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迄今最大的量子计算机由原子计算公司研制。图片来源:原子计算公司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4日报道,美国量子计算机制造商“原子计算”公司研制出了全球首台能运行1000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打破了此前由IBM公司的“鱼鹰”创造的433个量子比特的纪录,这可能有助于提高量子计算机的精度。
原子计算公司最新研制出的量子设备拥有1180个量子比特。研究团队指出,尽管量子比特的数量越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机器的性能越好,但任何未来具有容错功能的量子计算机都需要至少数万个专用的纠错量子比特与可编程量子比特一起工作。
原子计算公司首席执行官罗伯·哈斯指出,IBM和谷歌等使用被冷却到极低温度的超导导线来制作量子比特,最新机器使用被激光捕获在二维网格内的中性镱原子作为量子比特,这种设计的一个优点是很容易扩大系统规模,他们的目标是每隔几年将机器中量子比特的数量提升一个数量级。此外,中性原子量子比特更适合量子纠缠,也更稳定:新量子计算机中的量子比特在崩溃前保持其量子状态近一分钟,这种相干性对纠错至关重要,相较之下,IBM的“鱼鹰”的相干时间约为70到80微秒。
研究人员表示,鉴于不同量子比特“性格不同”,很难比较不同量子计算机之间的性能,但新机器在处理能力上与IBM相当。他们希望明年向客户开放他们的机器,用于运行云计算应用程序。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马克·沙夫曼指出,在对最新机器进行适当评估之前,原子计算公司应公布该机器如何工作的更多细节,例如可使用多少量子比特并对其进行逻辑运算。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仅持续百万分之一秒,迄今最短快速射电暴发现

发现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快速射电暴的艺术图。图片来源:《自然·天文学》杂志
通常,快速射电暴(FRB)只持续千分之一秒,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家主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发现了新的FRB,每个仅持续百万分之一秒(1微秒),是迄今观察到的“寿命”最短的FRB。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
自2007年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监测天空中的FRB,探索其来源,其中一种可能的来源是一种超磁性死星——磁星。
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持续仅百万分之一秒的FRB。最新发现的这些超短脉冲来自FRB20121102A,这是一个已知的FRB源,距离地球大约30亿光年。此前科学家们在搜索时,并没有发现这些脉冲,因为观察不够快。
最新研究主要作者、阿姆斯特丹大学天文学家马克·斯内尔德斯表示,研究人员需要能够追踪到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尺度变化的数据,为此他们使用了绿岸望远镜收集的数据,发现了这些“漏网之鱼”。
研究团队表示,当FRB在太空中传播时,它们会获得一条独特的曲线:某些频率首先到达地球,而其他频率则会因为气体和尘埃的阻挡后到达地球,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绘制出恒星和星系之间所有难以看到的东西,使天文学家更好地了解星系是如何从宇宙中收集气体的。与更长的FRB相比,微秒FRB可能是一种更精确的星际地图绘制工具,研究团队希望未来能探测到更多此类微秒FRB。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