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通过案例验证算法是当前所有AI制药公司需要解决的难题 | 数智前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1-13 15:51:00 来源:36氪

自20世纪60年代CADD这一概念被提出,数字技术在早期药物发现领域的应用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长足发展,正在转向AIDD阶段。AI作为新药研发的引擎,在全球各大药厂和生物科技公司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跨国药企在组建自有的AI团队以外,也在不断深化同AI制药公司的战略合作。

而在中国,除了希望通过AI技术解决新药研发领域长久以来的双十难题,中国的创新药企还另有一份凭借AI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寄望。

36氪数字时氪团队(微信号:digital36kr) 长期关注产业的数字化进展,此次我们邀约了医药研发行业内长期关注数智化创新的创业者、投资人、从业者,与我们一起探讨当下药物研发领域的数智化创新的趋势和未来。

本期是我们医药研发数字化系列的第一期内容。我们邀请了英矽智能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

通过案例验证算法是当前所有AI制药公司需要解决的难题 | 数智前瞻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及首席科学官任峰博士

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由端到端人工智能(AI)驱动的临床阶段药物研发公司,利用深度生成模型、强化学习、转换模型等现代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构建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识别全新靶点并生成具有特定属性分子结构的候选药物。

2021年2月,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新机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候选药物仅耗时18个月,所需的研发费用也降至百万级。2022年2月英矽智能将该项目推进到1期临床试验阶段,在前不久的2023年JP摩根医疗健康大会期间,英矽智能发布了该1期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这也是目前中国AIDD领域进展最快的药物研发管线之一。

任峰博士于2021年2月加入英矽智能任首席科学官,并与2022年6月被擢升为联合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15年药物研发行业经验,在加入英矽智能前,历任葛兰素史克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负责人和上海美迪西高级副总裁。

在采访中,任峰博士向36氪透露2022年英矽智能未经审计的收入金额近3000万美金,较上一年有大幅增长。同时,任峰博士对36氪讲述了他对AI制药行业的洞察,并认为通过大量应用案例验证算法是所有AI制药公司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在公司的价值定位上,他表示英矽是Relay 和Schrodinger的结合体,其所具有的端到端的能力是区别于其他AI制药公司的先天优势。

以下为专访内容(经36氪编辑)

英矽是Relay 和Schrodinger的结合体,端到端的能力是我们区别于其他AI制药公司的先天优势。

• 商业模式

36氪:现在英矽的客户群体是哪些?

任峰:软件业务来看,是跨国药企居多,但2021年以来国内的不少药企也授权引进了我们的软件业务了,包括扬子江、济民可信等等。从药物研发合作来看,也是大型药企居多,例如复星医药和赛诺菲,这两个是我们 2022 年最重磅的合作,包括大额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合作,但从金额上和从项目数量上都会少一些。

36氪:目前英矽比肩的 AI 制药公司或者biotech是哪些?

任峰:从商业模式上看,我们像是 Relay 和Schrodinger的结合体, Relay 只有三条内部研发管线,而我们有 30 多条内部的管线,所以从效率上看,我们有一定的优势。同时我们有自主研发的AI 平台,包括PandaOmics、Chemistry42和Inclinico 都是可以对外授权使用,这一点跟Schrodinger的商业模型比较接近。

所以我们其实像 Relay 和Schrodinger的结合体。

36氪:英矽的商业模式经历了哪些转变?

任峰:我们早期跟一些企业合作,其实是作为一个以解决生物学方面的问题为出发点的AI制药公司,通过我们的 AI 算法去找新的靶点。我们早期的合作模式,就是提供一种service。

后来我们慢慢从这种以 service 为主的发展模式过渡到了现在以药物研发合作为主的模式,包括2022年 1 月跟复星达成的合作以及同年10 月与赛诺菲达成的合作。

这类战略合作的模式,通过我们的 AI 平台来完成靶点发现和化合物的生成。我们把项目从确定靶点一直做到PCC,或者做到IND,合作伙伴会从临床开始再接着往后做。这样我们可以获得相对可观的首付款,后续还会有里程碑付款以及后续的销售分成。我们现在已经基本过渡到这种模式。

36氪:在商业策略或者战略布局上面,英矽跟其他 AI 制药公司的不同点是什么?

任峰:我们跟其他的 AI 制药公司有一个很大的差别,我们是一个端到端的AI 制药公司。我们有早期的靶点发现的能力,我们有分子设计的能力,同时我们有预测临床试验方案成功率的预测的变量能力。

很多公司基本上都侧重于一部分,有的比如侧重于分子的生成包括筛选,但前期的靶点识别没有办法做,有的专注于生物学,但是没有办法做化学设计。所以我们有这样的端到端的能力,这就让我们有一个先天的优势。

另外,我们在选择适应症或者选择靶点的时候,我们会有侧重地选择有很多数据积累的适应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靶点发现的AI能力,结合充分的数据,尤其是患者的组学数据,来帮助我们找到一些新颖的,同时靠谱的靶点去继续往下做。这是很多其他的 AI 制药公司所不具备的。

• 产品及服务

36氪:英矽的Pharma AI 平台覆盖了药物发现的哪些领域?

