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1月14日电(王秀芳)1月13日,记者从2022年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基地命名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贵州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通过坚持总体原则、目标引领、强化指导等七项举措,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总体原则。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省级引导、地方自愿、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持续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各级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广泛动员,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目标引领。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按照“十四五”期间50%的县市区成功实现创建的目标,科学谋划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并有序推进,9个市(州)均研究制定了“十四五”生态示范创建计划并报备。
强化指导。通过集中培训、专题授课、实地调研、难题研判等方式指导基层、释疑解惑,帮助评估分析创建差距和短板,提出创建建议。2022年,组织召开9次专家评审会对播州区等20个地方的生态创建规划、方案分别进行评审,派出23组70余人次赴贵阳、遵义等9个市(州)20余个地方开展调研指导,举办一期200余人参加的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培训。
问题导向。紧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问题整改及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等问题,高质量统筹推进生态示范创建。2022年,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对创建基础薄弱、示范效应不够明显、创建指标不达标的3个地方暂缓命名。
创新机制。纵向上,加强与生态环境部及其直属单位、技术支撑单位的沟通,第一时间掌握生态创建工作最新动态。横向上,注重与省有关部门的协调,确保各创建单元硬伤能止痛,轻伤能治愈。条块上,强化与厅系统的对接,及时掌握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问题整改。
典型示范。去年2月份,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依托新闻发布会命名授牌首批6个省级“两山”基地,省内外1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突出重点。将中央和省有关领导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的地方、36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红色教育基地、三州民族地区等作为重点,紧紧围绕赤水河、乌江流域重点县(市、区),打造一批生态示范引领样板。
据统计,当前贵州共有16个地方分别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19个地方分别获得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
“获得命名的示范创建地区通过生态示范创建这个载体抓手,对有效、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益探索,巩固了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了生态价值转化、打造了生态示范典型。”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傅涛表示,下一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以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深入推动示范区和“两山”基地建设,打造更多、更强、更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转化的示范典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