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③|刘洪:为生态农业赋能添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24 17:10: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近日,“绿领”人才跻身就业市场“新宠”行列,但相关领域从业者与人才需求存在显著供需落差,一方面体现出岗位设置存在空缺、人才培养还需加大力度,另一方面更突显出“绿领”的发展潜力。在深耕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贵州,众多从业者正发挥所长、投身于此。他们的选择背后,个人成长与区域建设的步伐同频共振,与贵州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产力遥相呼应。

提到贵州,绿水青山是刻在地理基因里的标签。如今的它不再只是风景,更成了能孕育财富的“金山银山”。在这片土地上,绿色低碳的美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而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带来的不仅是舌尖上放心的美味,更是老百姓生活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贵州始终将农业产业绿色发展视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一系列政策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特聘研究员刘洪的研究,像精准射出的箭,正中靶心。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③|刘洪:为生态农业赋能添智

刘洪团队在龙里县实地调研蔬菜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2017年,刘洪投身农业经济研究领域。在开展实地调研时,他敏锐地发现,基层对农业绿色发展的认识不足,“食品安全,可是国之基石,民之生命线啊,需要重视起来。”带着这份使命感,他毅然从传统农业经济研究转向农业绿色发展领域。刘洪说,他做研究的动力,就是想为贵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出份力,而这份情怀,正好与贵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策导向合拍。

目前,他所在的团队正在抓紧研究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这项指标既参考了国家通用标准,又针对贵州山地特性进行改良。比如,在农业农村部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复种指数、土地产出率指标,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标替换成节水灌溉耕地面积比重;生态安全方面增加了万元农业增加值碳排放量等。这样一来,县域在统计时,既有了科学依据又有了可操作性,还能切实服务于决策实施。

在农业碳排放测算这一前沿领域,刘洪团队的研究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和贵州实际情况开展调研。“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确定贵州省的相关标准和系数,我们测算出贵州种植一亩水稻每年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约为400千克,同时还区分了种植业土壤翻耕、养殖业畜禽肠道发酵等不同碳源,甚至考虑到牛、猪、羊不同出栏周期的差异。”这些研究成果将为贵州未来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碳达峰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③|刘洪:为生态农业赋能添智

刘洪(左一)在福泉市调研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受访者供图)

在刘洪看来,随着“双碳”时代到来,贵州农业绿色发展或许会催生出农业“绿领”岗位,如农业领域的碳排放核算员等。然而,目前农业碳排放测算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实验室阶段,相关成果的转化应用还没有形成规模。刘洪对此保持期待,“尽管当前岗位需求尚未大规模涌现,但空白领域蕴含着潜在的发展空间。”他表示,一个县若想做好农业碳排放测量工作,至少得有一个3至5人的专业团队长期投入,未来3至5年,岗位缺口会越来越明显。

年轻人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高校里学生对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研究兴趣越来越高,有些研究生会主动找刘洪,问能不能跟着做农业碳排放与碳核算研究;另一方面,传统的“不愿去基层”的观念也在改变。“近年来,我们智库联合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探索‘三瞄准三培育三融合’农经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多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强化了学生的‘三农情怀’。”有不少学生会向他表达“留在家乡,为贵州生态农业出份力”的想法。虽然他们对研究成果实际用途还存在疑虑,但“新领域有前景”的认知,已逐渐让个人职业选择与新型农业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趋势产生共鸣。

贵州“绿领”逐梦绿色浪潮③|刘洪:为生态农业赋能添智

刘洪团队在仁怀市实地调研山桐子种植基地。(受访者供图)

刘洪认为,吸引年轻人深耕农业绿色发展领域,还需要多方协同发力,通过政策引领、赋能产业、完善标准、培育人才等措施,将进一步解决“岗位标准缺失”“企业认知不足”“年轻人有顾虑”等问题。“企业若想让品牌更具竞争力,在绿色领域的投入至关重要,这也是吸引年轻一代的关键因素,能够让他们在参与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刘洪发现,学生个人职业选择的初心与贵州农业绿色发展的联结已初见端倪。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农业“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这种联结会越来越紧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蓠芊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坚定信心 昂首阔步新征程
...报告,万山区高楼坪乡青年湖村黄家寨琼香阁农家乐老板刘洪琼说。在外务工十余年后,他回到家乡开起农家乐,现在年收入超10万元,一家人的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这些年,依托于独特
2023-03-08 05:35:00
G视觉|绿色脉动——贵州的生态故事
...。”老王的话道出了这里农业转型的缩影。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从单一作物到立体种养,这种转变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让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凯里大风洞乡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现
2025-08-15 19:35:00
贵州仁怀:从“酒都”到县域经济典范的跃迁之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2025年百强县榜单重磅发布:仁怀2024年GDP高达1970.18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第11位
2025-03-19 20:16:00
从废弃矿山到避暑目的地|朱砂古镇见证贵州万山转型之路
...业的发展,是当地转型发展的真实写照。目前,万山区的生态农业、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也初具雏形,万山的“绿色转型”之路越走越宽。来源 新华社编辑 李劼二审 杨韬三审 田旻佳
2023-07-20 19:41:00
西部乡村振兴论坛暨绿色产业发展大会在贵阳举行
7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数据门户网、贵州省投资促进局、贵州省乡村振兴局指导,西部乡村振兴论坛组委会主办,中经新国丰控股有限公司、贵州省乡村振兴研究院、贵州省中云金融发展
2023-07-25 16:42:00
产业现代化——《当代贵州》推出如何构建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专号
3月1日出版的《当代贵州》2025年第10期杂志,以“产业现代化”为主题推出专号,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紧扣贵州现代化建设脉搏,聚焦新一年贵州经济工作“怎么干”,围绕贵州主战略主
2025-03-07 01:09:00
规上企业产值68亿!贵州铜仁“生态三品”香飘全球
多彩贵州网讯(杨红)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日铜仁,漫山遍野的茶树吐出嫩绿的新芽,蔬果种苗从温润的土壤中破土而出,珍稀药材在春雨的滋润下悄然生长,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一幅
2025-02-14 10:53:00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黔东南州岑巩县周坪村:深耕制种振兴有“稻”
...源禀赋和产业布局,集中打造以注溪镇周坪水稻制种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龙江河沿岸、岑江公路沿线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水稻制种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杂交水稻制种“育繁推”一体化全
2025-02-16 12:15: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鲁铨 陈玲从发出指令,到100多个小时的画面渲染完成,也不过“几十分钟的事”,在深圳市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看来,无论是3D的动画还是4K高清画面
2024-01-10 06:2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