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数字甘孜”悄然改变高原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29 08: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春节期间,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新山沟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兰亮清不时打开手机,远程查看位于养殖区外一座高山上的水源地情况。

“水源安全关系着养殖场所有牦牛的安全,一旦出问题就是大事。”兰亮清说,往年春节放假后,他只能自己徒步去水源地查看情况,“自从养殖区和水源地全部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之后,我也能安心回家过年了。”

变化,得益于数字甘孜建设持续推进。

2021年,甘孜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数字赋能,形成发展新支撑”,数字甘孜建设逐步加快。今年甘孜州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甘孜建设做了进一步谋划,提出加快构建“1+5+1”数字甘孜体系,“让政府决策更科学、城乡管理更精细、群众办事更方便”,为甘孜州高质量发展持续增添发展动能。

聚合

点滴数据汇成汪洋,支撑“能源云”体系

1000多座铁塔、1000余个变压器及其对应的 1000 多根电杆和3500多个户表——对国网甘孜供电公司下属乌拉溪供电服务站站长郑朝君来说,这是一组烂熟于心的数据。他告诉记者,去年中的4个月时间里,这6500多个点位在他的手机地图上“织”出了一张细细密密的轨迹网络。

2022年3月22日,国网甘孜供电公司、州内各能源企业共同成立了以电力数据为切入点的“甘孜州能源大数据中心”,意在通过汇集能源行业数据,打造一个数据广泛汇聚、资源融通共享、服务优质高效、技术安全可靠的“能源云”体系。

按照国网甘孜供电公司所下达的任务,乌拉溪供电服务站要把自己管区内这6500多个点位的坐标、台户关系等信息精准地收集核对后提交,作为中心基础数据的一部分。这些基础数据将支撑“甘孜州能源大数据中心”进行庞大的运算,运算结果则将形成一份份大数据产品,为政府决策、城乡管理、服务群众等提供有力支撑,为“数字甘孜”蓝图点亮能源坐标。

这些点位有的在乡野,有的在密林,甚至有一部分地处高山中,大部分都只有靠步行。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不到8点,郑朝君就和5个同事一起搭乘工程车出发。“每到一个片区就放下一个人,接下来的路就得走着去。”郑朝君告诉记者,每天他们手机记下的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几乎每个人都面临过被飞石击中或掉下山崖的危险。”

就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乌拉溪供电服务站顺利完成任务,将精准的数据汇入“数字甘孜”中。

求索

关注每头牦牛生长,探路“农牧一体化”

智能监控设备并不是九龙县在牦牛产业方面推出的唯一“秘密武器”。在九龙县不少牦牛专合社,牦牛的脖子上都戴着一个项圈,用来收集牦牛的生命体征、坐标位置、防疫情况等信息。

“我们准备把项圈改成物联网耳标。”日前,九龙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杨永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发现“在九龙高山峡谷的环境中项圈很容易遗失。”

求索,贯穿在整个“九龙农牧一体化平台项目”的建设中。

2022年8月,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九龙县以牦牛产业为切入点启动了该项目。“我们的切入点就是把全县牦牛数清。”杨永建说。

这个看起来简单的目标实际上并不容易实现。集群分散,是九龙县牦牛产业的显著特点。全县面积6770平方公里,山高平地少,各乡镇牦牛存栏量从几十头到上万头不等,很难有效统计。为此,项目设计了“数据归集系统”,从牦牛养殖基地的数量到各家各户有多少头牦牛,再到各年龄段牦牛的头数等信息,都被归类和统计。

“等牦牛都装上物联网耳标,就能更好地监测数据,帮助农户掌握更准确的个体牦牛生长状态。”杨永建举例说,未来,兰亮清不仅将告别“水源焦虑”,还能通过智能设备随时掌握每一头牦牛的坐标位置、身体状况、免疫计划等数据。

杨永建说,未来,“九龙农牧一体化平台项目”项目还将围绕花椒、高原茶等共5个产业建立数字化服务,使数字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预警、气象预测预警、病虫害预防、产能预测、决策分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九龙县数字农牧业改革,打造农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创新

助力农特产品输出,高原建起“云仓”