任峰:我们的Pharma.AI平台包括靶点的发现和验证引擎PandaOmics,化合物的设计和筛选引擎Chemistry42,和临床试验方案的结果预测和优化引擎Inclinico。同时在Chemistry42中,我们也包括药代动力学的性质,比如激酶的选择性,成药性,以及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预测等能力。但是比如预测化合物的毒理方面的性质,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目前在我们的平台上,还没有涉及这些方面。

我们在药物发现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算法,而且它底层逻辑也是不一样的,用的数据也是不一样。而且在每一个引擎中,我们会尝试很多种算法,并且在我们真正做项目,或者是对外的合作过程中,不断地优化算法组合。我们希望通过做更多的项目,进一步的去把成功率或者命中率比较低的算法进一步的淘汰,这样我们会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整个平台的命中率。

36氪:能否简单介绍下英矽新发布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任峰:12月29日我们正式揭幕了全球首个由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的全自动化机器人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聚焦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个性化药物开发和转化医学研究等领域。

以前我们与外部的合作,集中在Pharma. AI 平台以及药物研发领域,但是现在我们有了机器人实验室之后,可以通过机器人实验室完成设计和验证的闭环。它可以在内部项目或跟外部合作的筛选阶段,去做化合物的筛选、评估和验证,同时还可以做一些临床的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它还可以帮我们积累大量的数据,帮助我们优化人工智能平台。

我们的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首个如此大规模全功能的智能机器人生物实验室。我们希望能通过它来更加带动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快速的弯道超车。

36氪:英矽对于引入投资人有没有一些衡量标准?

任峰:我们在 2022 年完成了 9500 万美金的 D 轮融资,再加上一些前期的融资,我们在2022年总融资额也超过了1亿美金,在整个生物医药市场的周期性变化中,还是的到了投资人的认可,非常不容易。

我们的不少投资方都是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投资人,能给我们带来除了资金之外更多的价值,支持公司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战略决策、商务合作、品牌建设等。我们希望与投资人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期待他们能够陪伴着公司成长。

通过大量应用案例验证算法是所有AI制药公司需要解决的难题。

• AI 制药公司的发展趋势

36氪:对 AI 制药公司扮演药企的服务商的角色,您怎么看?

任峰:从目前来讲,很多AI 制药公司还是想跟药企建立比较大的战略合作,帮助自身更好的发展。但是当AI 制药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大的时候,也会向着附加值更高的biotech转型,会有自己的项目进入临床阶段,甚至进入市场销售阶段。我觉得可以期待未来几年之内AIDD行业里面会有代表性公司出现,可能会推动整个赛道的转型。

36氪:很多业内的 AI 公司也在增加自己的研发管线,您觉得这会是一种趋势吗?

任峰:对 AI 公司来说,它最大难点就是怎么样去证明自己的算法是正确的,所以必须得通过一些内部的资源项目去证明自己。这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第二,有一些 AI 制药公司的商业模式是把项目做到某一个阶段,选择对外授权,或者是选择把自己做成一个biotech。现在国际上主流的几个 AI 公司的商业模式,比如Relay,它主要是做自己的自研管线,把自己做成一个 biotech或者一个biopharma。比如Exscientia,它做很多对外的合作,主要是战略合作,目的就为合作伙伴做管线。第三种,比如Schrodinger,做一些软件业务,同时也做内部的自研管线。

36氪:几家已经上市的 AI 制药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不太好,您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任峰:首先是跟大环境相关的,因为整个生物医药它是处于一个周期性变化,所以这就导致了 AI 制药也不能脱离整个大环境而单独逆势上涨。但是相较其他传统的biotech,市值的下降幅度还是少一些。

第二,仔细分析这些上市公司可以发现,市值最高的反而是Relay,他们没有很多对外的大的合作,也没有收入,反而市值最高。这也让我们重新思考AIDD公司的商业模式。对外的战略合作,一方面是为别人做嫁衣,另一方面有很多失败的风险,一旦项目失败会非常大的影响市值。

对AIDD公司更保险一点的做法,可能是把这些项目做到PCC,或者是做到临床前关键阶段,然后选择对外转让,这样可能是比战略合作更好的一个商业模式。从国外的已上市的 AI 制药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上来看,可能是更被投资人和市场所认可的。

• AI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36氪: AI 技术可以改变中国药企在创新药研发比较落后的局面吗?

