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前年是“会发光”的通知书,去年的“会唱歌”,近日,东南大学的非遗“盲盒”录取通知书引发关注。据了解,今年该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随机附赠彝绣一卡通卡套,有《马缨花开向东南》《彩云飘扬》《孔雀东南飞》三款,每一款都有独特的寓意和祝福。
7月12日,参与绣制卡套的一名绣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能参与这项工作很自豪,南华县的彝绣比较小众,但被绣进录取通知书后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宣传。这个项目带给她们的不仅是收入,更重要的是自信和价值感。
东南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中附赠非遗“盲盒”
近日,东南大学发布2023级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亮相引发关注。
据东南大学发文介绍,“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古代书信传递时总会以函封装,以示珍重,本次录取通知书沿用了“书函”的包装形式。“书函”选用中国传统色“天缥”,这个颜色代表蓬勃生长的初春时节,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书函”封面上采用烫印的技艺,印制了东南大学校名以及校徽,校训“止于至善”以印章的形式呈现。
此外,录取通知书本体选用沉稳古典的“菜根绿”,来自李瑞清任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时曾提出的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将录取通知“书”从“书函”中抽出,映入眼帘的就是烫金工艺勾画的东南大学大礼堂的线稿图案,封底则是东大精神图腾、千年古树六朝松。
最受瞩目的还是随录取通知书附赠的非遗盲盒——彝绣一卡通卡套。东南大学为4500名2023级本科生都准备了精美的彝绣一卡通卡套,一针一线都是绣娘手工绣制的,满含诚意与祝福。
通知中的彝绣卡包 每个都独一无二
据了解,在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东南大学响应号召,持续10年定点帮扶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在教育帮扶、产业帮扶、医疗帮扶、基建帮扶、文化帮扶等众多领域,贡献了东大智慧和东大担当。录取通知书中的彝绣卡套正是出自南华县的200多名绣娘之手。
陈绣娘是南华县至善彝绣馆的绣娘兼设计师,也参与绣制东南大学录取通知中的彝绣卡套。7月12日,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卡套的三种纹样分别源自南华县的特色鲜花、特色动物和地理位置。每绣一个卡包需要两三个小时,每个卡包都是手工制作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陈绣娘介绍,彝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具有丰富多彩的图案和色彩,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用色比较大胆,是我们南华县的特色。”
东南大学对南华彝绣产业 帮扶温暖又有意义
据了解,7月10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首届彝绣文化周开幕式暨“至善彝绣馆”开馆仪式举行。今年是东南大学定点帮扶南华十周年。“至善彝绣馆”正是由东南大学全额出资230万元,东南大学师生、校友团队设计并打造的,该馆集彝绣展示、体验及销售于一体,是支撑南华彝绣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此外,2023年,东南大学还帮助南华县成功申请全国首批残疾人美丽工坊,助力脱贫人口、残疾人员自立自强。据了解,2022年,南华县彝绣产业销售额高达3489万元,年增长率超过60%。目前,全县共有彝绣能手2161人。
看到网友夸赞彝绣卡包,陈绣娘很开心。她表示,刺绣是绣娘的生计,但这个项目带给她们的不仅是收入,更重要的是自信和价值感。她也希望所有的东南大学新生能够在大学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将来前程似锦,事业有成。“东南大学对南华县彝绣产业的帮扶也让我觉得温暖又有意义,我也很愿意贡献自己的绣艺。”
苗同学是东南大学的准大一新生,他表示很喜欢今年的录取通知书,视觉冲击很棒,特别是结合了非遗的元素,可以让彝绣更加闻名,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