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断亲”现象背后,年轻人反感的究竟是什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7 11:35:00 来源:北青网

“一旦涉及成绩怎么样、工资有多少,买没买房、有没有对象,感觉天就聊死了”“年轻人需要指点,但不是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的亲戚指指点点”……又是一年年关将至,回老家走亲戚,已经成了让不少年轻人压力倍增的事情。

疏于与非直系亲属发生过多交往,这一现象被部分学者称为“断亲”。新生代年轻人真的“断亲”了吗?断的是“真亲情”还是“伪善意”?从重构亲缘关系、重塑情感纽带到提供成长支撑,读懂年轻人“断亲”背后的深意,才能促成他们“出走”后的“回归”。

拒绝成为长辈攀比的谈资

2024年,有关年轻人“断亲”的话题还在继续。似乎当代年轻群体已不再重视“血缘关系”,甚至有网友开始担心传统亲缘关系的维系已经面临瓦解的危机。“没有共同话题,相处起来很尴尬”“一些亲戚毫无边界感,什么都想问,什么都想管”“拒绝成为长辈攀比的谈资”……这些留言透露出年轻人选择“断亲”较为集中的原因。

“断亲”现象背后,年轻人反感的究竟是什么?

由于生长环境、接触的事物不一样,如今的年轻人与老一辈家庭成员之间,思维处事方式已有了很大不同。在你看来没什么的,其实会深深刺痛我;你觉得很重要的,在我看来其实很没意思。“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话不投机半句多”,尤其是关系没那么亲近的,也就没必要忍了。

“我父母那一代,小时候和亲戚一起在村里,隔三岔五见面串门。但我没见过上一代亲戚多少面,和我这一代的人也都五湖四海的,又能有多少亲情?”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王伊灵说。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小武开展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证明,“本来就不熟”很可能成为年轻人选择“断亲”的前提。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群组里,“和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几乎没有联系”的比例高达63.1%,26岁~30岁的90后年轻人大多数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

与此同时,Z世代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高度依赖互联网,围绕互联网构建其生活方式,长辈所坚持的传统亲缘关系、情感纽带、社会支撑体系,在当代年轻人看来未必不可替代。

读懂年轻人反感的究竟是什么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六亲不认”了吗?这个“帽子”可不能轻易扣。正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所说,所谓“断亲”的根源是社会转型,是基于现代契约精神的交往规则,与传统宗族伦理基础上建立的亲缘关系之间的碰撞。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5.22%,而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36.22%。这意味着,22年间超3亿人从农村搬进了城镇,大量人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农村开始各奔东西,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被打散,年轻人不再像父辈那样生活在同一村落或社区。

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去“逛一逛”,感觉不适应而保持距离,被社会理解成了“断亲”。也不是真断了,伯伯还是伯伯、婶婶还是婶婶,只是不轻易承认在这种亲属关系中的权威,以及在此基础上必须承担的伦理责任。

不可否认,当代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自己都顾不过来,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与七大姑八大姨们深入交流。同时,年轻人对社交生活的边界感更为敏感,传统的走亲戚、聊家常成为一种负担,甚至产生并不愉悦的社交体验。

“明明没见过几次面,没聊过几次天,一上来就要你把个人隐私全都交代清楚”“表面上关心,实际上拿自己的孩子和你疯狂作对比,各种PUA你”“你一直成功还好,一次失败,你的亲戚就会扎堆涌过来看你笑话”“说是帮助,实际上把姿态搞得像施舍,日后不论你做什么都会提及那一次小小帮助,你不感激到位就会被说成白眼狼”……网友们认为,但凡有这些行为的亲戚,都可纳入“没必要往来”的行列。

也就是说,反感的不是亲缘关系本身,而是伪装的善意。反感的是以“为了你好”为名义颐指气使,说刻薄的话、行凉薄的事。很多事情,本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亲戚们又何苦还要“围观看戏”“往伤口上撒盐”?

“断亲”现象背后,年轻人反感的究竟是什么?

