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这支改变蜀汉国运的“乐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5 21: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大概都听过孟达这个名字,历史上的他一生中先后三次反叛,经历堪称传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夕,屯兵在东三郡的魏将孟达,就凭借地利之便暗中与诸葛亮、孙权等人频繁勾连。而对蜀汉而言,孟达与东三郡本不需要诸葛亮费劲争取。因为孟达本身就是刘备入蜀的元勋功臣,而东三郡也曾为刘备集团所拥有。既然如此,孟达此时又为何会为曹魏效命呢?

孟达叛逃,与刘备的养子刘封有着直接关系。刘封与孟达共同驻守东三郡地区,但两人的关系很差。二人背后,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地域集团。刘封仗着自己是刘备的养子,经常欺凌孟达,并夺其鼓吹。后一件事,即孟达叛逃的导火索。鼓吹被夺后,孟达又惊又怒,携部曲投降曹魏,并引魏将夏侯尚、徐晃来攻东三郡。申氏兄弟见状,也倒戈降魏,独木难支的刘封最终败退而走。或许,此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鼓吹对于一员武将的重要性。那么,“鼓吹”到底是什么呢?

鼓吹的重要意义在于天子的赏赐

“鼓吹”之名始见于汉代,但它的起源却莫衷一是。据《宋书·乐志一》记载:“鼓吹,盖短箫铙哥。蔡邕曰:‘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以扬德建武,劝士讽敌也。’《周官》曰:‘师有功则恺乐。’”据此,有学者认为鼓吹起源于中国本土,是上古时期军乐的一种流变。但也有学者认为,鼓吹非中原旧有之声调,而是出自“夷乐”或“北狄乐”。不论哪种说法,至迟在西汉初期,鼓吹就从边军进入宫廷,为皇家所垄断。汉武帝时,鼓吹作为宫廷音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天子出行的仪仗队;而在贵族宴饮中,也经常能见到它。当然,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鼓吹的配置也会进行相应更改,或增删乐器种类,或调整仪仗队的规模。

除此之外,鼓吹的另一重要用途,就是作为天子的赏赐。被赐予鼓吹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是赐给番邦外属,对其笼络。汉武帝时期,“南越七郡,皆给鼓吹”。三国时,鲜卑大人泄归泥率众降魏,被魏明帝曹叡加封为归义王,赐幢麾、曲盖、鼓吹等信物,可谓荣宠加身。二是将鼓吹赐给亲信或有功之臣。周瑜初投孙策,后者大喜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于是给兵二千人、骑五十匹,又赐鼓吹,“赠赐莫与为比”。另外,鼓吹有时也用于贵族大臣的丧葬之礼。据《三国志·庞德传》注引王隐《蜀记》记载:“钟会平蜀,前后鼓吹,迎德尸丧还葬邺,冢中身首如生。”钟会曾用鼓吹迎庞德尸首回邺城安葬,这一说法曾遭到史学家裴松之的反驳,他认为庞德战死樊城,尸首不应当在蜀地。不过,使用鼓吹为大臣送葬这一现象,在当时应是很常见的。

既然鼓吹是天子、主公所赐,那它自然代表着武将的个人荣誉。孟达迎刘备入蜀有功,被赐予鼓吹再正常不过。刘备定成都后,以孟达为宜都太守,屯兵秭归。秭归扼守荆州入蜀的咽喉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孟达能镇守此地,足见刘备对他的信任。然而,自从前往东三郡后,他便处处受刘封排挤,就连主公赏赐的鼓吹也被夺走。如此一来,孟达自然惊怒交加。随着孟达的叛变,东三郡重入曹魏。刘封此举,不仅让自身走上了绝路,也令诸葛亮《隆中对》中“跨有荆、益”战略构想的实现变得困难重重,可谓间接改变了蜀汉国运。

天子信物成为武将的荣誉象征

皇帝、主公的赐予,本质是皇权特许,所以天子信物能成为武将的荣誉象征。在两汉三国时代,还有一些天子信物拥有类似职能;更有甚者,可代天子行事,临时掌握生杀大权。

泄归泥受封归义王时,不仅被赐下鼓吹,还有曲盖与幢麾。所谓“曲盖”,形似“伞状”,装饰华丽,也用于仪仗队中,早在战国时,它就是将帅的标志之一。汉代时“有军号者赐其一”,仍被军中诸将使用。吴五凤二年(255),东吴名将留赞随军出征,半路发病。后遇魏军追击,留赞自知不敌,便解下象征身份的曲盖、印绶,将其交给侄子后,自己却以身殉国。

幢,是一种圆桶状的旗帜,可号令三军。在古代,幢一般被视作吉祥和胜利的象征。故而被天子寄予厚望的武将,都会被赐下幢,以示荣宠。麾,即主将用来指挥的旌旗,后引申为将帅本人;因为主帅的部将一般也有资格站在帅旗之下,因此也被称作主帅的“麾下”。通过曲盖与麾的位置,可以轻松找到主帅,关羽斩颜良时,便多亏它们的指引。

