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见字如面中读懂宋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9 08:26:00 来源:杭州网

在见字如面中读懂宋韵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宋词、宋瓷、宋书、宋画……无论哪一个出场,都会引起不小轰动。

今年3月,一场齐聚“刘李马夏”南宋四大家的宋画大展成为杭城最热门的文化事件之一,“浙江宣传”也曾发文《穿越800多年的凝视》予以关注。时隔半年,9月17日晚,“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又带着国内十余家顶级文博单位珍藏的宋代书法真迹与观众见面。

当主角从“宋画”变成了“宋代书法”,有哪些看点不容错过?透过这些跨越千年的字迹,我们又能读到怎样的悠悠宋韵?

据介绍,此次特展国宝云集、名作汇聚,不仅重磅,而且稀缺。加上宋代文化的高峰属性和极简审美的双向加持,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典书法的线下相聚”。

走进展厅,无论你是否是书法专业人士,都会被宋文化的风采神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深深震撼。

在这里,真迹之多令人惊艳。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俗话说,纸寿千年,一张纸片能保存到现在都弥足珍贵,更何况是饱含创作心血和艺术才华的书法作品。因此,现在能见到的传统书法真迹,大多是明清作品。

而在这次展览中,你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来自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国内众多顶级博物馆(院)的8件宋代书法真迹,还能看到遍布整整一个展厅的宋代书法拓片。一次性亲近这么多宋代珍宝,实属难得。

在这里,书法大家“组团登场”。这次展览中,当仁不让的C位应数爱国诗人陆游的代表作《自书诗卷》。嘉泰四年(1204年)正月,朋友送来一支好笔,80岁的陆游乘兴挥毫,写下了书法史上的名作——《自书诗卷》。460余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寓巧于拙。

除陆游之外,与杭州关系密切的“宋书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有真迹或拓片作品展出。来到展厅,赵孟頫、董其昌、文徵明、唐寅、徐渭、朱耷(八大山人)、米万钟、郑板桥等人也在此次展览中罕见“相会”。看着这些名字,说一句“星光璀璨”实至名归。

在这里,一朝揽尽千年书法史。如今常见的书法展,大多以专题展或名家展为主。而这次展览不同,它针对宋代至清代的千年书法史脉络,进行了一次整体梳理和公开展示。在宋代书法之外,元明清历代受宋书法美学思潮影响的名家精品,如赵孟頫《洛神赋》卷、徐渭《昼锦堂记》等,也在展出之列。

清人梁巘在《评书帖》中曾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短短13个字,概括了不同朝代书风的特点。其中,宋代书法的关键词是“尚意”。

这种“尚意”书风,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宋代思想文化的缩影,也成为了今天我们认识、感知和把握宋韵文化的一种维度。

蕴含独特的哲学思考。古人认为“诗言志”“诗缘情”,书法也不例外。宋代“以文化成天下”,政治生态相对宽松,生活美学蓬勃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书写的目的不再只是简单地记录,也不是单纯地追求技巧和手法,而是着重表达书写时的思考和心绪。

苏东坡在《论书》中就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这里的“神”指的是书法作品的“神采”,也就是作品中含有的意趣,通过书法的传神和写意来表达深刻的内涵。

呈现独到的文化品格。“尚意”使得宋代书法有了更多书写者个人的特质。黄庭坚曾在《题东坡字后》说:“东坡简札,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今世号能书者数家,虽规模古人,自有长处,至于天然自工,笔圆而韵胜,所谓兼四子之有以易之,不与也。”可见,他认为书法应脱尽俗气,而脱俗的关键在于人的品格见识和内在修养,只有这样写出的字才具有高雅的气韵。

承载独有的真趣情感。宋代文人运笔多出于心意、任乎自然,于是笔端善于生出变化,被称为“真趣”。以陆游《自书诗卷》为例,其笔法随着心意和情绪而变,墨色变化和章法更是抑扬顿挫。观众通过观摩字的变化,就能体会到书写者的心境。

这份“尚意”,对今天国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创造都有着深远影响。书法之外的绘画、诗文、器物,都能看到这种既重视规则法度又强调情感表达的审美表现,以及寄情于物、寄情于景、追求意境的“写意”理念。

