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1 10:49: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到我国古代最为强盛的时期,许多人都会最先想到汉、唐。诚然,汉朝、唐朝在鼎盛时期都拥有领先于当时世界的强大国力,且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可谓安居乐业。国家的富强需要极强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西汉时期,卫青、霍去病两大名将征讨匈奴,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并被奉为大汉的“帝国双璧”。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到了唐代,其实也有两位将领被誉为“帝国双璧”,他们一个出身于高句丽贵族,一个是罪人的后代,却为大唐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可惜的是,由于征讨安禄山失利,他们遭受谗言陷害,最终都惨遭唐玄宗处死,这二人便是高仙芝与封常清。

正如上文所说,高仙芝本是高句丽贵族,总章元年(668)唐高宗派李勣、薛仁贵等将领攻灭高句丽后,高仙芝之父高舍鸡离开故土加入了唐军,并凭借战功不断升迁。在父亲的影响下,高仙芝自幼学习骑射,二十出头就当上了将军。不过,随后高仙芝也曾长期不受重用,多亏羌族将领夫蒙灵察发现了其军事才华,并大加提拔。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开元末年,高仙芝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当时源自鲜卑的达契部叛乱,高仙芝奉夫蒙灵察之命率两千精锐前去追击,将叛军几乎全歼,由此一战成名。天宝六年(747),高仙芝被唐玄宗派去攻灭归附于吐蕃的小勃律国。面对此前历任安西节度使都没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高仙芝展现出超凡的勇气与智略,不但成功平定小勃律,还凭借威名引得“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然而,立下如此大功的高仙芝却因为将捷报直接上奏唐玄宗而遭到了昔日伯乐、如今上司夫蒙灵察的斥责。听闻此事,唐玄宗直接命高仙芝接替夫蒙灵察出任四镇节度使,可见刚刚立下奇功的高仙芝在唐玄宗心目中地位之高。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两年后,高仙芝击败朅师国、突袭石国、大破突骑施,接连取得惊艳战绩,于是被龙颜大悦的唐玄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后又加封右羽林大将军。天宝十年(751),因杀父之仇对高仙芝怀恨在心的石国王子联合大食等国进犯安西四镇,高仙芝亲率大军与之交战在怛罗斯城附近,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怛罗斯之战。

最终,由于唐军中的葛逻禄部叛变,高仙芝遭遇大败,只得仓皇逃回唐境。因为这次失利,高仙芝被革去安西四镇节度使,改任右金吾卫大将军。天宝十四年(755),被封为密云郡公的高仙芝奉命讨伐叛乱的安禄山。十二月,屯兵陕郡的高仙芝再度见到了当年的老部下,同为大唐帝国“双璧”之一的封常清。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根据《旧唐书》记载,封常清的外祖父曾因罪被流放到安西戍边,封常清也正是在边疆长大,并在外祖父的熏陶下一边读书学习,一边习练武艺。外祖父去世后,封常清过着清贫孤苦的生活,直到三十多岁才投入夫蒙灵察的麾下,并得到了高仙芝的赏识。

由于在外祖父的教导下从小认真读书,封常清的文化水平放在军中可谓鹤立鸡群。一次,封常清为高仙芝草拟捷报,其中将战场形势、制胜方略等信息详细记录,引得高仙芝“大骇异之”,从此对封常清更加器重。靠着随高仙芝多年征战立下的战功,封常清不断得到升迁,此外,他还因为治军严格而收获了将士们的敬畏。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安史之乱爆发后,封常清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奉命前往洛阳招募兵马讨伐叛军。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安禄山攻破洛阳,封常清被迫撤离,并前往陕郡投奔老上司高仙芝。会面之后,高、封二人都认为当务之急是退往潼关,守卫好长安城的最后一道门户。不过,唐军在撤退途中遭遇叛军追赶,白白损失了大量军械物资。

