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公为什么发出了终生不履日地的誓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20: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96年,访美归国的李鸿章在日本换船的时候,硬是从两船之间的搭起的踏板之上爬了过去。为什么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要做出如此危险的行动?他的大儿子李经方之妻是日本人,李鸿章又为什么发出了终生不履日地的誓言?

李公为什么发出了终生不履日地的誓言

甲午中日战争,泱泱大清帝国竟然被小小岛国日本打败。1895年2月20日,李鸿章受清政府派遣赴日本马关进行停战谈判。达到日本后,李鸿章先提出停战要求,不料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竟严酷的要求,非将天津、大沽、山海关三处允许日军暂住,作为抵押,不许停战。李鸿章多次力争,决不让步。

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乘坐轿子回住处,一少年忽然从人群中挤出来,向轿子扑去,朝着李鸿章打了一枪。幸亏子弹打破眼镜,击中左脸颊,深入左眼下。李鸿章被抬入住处,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警察很快抓住刺客小山六之介。

刺客小山六之介的一枪,击碎了李鸿章在谈判桌上讨得便宜的美梦,这时候的李鸿章才知道,以一个战败国的身份与日本在谈判中维护尊严,无异于与虎谋皮。不过,日本方面因为害怕此次刺杀事件会导致来自国际上的舆论压力,再兼之此时的日本已经无力入侵中国,不得不将原定的赔款三亿两白银减为两亿两白银,以期尽快签订条约,好从中国战场上抽身。

六之介一枪打掉了一亿两白银,对李鸿章和晚清政府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要知道,此时的大清国,全年的收入不过6000万两而已。

李公为什么发出了终生不履日地的誓言

马关遇刺,签约受辱,李鸿章发誓“终生不履日地”,日后其出洋考察、回国之际需要在日本换船的时候,年逾古稀的李鸿章硬是拖着衰老的身子,从两艘船之间搭起的木板上爬了过去,决不让自己的脚沾上日本的土地。在他出访西方时,遇刺之际所穿的那件已经染满鲜血的黄马褂,也是他必不可少的行头。他要用这件血衣,来向西方哭诉日本的野蛮,同时,也让自己记住外交生涯所遭受的此次耻辱。

其实,中日两国的交锋,是一场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对抗。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富国强兵的资本主义道路,从被人侵略走上了侵略别人的军国主义之路;而清政府仍死守着已经崩溃的封建制度不放。正如李鸿章在战后给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的信中称: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此时的大清帝国正是一座即将倒塌的破屋,作为大清大臣的李鸿章,自然只能在维持此屋地基不动、建筑不改的情况下勉力而为,做些修补工作。然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家已经腐败,北洋水师不过就是牺牲品而已,李鸿章,不过是大清政府的替罪羊罢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2: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鸿章出生于安徽省,天资聪慧,17岁便进京考上秀才,经过长期的政界摸爬滚打,官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和恩人曾国藩,后来被清政府重用,与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
2023-03-06 22:07:00
对李鸿章的评价,最中肯的莫过于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是一个有才能却没有学识,有阅历却没有血性的人。他并非没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但后来只是缝缝补补,偷安等死。
2023-08-21 19:32:00
...利,但也急切希望通过谈判尽快结束战争,以恢复国力。李鸿章的枪击与赔偿金的减免在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展开停战谈判。最初,日本的要求极为苛刻,要求清政府赔偿三亿两白
2024-04-27 10:25: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
2025-04-17 11:37:00
清政府为什么要签订马关条约?
...胁要攻击北京。清政府在军事上失利的同时,慈禧太后与李鸿章等人,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将战争进行下去,在日本人的威胁下。慈禧太后重新启用了主张议和的恭亲王奕訢主持总理衙门。然后清政府
2023-09-19 17:07:00
原创复旦大学最牛校长,这件事成为一生最大污点,揭秘《马关条约》幕后秘闻
...可都是泥牛入海无济于事。后来他找到了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向他学习哲学,而他也跟随李鸿章施行洋务运动,并在与列国交谈中担任翻译。原本是为了救国,可没想到洋务运动的失败,
2024-11-10 21:03:00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早年投笔从戎,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晚年入值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长达40年之久,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2023-03-14 20:58:00
李公死后唯一带着的“宝物”是什么
提起李鸿章,人们所有的评论都是围绕着他是否有罪来说的,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他能看到大清的落后,并带领人们一起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企图以一己之力来挽救日渐衰弱的帝国,这足以看
2023-02-22 17:21:00
甲午战争后,清朝最终被日本榨取了多少赔款?
...直接与日本发展联系了起来。1895年2月12日,慈禧太后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4月10日,日本方面向李鸿章正式提出和约约稿,其中第四条就赔款问题写道:“中国约将
2024-11-28 0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