虽然对直播带货已经轻车熟路,但理塘县“高原上云仓”项目负责人叶本银仍然记得,2020年11月项目团队首次尝试在私域渠道以内购形式直播带货的场景,“当时,我们请的两位本地主播现场唱了一首《云上理塘》,热情豪迈的歌声感染了很多粉丝。”

“那次创新尝试,为我们后续直播提供了更多宝贵经验。”叶本银说。

创新,一直为理塘县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澎湃动能。

“高原上云仓”项目是理塘县和成都市新都区对口帮扶理塘工作队链接专业资源建立的一个平台项目,专注解决高原地区农特产品输出所面临的输出成本高、发货周期长等问题。项目依托理塘县高原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在成都设立前置仓,逐步打通国道318、317沿线物流,为理塘县农特产品“出山”找出路。

“入驻企业快递费用较之前下降60%以上。”叶本银说,“高原上云仓”截至2022年底已发货订单15.4万单,推动了高原农特产品以及优质农资产品集散销售,实现了构建跨区域互利共赢产业生态的新突破。

“数字甘孜”的建设正往纵深拓展。根据2023年工作计划,未来,甘孜州将按照“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场景应用建设先行、服务公众的场景应用建设先行、服务决策的场景应用建设先行、行业综合应用场景应用建设先行”的原则,加快推进“数字甘孜”各项场景应用建设,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信息化大数据综合网络平台,布局资源共享局面。(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9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设国家级牦牛产业集群 甘孜牦牛公共品牌来了
...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日照金山、林海湖泊、康巴汉子……甘孜出名的不只美景“美人”,还有走出国门的牦牛。而现在,甘孜的牦牛也有了共同的“名字”和形象,那就是“亚克甘孜”。推介会现
2022-12-31 20:17:00
浙江高校学生走进甘孜 探访“千万工程”如何在高原生根
...现在浙江援建人员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理念带到甘孜,我们这个小村庄,也有了牦牛养殖基地,更规范也更科学了。”四川甘孜州理塘县禾然尼巴村党支部书记昂旺降措对来自杭州电子科技
2023-08-26 21:37:00
四川理塘打造牦牛全产业链 让“高原之舟”成致富之宝
...伸产业链条等发展难题。2021年,杭州市钱塘区对口支援甘孜州理塘县,开展“塘塘”协作,两年多来,钱塘区对口支援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发挥对口支援优势,补齐短板,投入资
2023-12-27 17:28:00
科技赋能 “数智”创新 成都市锦江区助力炉霍县酪蛋白产业发展
...德牦牛产业有限公司酪蛋白加工厂厂长格绒介绍,公司以甘孜特有的牦牛奶渣为生产原料,将熬煮酥油茶产生的奶渣变废为宝,开发生产牦牛酪蛋白相关产品。“我国酪蛋白市场90%以上依赖进口
2024-06-25 10:04:00
...9月8日,在杭州“网红打卡点”吴山广场,一辆具有四川甘孜乡城特色的“白藏房”移动体验车闪亮出街,让消费帮扶直达杭城老百姓身边,首创“景区+移动车”模式,开启脱贫地区农特产品市
2024-09-09 07:17:00
松茸小笼包、青稞面馒头、牦牛奶冰淇淋……建德对口支援特色农产品馆在杭开业
...由杭州香巴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主要销售四川甘孜州的松茸干、松茸小笼包、牦牛肉干、酱香猪肉、青稞面点等农特产品。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杭州香巴拉农业科技
2023-08-03 19:55: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建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70万亩甘孜州明确农牧农村工作目标本报讯 2月21日,甘孜州组织召开 2023年全州农牧农村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甘孜
2023-02-24 06:17:00
四川甘孜开展“名人回家乡”活动
...吴舒婷摄8月25日至8月30日,来自省内外学术界和演艺界的甘孜籍名人将赴稻城、理塘、雅江等地走访调研,共叙乡情、齐看变化、同话发展,感受新时代新甘孜州的新发展、新景象、新作为
2023-08-29 10:29: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7月15日,在甘孜州色达县一片草场,色达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李健和同事正仔细查看牧草长势。有关牧草长势的视频传到500多公里外的成都,四川省草原科学
2023-08-04 06:1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