任峰:以前我们相当滞后可能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意愿问题,此前创新药没有受到政策的鼓励,而做仿制药的利润本身也很高,所以没必要去做创新。另外一个是实力问题,新药研发需要化合物库,需要人才,需要相应的配套等等。

如今,首先化合物库不再是大的制约了,我们有同样的机会和能力去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AI、 DNA 编码、小分子化合物库等。另外,从政策层面来讲,国家鼓励原创性更高的创新药,还有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所有的内外部的环境,就导致了现在中国发力创新药的趋势。

2022年以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项目出海,越来越多的对外授权,跨国药企开始青睐中国的公司和中国的项目。我们正在慢慢的追上或朝着超越国外药企的路上在走。

36氪:AI 制药公司发展的技术瓶颈是什么?

任峰:AI 发展到目前为止,我认为算法、算力、数据,这些都是足以支撑当前的目标任务和需求。最主要的一个制约就是AI平台在应用层面的验证,我们需要有大量的案例去证明。

AI是不是加速了药物研发进程?AI 平台能不能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这些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时间去验证。如果没有大量的项目,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是没有办法证明AI 生成候选药物确实比人做出来药物要好。这可能是目前摆在所有AI制药公司面前的一个共同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AI制药公司可以通过一些内部的自研项目去验证自己的算法是不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如果自研的项目总数量不够多,或者那么多的经费去支持很多自研的项目,那就需要去跟外部的制药公司合作,需要大量的案例去验证。

我们去跟合作伙伴谈合作的时候,他们最想看到的就是有没有跟其他的大药企进行合作,他们需要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这样才能让人相信,通过 AI 的加持能比传统的药物研发提高效能。但同时验证是一个漫长的周期,我们要准备好足够的耐心。

36氪:跨国药企既有自己的 AI 团队,又跟 AI 制药公司合作,您觉得他们是怎么去衡量这种状态的?

任峰:跨国药企建立 AI 团队基本上是最近这两三年的事,在整个AIDD行业没有得到一定的验证前,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投入还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以英矽智能为代表的这一批,在2013 年到 2015 年之间建起来的AIDD公司来说,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经历算法的迭代,完成了一定程度的验证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比之跨国药企刚建立的AI 的团队,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的。

当然跨国公司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拥有很多独有的数据,算力资源非常可观等。我认为这些药企在建立自己的 AI 团队的时候,一定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也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所以他们不仅在内部做一些尝试,同时也希望与外部的AIDD 公司合作。

36氪:对2023年的行业有哪些展望?

任峰:过去的 2022 年,我们共同经历了生物医药行业的周期变化,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轮生物医药行业的寒冬,但在我看来这更是一次危中逢机的挑战。我们看到了很多好消息:有一些公司顺利出海,有一些公司逆势融资,还有一些公司发布了重磅的项目和药物,大家都按照自有的节奏发展。

在一些领域,我们看到了技术上一定的突破,这也是行业里的光明和未来。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大家往往都不会更多关注新的技术,而是想把“低垂的果实”摘完。而处于现在的市场环境,大家会更多的关注这种创新性更强的技术。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或将为以后生物医药的复苏奠定一个基础。

