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作品齐聚杭州!重磅宋代书法特展即将亮相浙江美术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9 21:03:00 来源:杭州网

都市快报讯 今年三月,“国宝云集、此生必看”的宋画大展成为杭州城中最热门的文化事件之一。

这场规模空前的宋画真迹盛会之后,很多人都在期待,杭州观众什么时候再能有机会一睹这样高规格的“宋韵”视觉盛宴?

眼下,机会来了。

9月13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浙江美术馆承办的“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即将亮相。

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全国多家文博机构所藏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近100件,包括宋代书法碑拓和历代名家墨迹精品,是汇集自宋以来一千年中国书法经典的一次特展。

展览名称“意造大观”,本义来自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这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一句宣言。

“苏黄米蔡”宋四家齐聚

杭州是“尚意”书风发生地

宋代绘画的杰出代表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组成了“南宋四大家”,而北宋时期的四位书法家,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宋四家”。

宋四家,指的是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苏黄米蔡”。这四个人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公认成就最高。他们也是“尚意”书风的代表,突破唐代以来书法“尚法”的樊篱,推进书法向前发展,呈现崇尚新意、凸显个性的时代书风。

尚意,简单来说,就是在尊重传统规律的基础上,主打一个抒发真情实感,追求个性和创新。宋人的“尚意”书风也影响了宋以后历代的书法创作,形成中国书法的审美精神,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

展览分为“贞珉萃英”“我书意造”“布濩(hù)流衍”三个版块,分别展出两宋金石碑拓、宋元书法和明清书法三个部分的作品。作为分展区,在杭州径山寺还有一场“澹然世界宽——宋元明清禅宗墨迹展”将同步亮相。

展览策展人、浙江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征集委员会主任、一级美术师陈纬介绍,“宋四家”与杭州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为杭州留下了丰富的书法文化遗产,杭州无疑是“尚意”书风的发生地之一。

作为南宋故都,杭州遍及环西湖域内的两宋遗存摩崖石刻及其碑拓数量庞大、内容丰富、题刻精美,体现了杭州作为宋代书法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

苏东坡“四大名碑”之首

《表忠观碑》与杭州关系密切

展览中有一件清拓苏轼《表忠观碑》就与杭州关系密切。北宋元丰元年(1078)原刻,南宋重刻,为浙江杭州钱王祠藏残石。

北宋熙宁十年(1077),杭州知府赵卞见钱王坟墓、祠宇荒废,上表请重修吴越钱氏宗祠。宋神宗准奏,并将“原妙因院”改赐名为“表忠观”,以颂扬吴越钱氏功德。赵卞又请苏轼撰写了《表忠观碑》,并于元丰元年(1078)八月立石。碑石在杭州龙山表忠观内,明正德十二年(1517)移至郡庠(今劳动路杭州碑林)。

《表忠观碑》是苏东坡“四大名碑”(《表忠观碑》、《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奎宸阁碑》)之首。分四石两面刻,每面正书6行,每行20字,共850字。

因宋石已经残损不全,杭州郡守陈柯依据原碑,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重摹刻石,立于钱王祠(今聚景园)右廊。

清乾隆二年,在杭州碑林的一处断墙下,又掘出了两块残碑,已缺下截,剔除苔藓后,发现是失踪多年的宋刻表忠观碑第一石和第四石。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重修表忠观落成,钱镠第三十世孙钱泳将此二石从郡庠移至钱王祠,列于祠左廊。本次展品即为此二石的晚清拓本。

民国三十六年(1947),金石家陈锡钧又在郡庠断墙下发现碎石十片,拼凑一处方知为宋刻《表忠观碑》第二石,也移至钱王祠保存。20世纪六七十年代钱王祠曾作为杭州动物园,1977 年杭州动物园建成,钱王祠改为聚景园,原祠中大量碑石基本全数被碎毁,《表忠观碑》宋刻石终未能逃此厄运。现存于钱王祠的,仅有明代陈柯重刻第一、三、四石。

2020 年,杭州钱王祠整修工程中,重新发现残石四枚,双面刻字,合计八面33 字,经核对,属宋刻第二石,系民国陈锡钧发现的十块残石中物,消失近半个世纪的《表忠观碑》宋刻得以重见天日。

陆游80岁时作《自书诗卷》

是他存世书法代表作

除了“宋四家”,展览还有哪些看点?