宋韵文化传承千年,一头连接过去,一头面向未来。乘着“尚意”之风,宋人留下了传世佳作,也让今天的我们穿越千年,在见字如面中,触摸那个时代的印记,感受悠远绵长的文化韵味。

随着“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的开幕,一年一度的宋韵文化节也在这个九月如期而至。

回望过去,自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以来,一批批牵引性项目全面实施,一个个标志性成果逐渐显现: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广受好评,到音舞诗画《忆江南》亮相央视春晚;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发掘取得重要进展,到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出圈”引流,宋韵文化的图景不断变得完整、立体。

接下来,如何让宋韵“今辉”绽放得更加绚烂?笔者认为,把握好三对关系是关键。

“神”与“形”的关系。“神”,即精神气质、神韵风格,“形”,即外形、形式。宋韵文化需要通过具象的形式和载体,将它所蕴含的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等等,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神”与“形”之间,要更注重“神”的还原,而非追求简单的“形似”。比如,杭州国家版本馆,就巧妙地通过251樘青瓷屏扇,让参观者领会宋韵建筑的灵动之韵。

“古”与“今”的关系。宋韵文化是“古”,宋韵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今”。传承发展宋韵文化,要注重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下生活,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只有这样,才能让宋韵在新时代真正“流动”起来。像虚拟数字人“谷小雨”,就是借助现代技术,以更符合现代受众习惯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来传播宋韵、转化宋韵。

“点”与“面”的关系。作为宋文化诸多要素之集大成,宋韵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范围不可谓不广。写好这篇大文章,说到底,靠的是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个落地见效的动作。

比如今年宋韵文化节期间,除书法展之外,还将推出宋韵舞蹈《华灯上》,举办“梦溪杯”创新大赛、悦读宋韵节、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活动,由点及面、串珠成链推进,推动宋韵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有人说,每一次对过去的回望,都是为了关照当下、开启未来。悠悠宋韵,历经时光的“淘洗”,在今天依旧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这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美术馆承办的“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即将亮相。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所藏宋元明
2023-09-09 21:03:00
聚焦云间书派,董其昌、陈继儒真迹松江展出
上海松江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从陆机的《平复帖》,到明代董其昌、陈继儒等,余风一直熏染至近现代,名家不断。澎湃艺术获悉,“文脉千年——云间书派特展”9月19日在地处松江醉
2023-09-20 13:41:00
预约全满,排队看展!假期前三天,杭州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人气爆棚
...且许多展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比如,浙江美术馆宋代书法大展,陆游、苏轼、蔡襄、黄庭坚等名家作品齐聚;中国美院美术馆推出的“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是其亚洲最大规模一次个展;中国
2023-10-01 20:08:00
踏访历史深处走来的鄂州西山:一半英雄一半文人
...,鄂州西山迎来不少游客。位于山腰的松风阁内,悬挂的书法作品,似乎在向游客展示前不久举办的书法大赛盛况。西山位于湖北省鄂州市,濒临长江,是一座以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闻名的历史
2024-06-20 15:07:00
...续至8月18日。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为核心,分为绘画与书法两大板块,包含多个主题篇章,如“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法中尚意”“书以学养”等。同时汇聚宋、元、明、清
2024-05-18 07:55:00
这场为书法爱好者准备的盛宴值得一去每日商报讯 杭州,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宋韵文化源远流长。书法,也是管窥宋代文化的视角之一。今天起至10月13日,“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
2023-09-13 07:22:00
...像是一个‘留言板’,能够让我们看到从宋代到清代不同书法家的题名,展现了另外一种跨时空对话。这件文物也是首次出宫展示。”郭涛说。故宫珍藏的114件(套)珍贵文物亮相浙博部分文物
2025-01-08 07:40:00
...——茶文化精品文物展”,自今年1月10日开幕以来,通过书法真迹、器物珍宝、古籍善本等百余件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以“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八雅”生活方式为引线,为公众呈现了宋
2025-03-15 07:08:00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面向东盟大中学生开展书法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图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开展以“东方翰墨”为主题的中国书法线上文化交流活动场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供图中新网海口12月20日电(邓颖颖 李吉雪)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0日介绍,海南热带
2022-12-20 18: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