与之相比,假节拥有的权柄更高。所谓“假”,唐颜师古释为“权以给之,不常与”,说明它是临时性质的持节。“节”,即节杖,是一根七八尺左右的竹杖,顶端装饰有旄牛尾。尽管材料普通,但节毕竟是天子赐予,象征着国家与天子的威严。西汉时,苏武被匈奴扣押,仍持节牧羊,以示忠贞;汉末太傅马日磾被袁术夺走“节杖”后,不堪其辱,乃忧愤而死。需要指出的是,汉末虽常见“假节”之名,但因为乱世动荡,持节往往常置,故不再是临时性质。在正式场合,“假节”也被称“持节”或“使持节”。

假节时又被授予黄钺者,称“假节钺”,拥有更大权柄。曹休攻皖城时,孙权任陆逊为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可假黄钺。诸葛亮北伐时,后主刘禅也亲赐黄钺,“付之以专命之权”。而在曹魏,除了权倾一时的曹操、司马懿等人,有资格假节钺者,就只有负责各战区军事的都督了,如夏侯尚、曹休、满宠等人。在特殊场合下,“棨戟(即涂油漆的木戟)”也能发挥出“斧钺”的职能。又按《后汉书·舆服志》:“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剑,持棨戟为前列。”在更多时候,棨戟仍用于仪仗队中,用来彰显官员的排场和荣誉。及至唐代,许多高门世族还有在门口立戟的习惯。如王勃《滕王阁序》中便有“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之语。

总之,天子信物意义非凡,对臣子而言,这份个人荣誉也需要他们维护。孟达失鼓吹,惊怒而反;夷陵之战后,蜀大将黄权投降曹魏,并主动向曹丕献出印绶、棨戟、幢麾、牙门等信物,就表示归降、顺服之意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0: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孟达帮助刘备入川夺取益州,为何却投降曹魏?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好友法正又病死了,孟达自知在蜀汉已无立足之地。法正、孟达属于东州集团,而刘备的统治核心毕竟是,荆州集团。因此孟达反叛是在荆州集团对东州集团打压的背景之下
2022-12-24 12:56:00
刘备赐死刘封是担心刘禅继位后无法控制他吗
...用,用人不疑。"但刘备以亲统疏之举,为日后孟达背叛蜀汉埋下伏笔。 刘封和孟达的征讨,没有遇到太大阻碍,上庸太守申耽举众投降,于是刘备加封申耽为征北将军,其弟申仪为西城太守、
2023-06-25 20:41:00
“螟蛉之子”刘封,刘备和诸葛亮为何一定置之于死地?
...路险峻(蒋琬曾经打算走水路进攻上庸,因为生病作罢,蜀汉方面认为这个计划“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适合安置刘封这个尴尬的义子。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当时天下未定,上庸作为蜀汉
2023-02-11 16:08:00
孟达:追逐利益的一生,终成三国历史的悲剧人物
...杀,刘备派人来质问时,孟达又劝说刘封投降于曹魏。在蜀汉被刘封侵凌,好友法正已经去世了,孟达觉得自己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同时,因为关羽被杀一事,孟达又害怕被刘备治罪。在这样的情况
2023-10-31 08:00:00
对蜀汉忠心耿耿的刘封,为何因诸葛亮而丧命
...。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关羽是蜀汉第一大将,身系荆州安危,此次关羽陷入险情,刘封与孟达二人却作壁上观,见死不救。没过多久,进退无路的关羽,被孙权生擒。关羽
2023-05-20 16:50:00
刘备养子刘封:三国英勇豪杰的传奇故事
...许多人提到刘备时,他们会想到刘备的儿子“阿斗”,即蜀汉后来的皇帝刘禅。事实上,早在刘禅出生之前,刘备就认为自己一生中不会有孩子,他收养了罗侯寇氏口的儿子,也是长沙县刘家的外甥
2023-09-18 06:21:00
刘封的宿命:除了叛逃之外,必死无疑
...但也罪不至死。刘封被赐死其实是他的宿命,只要他留在蜀汉就必死无疑,如果他想活命只有出逃和背叛一条路,为何这么说呢? 第一、刘备容不下他207年刘禅出生之前,刘备“未有继嗣”
2023-09-14 17:14:00
“蜀之四相”之一的蒋琬为什么不能受到重用
...去世后,蒋琬继承了他的位置,大将军兼录尚书事,负责蜀汉的军政大权。但蒋琬和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能同日而语。从权力上,蒋琬没有开府的资格;从威望上,蒋琬更达不到诸葛亮的高度
2022-12-29 14:19:00
...去世后,蒋琬继承了他的位置,大将军兼录尚书事,负责蜀汉的军政大权。但蒋琬和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能同日而语。从权力上,蒋琬没有开府的资格;从威望上,蒋琬更达不到诸葛亮的高度
2024-05-25 18: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