策展人重点推荐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存世代表作《自书诗卷》,这也是这次展出的最大亮点。

陆游一生与杭州的关系,远远超过了他的故乡绍兴。孩儿巷98号,现在是陆游纪念馆,当年陆游回到杭州做军器少监,就寓居在这幢小楼里,而他办公的地方位于现在的百井坊巷一带。

陆游的诗词歌赋非常出名,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散文、史学以及书法方面也有非常大的成就。陆游擅书法,他曾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对于陆游来说,书法就是他治愈病体的良药。

陆游一生留下的书法作品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80岁后所写的一件,这件作品就是这次展览的行书《自书诗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陆游的书法博采众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其晚年更是将诸书家精髓融会贯通。此作书体不计工拙,章法不拘成法,将“胸中磊落藏五岳”的思想境界注入草书之中,最能代表“我书意造”“尚意”书风的特征和境界。

还有元明清各时期书法

艺术名家作品汇聚

展览同时还展出了元代赵孟頫代表作《洛神赋》卷、明代中期至清代各个时期书法艺术大家的作品。

从“吴门书派”开始,至清前期的“扬州八怪”,一直到晚清的何绍基,展示了400年间涌现的一大批灿若繁星的书法创新大师风采。祝允明、陈淳、徐渭、董其昌、王铎、八大山人等,这批充满浪漫主义艺术色彩的书法家,无不受宋代“尚意”书风追求个性、追求内涵、追求风格的“意造”精神影响,把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展览期间,浙江美术馆还将举办书法临帖、茶道、香道、插花雅集和古琴、戏剧表演等表现宋代生活美学的配套专题文化活动;邀请宋代文化史、书法史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和专题导览,从艺术史的视角,结合展览作品向观众分享“宋韵”的文化内涵。

展览免费开放参观,为期一个月,展至10月13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的书法不如米芾和黄庭坚,为何能居宋四家的首位?
...那样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论技巧性和变化,苏轼也不似黄庭坚那样技法娴熟。但各方面综合地看,苏轼书法以“意”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却极具开拓创新意义。在书法的创作实践方面
2023-07-19 18:15:00
黄庭坚是北宋大文豪,诗与苏轼齐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家。旧时,杭州武林门外有纪念和祭祀黄庭坚的祠堂,黄庭坚在杭州有很高的声望和
2023-12-04 22:18:00
揭秘“大苏”“小苏”的人生蜕变!《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篇(中)重磅推出
...“元祐文人集团”中,真正可贵的是不唯苏独尊,秦观、黄庭坚、米芾、晁补之、张耒……他们因为共同的生活理想和文化志趣相聚在一起,由此奠定了元祐文坛百花齐放的局面。李公麟的《西园雅
2024-01-19 19:20:00
...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轼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
2023-10-09 16:16:00
苏轼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才能
...除了宋徽宗赵佶外,应首推宋四家,即是“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四家中排名第一的蔡襄据说是后补的,因为他有一个哥哥叫蔡京,也是书法大佬,但由于是奸佞之臣,就被踢出去了。哥
2023-07-02 22:21:00
...的北宋文人聚会,其中以苏轼居“C位”,米芾、王诜、黄庭坚、李公麟、秦观等人悉数出现,地点是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的西园,称为《西园雅集图》。不过,这场规模空前、形式齐备的聚会是否
2024-04-21 13:39:00
从不同角度研究东坡历史文化在海南的传承史与接受史 这个座谈会这样说→
...展品332件/套,其中包括苏轼书法真迹3件(一幅合卷),黄庭坚、米芾、蔡襄真迹各一件(均为一级甲等文物),这是近年来在故宫之外,苏黄米蔡(宋四家)真迹首次在同个展览中集中亮相
2024-01-22 18:54:00
...当年的蔡襄力去时俗流弊,另辟蹊径,下开苏轼、米芾、黄庭坚等新风,连接唐、宋两朝书风嬗递,身兼尚法和尚意两种艺术追求,在中国书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加让人惊叹的是,蔡襄
2024-02-02 06:20:00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开创“太康体”。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晏几道和曾巩,合称七进士,而三探花说的正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他们个个才高八斗,唐宋八大家独揽三席,以苏轼成
2023-01-18 10: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