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务川
“一村一警” 打通乡村治理“神经末梢”
本报讯 (记者 谢国欢)务川自治县聚焦县、乡、村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规范化建设,以“平安乡村”建设为抓手,创新“一村一警”机制,形成了以“警情及时处置、服务源头保障、矛盾一线化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
“我的主要工作是在社区里当好社情民意搜集员、纠纷调解员、法治宣传员、便民服务员等。”务川自治县大坪街道敬贤社区大坪派出所辅警邹乾川说,“就是发挥我作为本地人的优势,处理社区里各种‘麻烦事儿’,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矛盾不上交。”
“有问题,就找邹警官。”敬贤社区居民李庚权说,邹乾川经常服务在社区的第一线,入户串门帮助老弱病残办理业务、代购生活用品,关照留守未成年人、宣传防电诈知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维护公共秩序……他的身影在社区无处不在,事事上心的工作态度让他成为了居民心中的“守护神”。
在务川,像邹乾川这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辅警还有162名,他们均是下沉的“一村一警”合同制警员。在农村,他们各自要承担起一个村的“平安乡村”治理建设工作,组建义务巡逻队、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做好安全防范宣传。
在推进“一村一警”建设中,务川自治县124个村居配置了辅警162名,形成“一村一警”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管理无漏洞的基层警务工作新格局,真正把公安工作延伸到全县农村各个角落,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务川自治县公安局还创新推出“行走中的公安服务窗口”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拉近了服务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务川自治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伦昆告诉记者,凡是不需要群众必须亲自前往派出所办理的公安业务事项,均由驻村警员代为办理。目前,群众对公安工作认可度得到全面提高,安全感、满意度获得大幅提升,更打通了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截至目前,务川通过“一村一警”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600余起,核实更新各类信息数据76万余条,更新率达98.81%,上门服务老弱病残群众5200余名,提供线索直接破案55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0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