正如胡小武在研究中指出,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让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尤其是亲戚相互之间的攀比,磨灭了亲情。对方过得好自己不高兴,自己过得好对方不高兴,彼此之间多了一些薄情寡义,孩子也变成相互攀比的工具,看着长辈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演来演去”,年轻人只会更抗拒走亲访友。

期待“出走”后的“回归”

“父辈们花费时间、精力、财力维护的亲缘关系,年轻人却并不看重。”对于这样的论断,显然是一种误读。实际上,当代年轻人无比渴望真正的亲缘关系和家族凝聚力,可以成为他们漂泊中的浮舟、受伤后的港湾。

“疫情暴发之初,知道爸爸感染了,我又困在海外回不来,在视频里一直哭。是叔叔婶婶一直照顾着我爸妈,到处托关系帮我订到机票,之后也是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亲戚,以各种方式守护我回家。危难时刻显真情,有家人罩着的安心和感动,我永远不会忘记。”和谐的亲属关系,对缓解年轻人“孤军奋战”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处境至关重要。

王德峰认为,正如家族企业发展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规则进行调整一样,延续家族命脉也需要适应年轻人的需求而调整。长辈要认识到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不能用原来那套传统价值观念来评价现在的年轻人。

改变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的“不在场”,让家庭亲缘关系成为“释压舱”,真正的亲情,是包容、体谅、温柔以待。和谐的亲属关系,是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

“青春浙江”向近万名90后、00后发布《关于年轻人“断亲”现象》的调查结果显示,49.2%的年轻人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会找亲戚帮忙。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足见年轻人渴望从亲缘关系中得到“有效沟通”和“有益帮助”。

尤其值得长辈亲戚反思的是,对于年轻人本身已感到压力山大的事情,比如就业、婚恋等,不要“单刀直入”的关心、“居高临下”的评价,而是先从看似无意义的闲聊,从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融入”而不是“介入”年轻人的生活。让“过来人”的教训和建议,走得慢一些、温和一点。

“年轻人不会一直是一个孤岛式的个体。我们总要重新回到自己的亲属网络中,去更好地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正如网友所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亲情永不消逝,它只会在人生的某个时期以一种新的姿态和方式重新构建。

从“断亲”到“认亲”,从“出走半生”到“回归家庭”,或许只有经历足够多的跌倒和爬起,与长辈们在人生轨迹上隔空重合,才能让年轻人不再反感,而是以更成熟的思维理解关爱的力量,发现亲缘关系中蕴含的真正价值。

