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好友参加了教招考试,但遗憾未能进入面试。我深知好友为此十分努力,却没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心情肯定郁闷。然而,好友跟我说,比考试结果更让人郁闷的,却是一个亲戚的关心。
这个亲戚便是她同村的婶婶。当成绩出来时,好友看到自己没能进入面试,心里已凉了半截,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因零点几的分差落选,她只想关上房门,让自己静一静。但没想到,婶婶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询问结果。好友说,婶婶当时打电话,她觉得是关心自己,也没多想,但是晚饭后,很多邻居来家里坐,婶婶一进门就说好友落选可惜,此后更是揪着这个话题喋喋不休,说了很久,说得好友的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更没想到的是,隔几天再遇见,婶婶又提及了她落选的事。那一刻,好友坦言,她感到非常厌烦,因为令自己难受的事情被反复提及,而在他人看来,这还是一种关心。
听了她的话,我也频频点头。前阵子,我喉咙痛,还不停打嗝,虽然看了医生也吃了药,但症状持续了一个多月也没好转。那些天,有个邻居见我打嗝,便时不时问候。一开始,我很感激她的关心,但每天晚饭后,那邻居都会来家里小坐,每次进门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打嗝还没好啊。”这让我很是无奈。说实话,她的关心让我感到郁闷,身体难受,我本来就很烦躁,还这样被反复“关心”,这让人如何是好呢?
就像好友的婶婶一再提及令她难受的事情,表面上是持续关心,但于当事人而言,却是一种刻意的提醒,好像把别人想隐藏的心事或者尴尬的遭遇一再公之于众——这被关心的人,心里哪能好受呢?而且这时不时的提及,也给人一种反复被追问的困扰,让人感觉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陷入尴尬的境地。
或许,说者无心,也确实出自好意,但反复“关心”他人遭遇的困难和挫折,难免不让人生出厌烦的情绪。所以,不反复提及、不刻意强调,也是一种“点到为止”的智慧。有时候,适度的关心既能让他人感到暖意,也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