退守潼关后,高仙芝、封常清的确拦住了来犯的叛军,眼看安史之乱正在向对唐朝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过,此时曾与高仙芝有怨的宦官边令诚却趁机发难,指责高、封二人擅自撤退扰乱军心、放弃陕郡几百里的土地,甚至污蔑他们克扣将士的粮饷。唐玄宗早已被叛军折磨得焦头烂额,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在听闻边令诚的谗言后竟信以为真,一怒之下下诏将高仙芝、封常清处死。

高仙芝为什么被称为帝国双璧?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当边令诚到达潼关对高仙芝、封常清行刑时,全军上下都大呼冤枉,可惜边令诚对此置若罔闻,而时刻处于担惊受怕中的唐玄宗则毫不知情。最终,大唐帝国的“双璧”以一种相当草率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随着他们遇害,唐军彻底无力抵御叛军,唐玄宗也只好逃往了川蜀。或许,在被迫杀害心爱的杨贵妃、被迫成为毫无实权的太上皇时,唐玄宗会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悔恨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朝的辉煌与外族人的贡献:高舍鸡与高仙芝的故事
...任命了高仙芝、封常清作为大将前去抵御安禄山。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沉醉在了歌舞升平之中,也不再过问政事了,但还是清醒了点亲自前往勤政殿为他们举行送别宴,又到望春亭为他们送行。但安禄
2023-12-24 16:14:00
安西三任节度使攻打小勃律国相继失败,只有高仙芝成功了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至唐玄宗登基之初,大唐先后在西域已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两者间隔天山一南一北牢牢的控制着西域。每当远方的旅客沿着古丝绸之
2023-01-21 22:49:00
高仙芝:唐朝中期名将的传奇人生
唐玄宗时期,虽然已处于唐朝中期,但是由于唐朝频繁对外作战,所以名将依旧不少,如力挽狂澜的郭子仪,但是唐玄宗早期大将中,有那么一个名将,竟然出生高句丽,高句丽是什么?是唐朝早起的死
2023-10-12 15:00:00
盛唐帝国双壁纵横西域,如何代表大唐对决阿拉伯文明?
...曾经完全控制了西域。但是后来,从武则天时期,一直到唐玄宗即位之初,因为唐朝高层常年动荡,无力顾忌边疆,导致吐蕃趁机在西域占领了不少地盘。后来,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虽然有意收复
2023-02-16 21:33:00
唐玄宗时期的八大名将,要么惨死要么晚景苍凉
说到唐玄宗李隆基,这个人挺复杂,早年斗韦后、败安定公主,颇有其曾祖父李世民、奶奶武则天之风,开元盛世确实也表现出了他的程度。但这个人后期却不怎样地,偏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宠幸
2023-05-10 09:27:00
高仙芝的一生有何功绩
...,使得西域二十余国受吐蕃控制,断绝了与唐朝的联系。唐玄宗派高仙芝讨伐小勃律,他率一万人急行军一百多天到达特勒满川。高仙芝在特勒满川兵分三路:疏勒守捉使赵崇玭率三千人走北谷,进
2023-05-29 17:08:00
揭秘唐朝败给阿拉伯的真实原因
...大陆上还有两大强国就是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所以唐玄宗的安西都护府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和部分中亚小国的联军发生的这次大规模战就相当于强强碰撞。这也是阿拉伯在多年的大唐边界冲突
2023-07-12 11:23:00
东西方两大帝国巅峰之战,西方帝国惨胜,后两大帝国都衰败
...向唐朝求援。发生这场战役的时候是公元751年,当时正值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天宝年间,当时的大唐帝国经过唐玄宗多年励精图治,正处于颠峰时期,尽管当时的唐玄宗已经开始堕落,不再是那
2025-03-16 14:00:00
阿拉伯帝国以20万惨胜2万唐军,缘何止步
唐玄宗天宝十年,也就是公元751年,世界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一支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军队,与一支唐朝联合部队不期而遇,于是一场从来没有预见到的文明碰撞在一起,一场大战拉开序幕。这就是
2024-06-05 21: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