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举手之劳人人参与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2023年厦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推进,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
本版文/本报记者 柯笛
通讯员 林时蔚
本版图/本报记者 林铭鸿
新年钟声敲响,时间翻过新的一页。
驻足2024年的路口,回望2023年的轨迹:一路走来,垃圾分类和厦门市民的美好生活紧密相连。
感应器捕捉到垃圾的存在,投放口箱门自动打开,垃圾袋往里一扔,箱门再缓缓自动闭合,智能环保垃圾箱让居民实现无接触投放,更加洁净卫生。
跨过大海,驶过长街,越过小巷,垃圾收运车在拔地而起的住宅与写字楼之间穿行,一站一停,决不容忍超过30分钟的等待。前进、转弯、倒车、托举、放下,在收运员一气呵成的动作里,是日日夜夜重复的熟练。不经意间,沿线点位的生活垃圾被悄然带走。
收拢垃圾桶,推到马路边,在晨光熹微时,暮色沉沉间,那人那桶,定格在街头。直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收运车按时而至,带走它们:当绿色桶和绿色车相接,看,易腐有机的厨余垃圾,将被带进厨余垃圾处理厂,实现垃圾到资源的转变。
一个绿色、环保的城市,带给人们轻盈、健康的生活。
好习惯新时尚蔚然成风
好习惯蔚然成风,新时尚全面流行。一袋又一袋垃圾,从居民楼到投放点,从垃圾桶到收运车,从接驳点到处理厂,从厨房餐桌到发酵堆肥,从一次性塑料盒到再生制品……当我们看到厦门形成居民主动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文明向更广更深的地方辐射,垃圾分类深深影响我们的生活。
时间的齿轮总是以自己的步调滚滚向前。
这一年,我们力行“餐桌光盘”行动,购买包装简洁的节礼,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垃圾“变废为宝”也在悄然升级,在翔安区庄家宝农村合作社,尾菜被制成农家自用肥料,由厨余垃圾演变而来的商品有机肥也将很快面世。
这一年,垃圾分类持续走进街道、社区、小区、校园,一双双小手牵起大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宣传教育。抖音、电梯、朋友圈广告,明星推广代言……垃圾分类宣传形式丰富;组织网络达人参观处理基地、主题夏令营及征文比赛等各色活动纷纷举办,也让垃圾分类宣传如影随形、入脑入心。
这一年,我们把低值可回收物从其他垃圾中精准“抢救”出来,蓝色的可回收物桶越来越多,在一条条大街小巷里,也频繁见到蓝色可回收物收运车的身影。厦门成功打造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不断提升。
好经验好做法传得更远
这一年,厦门广交好友,架起贯穿南北的文明之桥,建立全国垃圾分类交流学习网络,“1+1”交流互鉴成效显著。哈尔滨、深圳、泉州等省内外多地市与厦门“双向奔赴”,面对面学习垃圾分类“厦门经验”;厦门市垃圾分类学院也扩大培训范围,北京、湖南、青海等多省市学员来厦现场观摩交流;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市各街镇分类工作,并派专人驻点同安区、海沧区……文明的种子扎根厦门、开花结果,将“营养”输送至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让垃圾分类的好经验、好做法传得更远。
这一年,在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情况通报中,厦门持续领跑全国;厦门5座垃圾分类宣教基地被列入“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3位垃圾分类从业者被列入“2023年生活垃圾分类达人”;国家发改委将厦门海漂垃圾治理“四化”机制列入“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厦门市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被列入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三届会议(INC-3)重要案例,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从垃圾分类的那一刻起,每个人的一小步,共同走出厦门的一大步。
数据
●2023年,全市餐厨垃圾收运量增长16.1%,厨余垃圾减少2.69%,其他垃圾减少6.53%,垃圾回收利用率超50%,资源化利用率87%。
●生活垃圾增长率由2017年的7.17%下降至2023年的0.4%,生活垃圾减量成效显著,垃圾处理费用也逐渐降低。
●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建成4473个垃圾投放点,2054座垃圾屋,963条直运线路顺利运转,对近万个接驳点进行错峰直运。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日焚烧能力5450吨,厨余垃圾(含餐厨)日处理能力2000吨,低值可回收物日回收量已纳入日常考评并稳定在每日50吨以上。
●针对垃圾分类相关违法行为,2023年,全市共开具垃圾分类相关执法文书214858份,实施行政处罚案件39773件,累计罚款2725679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2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