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白云:产业带串联村民美好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03 02:35: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炎炎夏日,高山环绕、植被茂密的白云区沙文镇靛山村成为众多游客的消暑“打卡”地。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和好友自助烧烤,还能驰骋在跌宕起伏的山间线路,感受山地越野车的速度与激情。

靛山村拥有森林资源1万多亩,该村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及多样的地形地貌发展越野车运动的同时,还与一家从事极限运动的公司合作,将山顶的空地建设成为滑翔伞训练基地,并动员村民利用自家闲置农房开发民宿,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以点带面、以链串珠。今年以来,白云区以靛山村等6个示范村和阿所村等10个拓展村为基点,着力打造1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廊带,串联村民美好生活。

乡村治理漾新风

走进白云区艳山红镇尖坡村,家家户户门前贴着“五治”明白卡,上面公示了该户基本信息,还有农村“五治”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内容,以及各项具体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村民如遇问题可直接联系咨询。

为清单化、项目化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廊带农村“五治”工作,白云区建立健全廊带“1123机制”,即“一图一卡两榜三会”,通过措施先行,推动“五治”工作落地见效。“一图”即一村一作战图,将“五治”底数明晰化、实施路径可视化、责任分解清单化、推进情况公示化,实施挂图作战。

“一卡”即一户一明白卡,在明白卡上讲清政策、明确要求,发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治理。“两榜”即充分发挥红黑榜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该区各村均结合《村规民约》制定红黑榜,探索建立积分制治理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五治”工作。“三会”用好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乡贤参事会,推进法治自治共治,强化村民主体作用,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我们还经常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让群众在农村‘五治’工作中‘唱主角’,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尖坡村党支部书记陈跃华说。

党建引领聚合力

白云区都拉布依族乡上水村是一个以种植业、旅游业为主的传统布依族村寨。为进一步改善提升乡村环境、培育淳朴民风,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启动农村“五治”工作。

“目前,我们村里有1个书法家名人工作室,引进了草莓园种植项目及荷塘休闲垂钓园项目,吸引不少游客来村里休闲游玩,部分村民还开起了农家乐。”上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莫任会说。

为切实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白云区坚持实施党建文化铸魂工程,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廊带打造过程中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持“五级责任体系”贯彻廊带建设,始终坚持区级统筹谋划、部门行业督导、乡镇规划策划、村级具体实施、村民主体参与。

同时,示范廊带各村聚焦将农村“五治”工作融入基层党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内容,动员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五治”、带头参与环境整治、带头参与义务劳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产业振兴筑根基

入夏以来,家住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石龙村的谢云娟一点没闲着,“招待了几拨研学团队,来往游客也很多,我担任了村里的解说员,主要负责为游客们介绍村里的美景。”

近年来,该村从党支部建设抓起,带领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该村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发展乡村红色旅游,整合贵州一合园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资源,打造集采摘体验、精品果园、观赏苗木等功能为一体的一合石龙生态园,重点发展生态园林,以及脆柿、辣椒等产业。截至目前,村集体增收已超过50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廊带创建的关键所在。为推动乡村振兴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质”的发展,实现村集体及村民收入的提升,白云区全力实施现代产业壮体工程,示范廊带上的各村聚焦“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坚持产业振兴,为和美乡村建设筑牢发展根基。

尖坡村聚焦草莓采摘产业,突出融合发展,采用“村集体+村干部+村民”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立同心踊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结合打造尖坡—都溪—冷水—上水—蓬莱草莓采摘体验产业带,累计带动就业200余人次;靛山村依托优越的森林资源,打造山地极限越野项目,带动村内农家乐增收……白云区还将持续发力,推动示范廊带创建成效进一步显现,村民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来花满园 秋来果满枝
...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资源下沉。一方庭院,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留坝聚焦全域旅游,以“庭院经济”为突破口,动员农户利用庭院“四旁”和林间空地,创新发展小种植、小养殖
2023-04-17 07:34:00
湖南江华:会合村里水运情
...次挂果,迎来丰收,产量40多万斤,甜蜜多汁,为村民的美好生活带来了希望。种植面积600余亩的六月香瑶山雪梨产业园,亩产3000多斤,不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万元收益,雪梨的日常
2025-05-16 17:25:00
墨江农商行:注入新活力 小紫米带动大产业
...来年我还要继续种植紫米。”朴实无华的话语,尽显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普洱办事处 文/图)
2023-11-29 09:45:00
林地丰收了 钱袋子沉沉的
...向了餐桌。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贵州省林业局还将在保护中有序扩大林下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水平,发展壮大森林食品龙头
2023-09-23 05:30:00
村美、院净、乡风好……
...政策机遇,利用五年全面打造以“南部二阴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中部川源高原夏菜产业带、北部旱作农业产业带”3条产业带串联起的“中部河谷”“秀美兴隆”“生态创新”“醉美马坡”等12
2024-05-16 02:39:00
同心共绘壮美画卷(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效益,以产业带就业、以增收促民富,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汤阴县伏道镇有种植艾草的传统,被称为“千年艾乡”。让好资源变成好效益,并不是一
2023-11-08 07:43:00
古河镇:汇聚统战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在大鹤葡萄园东侧将再增加一个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绿色产业带,建设梁庄村农业产业核心区域,实现梁庄村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村(居)+乡贤+民生实事”,助力乡村办好实事。乡贤经济惠
2023-06-16 00:47:00
...植规模达16.5万亩,实现年综合产值28亿元。环嘉陵江特色产业带、“百里香雪海”梨乡风情线等乡村休闲游,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截至目前,苍溪建有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2个、
2023-11-17 13:14:00
安吉:城南,奔“富”向往的生活!
...姻”抱团,优势互补,产村互融,大力发展商贸业、农旅产业带,引发“1+1>2”的蝶变。绿色接力,是“千万工程”接续奋斗的写照。回忆过往,作为亲历者、见证者,城南社区党委副
2023-08-10 17: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
多姿多彩 畅享假日
10月3日,游客在承德避暑山庄游玩。9月25日至10月6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举办“山庄升明月·金秋共此时”主题活动
2025-10-08 07:44:00
记者走基层丨河北博物院:文物“活”起来 趣味体验多
10月6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方寸春秋——中国古代玺印展”。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这里太奇妙了!灯光一亮,古代玺印上的文字就投射在墙上
2025-10-08 07:46:00
记者走基层丨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考古研学课 模拟挖“宝贝”
10月3日,临漳县邺城考古及北朝文化研究实践教育基地,研学讲师向孩子们介绍文物考古工具。 河北日报记者 陈 正摄研学课堂能有多大
2025-10-08 07:47:00
夜游秦皇小巷
10月6日晚,游客在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游玩。国庆节假期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小巷人流如织游客逛集市、观演出、品美食畅享假日欢乐时光秦皇岛市海港区持续激活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满足群众假日休闲需求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10月6日晚
2025-10-08 07:48:00
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①丨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
缂丝千年久 古村织造忙——走进定州孟家庄村史馆开栏的话乡村深处,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村史馆散落其间,不仅讲述着一个个村庄的时光变迁
2025-10-08 07: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