025年“百万
2024-02-04 17:34:00
8个月大定破18万后 问界新M7 Ultra拉开“价值内卷”大幕
...手。”其次是电动化浪潮的加速推进,随着今年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用户需求的变化已显而易见。同月,问界M9首次交付破万,至13,391辆,力压BBA等品
2024-06-02 20:28:00
“不造车”的华为,搅局中国车市
...铁笼络汽车联盟在新问界M7上市之前,没有人会想到一款新能源车可以在2023年卷生卷死的中国车市仅用两个月实现销量破万
2023-12-29 09:36:00
问界M9:“华为完全体”拓展智能汽车产业“边界”
...,推动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促进了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车的发展,更是推动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的革新迈进。问界M9正是华为的战略前瞻力、体系作战能力,以及技
2023-12-27 10:12:00
新能源汽车第一城get√,深圳想要的更多
深圳距离“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越来越近。前10月,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7%,照此增速全年产量将超190万辆。而前10月,老对手上海产量102.85万辆,西安仅70余万辆。
2023-12-05 11:38:00
智博会特别报道·驶向万亿①重庆:更“聪明”的车,开往更美好的未来
...2023智博会开幕在即,今年的年度主旨之一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何聚焦这一主旨?背后自有考量——2023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谋划今后五年工作时提出,要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
2023-08-31 06:21:00
“超车”上海,重庆归来
...座加速转型的老牌汽车城而言,意义非同一般。这自然跟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长密切相关。今年1-10月,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2
2023-12-05 15:45:00
AITO问界新M7交付“垂直上量” 华为赛力斯汽车模式缘何成功
...庆晨报AITO问界新M7上市1个月后大定数量破8万,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黑马。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AITO问界系列交付新车12700辆
2023-11-23 00:04:00
从出行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 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亮点突出
...第二次会议“发力新赛道·聚力新重庆——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专题记者会现场。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月21日,政协第六届重庆市委员会第二次会
2024-01-21 17:5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