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里是最安静的地方——只有两名员工默默操控系统。
这里也是最繁忙的地方——每日有数十万条数据及指令吞吐。
近日,笔者走进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公司(简称“开滦山矿公司”)智能管控中心,巨幅可视化大屏占据整面墙,格外醒目。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据流、立体呈现的井下三维模型、切换闪烁的重点区域监控画面,显示着矿山运行的全时域图景。
难以想象,不久前,这100多平方米的地方还是老旧的职工文体活动中心。
“这里以前是更衣箱,那边是浴池……现在,都已经大变样了。”智能化办公室工程师么杰是改造的亲历者,他讲述了智能化发展给一座老矿带来的神奇改变。
操作台前,工作人员紧盯屏幕,指尖在键盘上轻点,便能完成过去需要下井实地操作的复杂工序——这里的每一次鼠标点击、每一道指令发送,都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远程执行,安静与严肃的氛围让人说话都不由得压低嗓音。
在智能管控中心,“透明矿山”“安全监控”“生产运营”“防冲监测”“辅助决策”五大信息板块构成了矿山的“数字孪生体”。其中,“透明矿山”的“三维一张图”将精准定位、安全监测、设备信息等100余项数据集成展示,重大报警时自动触发跨系统联动控制;“生产运营”板块则包含着综采、提升、主运、通风等一系列生产核心环节的集中控制。
在“生产运营”板块的组态界面上,井下主运皮带系统的实时数据正在动态更新。作为矿山“血脉”的主煤流运输系统,如今已告别“人工盯守、现场操控”的历史。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平台,轻点鼠标即可实现主运皮带的远程集控启停,系统同步跟踪设备运行状态、实时预警故障风险。操作员李丽介绍,安装在皮带上的AI智能管理图像识别系统,能够24小时监测皮带表面异物、撕裂痕迹和温度异常,一旦发现隐患立即精准定位报警,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此外,依托万兆工业环网与Wi-Fi6无线网络构建的‘信息高速路’,已经形成‘监测—分析—决策—控制’的完整闭环。大部分井下设备司机岗位已经取消,转而去进行设备维护与巡检工作,促进设备健康良性运转。”么杰说。
通风系统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在智能管控中心,主通风机的运行参数以三维图表形式直观呈现,电压、电流、温度、振动等关键数据实时刷新。李丽演示“一键启停”操作时,系统首先通过“健康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和“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对风机各部件状态进行全维度扫描,确认具备启停条件后才下达指令,从源头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同时,通风系统还能联动环境监测数据,实时执行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功能,让通风安全与瓦斯防治实现“无缝衔接”。
电力系统是矿山运行的“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看着到处闪烁着的监控画面与一台台忙碌的计算机,如果电力供应出现问题,会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依托井上下高低压智能化远程监控平台,开滦山矿公司实现了高压供电系统的“三遥”功能——遥测实时数据、遥信设备状态、遥控分合闸操作。在井上控制室,工作人员通过鼠标即可完成远控分合闸、远程整定修改、运行方式调整等复杂操作,井下所有高压变电所全部进入无人值守模式,供电可靠性接近100%。
“过去调整供电参数需要派人下井手动操作,往返一趟至少2小时,现在坐在管控中心就能‘一键搞定’。”么杰说,“更重要的是,系统具备故障自动诊断预警功能,能提前预判电缆温升、开关接触不良等隐患,让供电管理从‘事后抢修’转向‘事前预防’。”
如今,通过持续推进的智能化矿井建设,开滦山矿公司“管控一平台、服务一张网、决策一张图、指挥一系统”的发展蓝图正在变为现实。这里的每一个数据跳动、每一次指令传输,都在见证着一座“百年老矿”紧跟时代潮流,主动拥抱现代化矿山建设的不懈追求。(万天宇、庞英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