编辑/彭小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亲戚”的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引发多方讨论和关注。年轻人缺乏与亲戚间的互动交往和情感沟通,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文化、社会和个体的时代变迁。“走亲戚”有着悠久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
2023-02-14 03:47:00
年轻人“断亲”,板子不能只打一方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评论员观察2024年,有关年轻人“断亲”的话题还在继续。“一旦涉及成绩怎么样、工资有多少,买没买房、有没有对象,感觉天就聊死了”“年轻人需要指点,但不是一年到头
2024-02-07 04:01:00
亲戚关系淡化的原因有哪些?
...意享受自由时光……回家满载期盼和温馨,不过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回家也有难过的“关”。24岁的山西姑娘赵瑾坦言,对于回家过年,自己是“喜忧参半”。三年没回家,自然很珍惜这次与家
2023-02-14 14:15:00
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
...论区也汇集了众多网友对自家亲戚的吐槽。几天后,与 " 年轻人断亲 " 相关的话题占据热搜高位,热衷 " 爹味叙事 " 的自媒体似乎急于把这种现象归咎为某一世代的 " 离经叛道 "
2023-05-15 10:56:00
拉黑所有亲戚后,我的世界清净了
被“讨厌”的亲戚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亲缘关系,父辈们维护得兢兢业业——花费时间、精力、财力,甚至即便存在不愉快,也会顾念着“手足之情”而宽容忍让。年轻人对此却嗤之以鼻。亲戚
2023-03-04 09:53:00
母亲被婆家打压出走女儿为父母写离婚协议
...二代以内的亲戚交往,简单来说就是基本不走亲戚。一些年轻人不再重视“血缘关系”,也厌恶父权社会里,以男性长辈为核心的家族聚会。无论城市与乡村,与叔伯、姨姑等非直系亲属断绝交往的
2023-10-31 11:59:00
这届年轻人“断亲”或已成常态?亲情复苏需要双向奔赴
来源:北晚在线 近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过去重要的社会联结亲戚关系在年轻人中似乎已经不再那么不可或缺了亲戚间日常走动越来越少只有诸如结婚乔迁这
2023-05-14 10:23:00
年轻人正在“断亲” 他们反感的究竟是什么?
...资有多少,买没买房、有没有对象,感觉天就聊死了”“年轻人需要指点,但不是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的亲戚指指点点”……又是一年年关将至,回老家走亲戚,已经成了让不少年轻人压力倍增的事
2024-02-07 07:45:00
年轻人为啥越来越不爱走亲戚?
...亲”青年,总会有“认亲”的一天5月9日,“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开始断亲了”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量1.6亿,讨论量1万余条,引起广大网友热议。“互联网中所谓的‘断亲’,并非
2023-05-10 14: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太原不仅景点众多,也有许多有记忆、有故事、有味道的特色街巷。两节假期,众多外地游客来太原后,有人看山看水看古建,也有人走进背街小巷寻觅浓郁烟火味
2025-10-08 08:40:00
长假临近结束,“鸡排大道”人流明显减少,“鸡排哥”下班提前了
大皖新闻讯 转眼间,国庆中秋假期已近尾声,大皖新闻记者从景德镇“鸡排大道”摊主处获悉,6日和7日两天,“鸡排大道”人流量明显回落
2025-10-08 10:34:00
河北新闻网讯(王秋迎)国庆假期期间,石家庄市元氏县南佐镇迎来旅游热潮。封龙山的千年文脉、蟠龙湖的湖光山色、南佐大集的市井烟火等景点吸引了来自石家庄及周边地市的众多游客
2025-10-08 12:18:00
10月3日上午,秦皇岛西港花园迎来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游客们悠然漫步于园区小径,不时驻足拍照,沉浸于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秋日景致之中,尽情享受假日的惬意时光。视频:姜涛 冯喆
2025-10-08 12:19:00
西藏定日县嘎玛沟最后一批徒步游客安全抵达曲当镇
记者从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了解到,截至10月8日19时,定日县嘎玛沟最后一批15名徒步游客在携带食品药品、取暖供氧设备、保暖防寒衣物的定日县救援力量的引导帮助下
2025-10-09 04:06:00
安徽第二届诗词大会暨省诗词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近日,2025安徽第二届诗词大会暨安徽省诗词学会40周年纪念大会在合肥落下帷幕
2025-10-08 23:25:00
河堤路送油、小区里寻车、路口还失物——蓝田公安国庆假期“暖心日志”
国庆黄金周,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出游赏景、阖家团圆的喜悦中时,蓝田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始终坚守岗位一线:从清晨的街头巡逻,到深夜的点位驻守
2025-10-08 14:34:00
大皖新闻讯 日前,“晓华理发店已没了爆火时的人潮”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阅读量达到2.8亿,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2025-10-08 15:49:00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晚8时许,国庆返程高峰仍在持续。安徽交控集团宣城中心广德收费站出口车道出现异常一幕:一辆小轿车以极低速度缓缓驶入车道
2025-10-08 15:51: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记者王育民郭宝强 万里山河披锦绣,九州同庆贺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有一种选择叫“我在岗”
2025-10-08 17:54:00
河北新闻网讯(赵继坤)10月8日,从河北高速集团指挥调度中心获悉,14时至21时将迎来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波返程小高峰,首都环线高速密云方向
2025-10-08 18:29:00
国庆假日,楼上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社区网格员放弃假日出行,上门劝导。10月8日,迎泽街道双塔西街二社区成功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2025-10-08 18:32:00
动身前,让AI一键生成行程规划和攻略;游玩中,边逛边听AI的景点讲解;逛完后,用AI制作精美的旅行Vlog……双节假期
2025-10-08 18:32:00
68岁老人扭伤了腿,无法起身,情急之下向网格员求助。国庆假期,网格员带娃去二龙山游玩,途中接到电话立刻折返,与物业人员合力将老人送到医院
2025-10-08 18:32:00
一张冒充燃气公司的通知,让江阳小区居民王师傅花费数百元购买了新型燃气设备。网格员在走访中敏锐察觉异常,及时介入,协助核实情况并报警
2025-10-08 1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