招募

为剖析中国药物研发数字化现状,36氪数字时氪团队(微信号:digital36kr) 正式启动了《数智前瞻. 医药研发数字化》系列。如果您是行业内长期关注医药研发数智化创新的创业者、投资人、从业者,欢迎与我们一起探讨当下数智化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联系邮箱:cdomkt@36kr.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放API调用接口,供医生体验和使用,并持续推动多中心的前瞻性验证。在浙江丽水,AI多癌早筛公益项目已在两家医院落地,为当地居民提供AI癌症筛查服务。此外,“平扫CT+AI”技
2024-12-04 06:40:00
会跳水、花滑的机器人来了!深圳公司出品,售价6.98万元
机器人前瞻10月16日报道,今天,通用机器人初创公司逐际动力首次发布了其首款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1。TRON 1 的亮点在于,它能够实现三组足端结构的快速拆卸更换:可以是双足
2024-10-17 09:47:00
AI辅助糖尿病药物开发,效果提升3倍,中国团队研究登Nature子刊
...关注的是,研究中使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正是利用了AI算法实现。在2022年,该团队发布了名为Movable Type的绝对结合自由能算法软件。它配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用来提
2024-08-09 09:38:00
...司(以下简称“三迭纪”)的熔融挤出沉积(MED)3D打印制药智能化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成功入选“智联共治典型案例”。本次全国仅评选出5个智联共治案例,三迭纪的入选,标志着3D打
2025-09-26 08:14:00
2023,大数据交易所的“集体焦虑”能解吗? | 数智前瞻
文 |潘程编辑 |真梓01大数据交易的变局与期待2023年,大数据合规交易的热闹似乎还在继续。最近,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在天津揭牌成立,尝试通过一种“新的知识数据产品”在垂直领域进
2023-06-15 17:54:00
人工智能打破医药研发“双十定律”
...AI新药研发联盟成员的晶泰科技,在建立小分子药物模拟算法平台之后,通过AI预测算法帮助辉瑞制药显著缩短了新冠口服药Paxlovid(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研发周期
2023-10-07 16:40:00
睿心医疗CEO郑凌霄:释放创新力量,满足企业高速、高质增长|连线创始人
...的设置以及最终精确度数据均领先同行。据悉,经过330例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睿心分数(RuiXin-FFR)的血管功能评估准确率达92%(与FFR导丝对照)
2022-12-24 20:49:00
...信系统全国首例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真机的通信网络优化算法验证成功◤用量子算力处理通信数据,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新领域新赛道。7月10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近
2023-07-11 00:21:00
红曲保健品致死案例超百件!小林制药会长和社长引咎辞职
小林制药因“红曲”引发的健康损害问题,会长小林一雅和社长小林章浩引咎辞职。图源:Ytv news 小林制药会长 小林一雅7月23日上午,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小林制
2024-07-23 13: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内功修炼+市场开拓 河钢张宣科技镀锌产线强势创效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传来捷报,其镀锌产线凭借“内功修炼+市场开拓”实现经营创效。9月份,该公司镀锌丝产品销量环比增长77%
2025-10-27 18:01:00
全球合同管理系统市场正以15.5%的年复合增长率狂奔,443.9亿元的庞大市场背后,是AI技术对传统合同管理方式的彻底颠覆
2025-10-27 17:36:00
鲁网10月27日讯10月24日,记者在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前瞻布局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7 16:24:00
京东11.11直播技术全面升级,立影3D技术、JoyAI大模型重构沉浸式购物体验
随着京东 11.11 大促的火热进行,京东直播再度升级技术布局,以 “立影 3D 技术”“JoyAI大模型”等创新技术
2025-10-27 15:39:00
电机能效提升领域再添标杆!25 项产品 / 技术入选全国节能降碳示范名单
为深入贯彻国家 “双碳” 战略,加快电机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此前启动 “全国节能降碳示范产品 / 技术推荐” 征集工作
2025-10-27 15:42:00
吉刻现场|硬核登场!吉林选手角逐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福建泉州(晋江)开幕。本届大赛,吉林省派出23个项目团队组成的参赛队伍角逐三个大赛道
2025-10-27 14:09:00
厦心医院实现手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许良友 付磊 刘云芳)10月23日,一项载入医学史册的创新手术在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医院”)圆满完成
2025-10-27 08:11:00
新闻纵深·解码钢铁大模型|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
邯钢构建六大领域全链条智能大模型“聪明大脑”带来极致能效编者按当钢铁遇上人工智能,一场“智变”正悄然发生。为生动展现人工智能为钢铁产业生产
2025-10-27 08:12:00
第十一届NJSD软件开发者会议在软件谷举行江苏规模最大,1400名软件工程师在宁“聚会”南报网讯(记者于洁尘通讯员林园园)70多位业界“大咖”登台演讲
2025-10-27 08:20: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郑瑞于品华杨刚记者徐宁)近日,南化公司自主研发的橡胶防老剂中间产品RT培司(4-氨基二苯胺)除盐技术取得突破
2025-10-27 08:2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淏涵记者张希)日前,南京林业大学与乐惠国际南京基地签署《校企全面合作协议》《产业研究院共建协议》,全面开启校企战略合作
2025-10-27 08:22:00
高效,是都市青年的通行证:InstaShake以“一杯营养”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 新锐品牌以“零添加、无预制、纯手工”的坚守,为上海都市人群注入鲜活能量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上海,追求健康与追求效率似乎成为一道单选题。然而,新锐健康饮品品牌InstaShake正以其独特的“零添加
2025-10-27 08:39:00
济宁银行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维发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鲁网10月27日讯近年来,济宁银行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入洞察科技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重点产业链金融需求,以产品创新破解融资难题
2025-10-27 11:07:00
汪昌莲据《经济日报》报道,“两三元就能买品牌饼干薯片”“上百种散装零食任意挑选”……从县城到乡镇,在街角与量贩零食店不期而遇已成逛街“标配”
2025-10-27 11:10:00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先降后升,27日早晨气温较低。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晴间多云,北风转南风2~3级,最低气温市区4℃左右
2025-10-27 1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