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老人晚上摸黑上下楼,矿工灯一戴就是10年,如今问题终于解决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07 17:28:00 来源:澎湃新闻

楼道里没有灯、晚上摸黑容易磕碰,周密的视力又不太好,于是,他常年戴着矿工灯上下楼。

周密今年72岁,住在上海市虹口区宝安支路的老旧住宅里,已经这样摸黑十年了。在近期的“四百”大走访中,四川北路街道为该居民楼解决了楼道亮灯难题,周密的矿工灯终于“下岗”了。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各类老旧住宅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旧住宅里很多楼道都没有灯,一到晚上居民就得摸黑前行。

宝安支路45号-51号是一排三层楼的老旧房子,周密住在三楼,由于屋里没有卫生设备,他每天都要上下楼多次。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视力减退,晚上摸黑下楼成了烦心事。

邻居宦荷芬说,有一次,周密下楼倒痰盂,由于黑灯瞎火,没有看清楼道,一脚踩空摔了下去,不但人摔伤了,痰盂里污水也泼了一地,幸亏邻居发现及时,将他扶起,才避免滚落下去。为了方便上下楼,周密去虬江路淘了个矿工灯,下楼时戴上便于看清楼道台阶,这一戴就是10年。

老人晚上摸黑上下楼,矿工灯一戴就是10年,如今问题终于解决了……

周密头戴矿工灯,准备下楼。受访者供图

“四百”大走访时,四川北路街道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会同吉祥居委会干部上门听取居民意见。经过讨论,街道和居委会拿出了安装楼道声控灯的方案。

安装楼道声控灯需要接电,申请电表成了难题,因为牵涉到电费问题。这个小区没有维修基金,因部分居民拖欠物业费,物业也不愿意出钱,事情陷入了死循环。

为此,街道和居委干部反复与物业单位协商沟通,劝说物业出面申请了电表,电费由居委会承担,同时请施工队把灯和线路安装好。

最终,电通进了楼道,楼道灯终于亮起来。“从前楼道没盏灯,晚上都不敢独自出门,磕磕碰碰还算事小,就担心摔一跤伤了骨头。现在装上了声控灯,进进出出亮堂得很,真是太感谢街道和居委干部了。”周密说。

老人晚上摸黑上下楼,矿工灯一戴就是10年,如今问题终于解决了……

楼道亮灯后,居民下楼不再发愁。宏新 摄

宝安支路是条100余米的小马路,沿街南侧新建了商品房,人行道路幅比较宽。而沿街北侧,以前是一家企业的仓库,企业为了解决2.5平方米以下居住困难户,在仓库旧址上盖起了房子。房子盖起来了,人行道却一直没有设置。由于路幅较窄,电动车和车辆贴着行人行驶,行人经过时总是“吓丝丝”。

老人晚上摸黑上下楼,矿工灯一戴就是10年,如今问题终于解决了……

四川北路街道、虹口区建管委、交警等联合办公,协调解决人行道问题。宏新 摄

百姓事无小事,况且是长年没有人行道、危及行人安全的大事。情况反映到四川北路街道,街道联系了虹口区建委、交警等部门人员到现场办公,实地了解并研究解决方案,决定结合整治雨水倒灌工程,辅设一条长65米,宽度为1.2米的人行道。经过多方协调,日前这条缺失了近40年的人行道又回来了。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负责人表示,要全力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四百”大走访中,打牢基层治理基础、解决群众关 切问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2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繁花》里汪小姐的家就在虹口这条弄堂里,更新过后“老土地”们
...摘要:虹口区将以“丰字型”商圈整体提升为重点,重振四川北路海派商业新辉煌。热播剧《繁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范厂长问汪小姐:“你什么地方的?”汪小姐回答:“虹口的。”之后,
2024-01-19 10:05:00
缓解老年群体燃眉之急 虹口区各街道筹措血氧仪、制氧机派发居委会
...嘱家属一定要随时关注老人的情况,及时送医就诊。家住四川北路街道山阴路69弄的殷奶奶已经91岁高龄,她和女儿、女婿、保姆同住,四个人先后“中招”。老人的血氧本来就不稳定,又感染
2023-01-06 14:13:00
...期……请涉及社区和责任人立即整改。”3月7日,新华区矿工路街道纪工委书记谭皖豫将当日督查通报及问题照片发到工作群,要求各社区“对号入座”,销号整改。连日来,矿工路街道纪工委将
2023-03-09 03:47:00
...本报讯 4月1日上午,一位老年客户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农行矿工路支行办理退休工资业务,该行温暖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客户和家人的一致好评。老人是平顶山本地人,现定居加拿大,但不知什么原
2024-04-12 02:53:00
送药上门、代购物资……虹口社区干部为独居老人解燃眉之急
...原本不想麻烦你,怕你担心我们,可我们孤立无援……”四川北路街道吉祥苑小区党支部书记林妙善收到这样一条微信。求助人是住同一小区的周阿婆。周阿婆和丈夫都年过九旬,唯一的女儿居住在
2022-12-23 18:08:00
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生前居住的山阴路 老弄堂里五星红旗飘扬
...中均有记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5周年,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和这里的居民对这条有着红色基因的弄堂进行了精心布置,将其打造成讲述国旗故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便让更好的人了
2024-09-30 16:53:00
...1月28日春节后复工第一天,一位来自四川探望女儿的72岁老人因为不认识路,误闯进定淮门过江隧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隧道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与辖区民警取得联系。五大队联合隧道
2023-02-03 06:05:00
独家进展!睡楼道的老人已被送回老家了!
...去世,被儿子接到上海同住,六年前儿子先何老伯去世,老人就与儿媳妇和孙女同住。据老人自述,今年除夕因家庭矛盾,他被儿媳赶出了家门,只能蜗居在底楼楼道里。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这场
2025-05-17 20:53:00
丰南社区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
...起聊聊天,收集社情民意。有一次,楼道里的一位新居民老人跟他聊天:“你们这里的老人真幸福啊,每周三社区里都有老年人活动,一起聊天、拉家常。”单山根对这位新居民老人说:“这个活动
2023-10-16 06:5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