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国年轻人陷入高尿酸危机:有门诊35岁以下患者占比过半,国内药企厮杀百亿痛风市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20 10:33:00 来源:时代财经

据李娟医生介绍,目前,其所在门诊接诊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20~35岁的年轻人占比已经超过50%,在一定阶段甚至接近70%,这当中不乏有大学生群体。

每年的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持续攀升,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8-2019年,我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达14%,显著高于2015-2016年的11.4%。

此外,痛风也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老年病”,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人群约1.77亿,痛风患病人数约为1466万。在这些高尿酸血症及有痛风症状的患者中,有近六成人群是18-35岁的年轻人。

尿酸是人体的代谢物之一,当人体的嘌呤代谢出现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在正常饮食状态下,男性两次空腹检测血尿酸水平超过420 μmol/L(或7 mg/dL),女性超过360μmol/L(6mg/d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HUA)。当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时,会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在皮下和关节处,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为痛风。

4月18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委会主委李娟医生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虽然临床上只有约10%~20%的患者会发展成痛风,但长期的高尿酸状态会悄无声息地损害肾脏功能,甚至发展成尿酸性肾病、肾功能衰竭,此外,还会增加血管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造成胰岛素功能受损,诱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为此,李娟呼吁患者避免“不疼不治”“治标不治本”,建立长期管理机制。“当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却没有症状时,实际上就是管理起来最好的时机。把高尿酸血症控制在未发生系统损害的摇篮里,受益的不仅是患者本人,还有其家人,甚至是我们整个民族。”

门诊35岁以下患者占比过半,大学生群体也中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诊疗中心的门诊情况也印证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据李娟介绍,目前,其所在门诊接诊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20~35岁的年轻人占比已经超过50%,在一定阶段甚至接近70%,这当中不乏有大学生群体。

李娟向我们例举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案例。这名大学生当时才19岁,因踝关节疼痛就医,检查发现,其尿酸值已超过420μmol/L,此外,B超结果显示,在他疼痛的关节部位,已经有尿酸盐结晶沉积,这是典型的痛风急性发作。追问病史发现,这位患者每周都要和朋友聚餐畅饮,海鲜啤酒从不忌口,平时也很少去运动。

中国年轻人陷入高尿酸危机:有门诊35岁以下患者占比过半,国内药企厮杀百亿痛风市场

图源:图虫网

而这样的年轻患者并非个例。李娟向时代财经介绍道,在前来就诊的年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中,男性占据了绝大多数,男女比例大概为15:1。很多患者往往有着相似的画像:腹型肥胖,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规范,如长期摄入高糖酒饮、报复性饮食、工作压力大是他们的生活常态,这种不规律的进食方式让尿酸水平如同过山车般剧烈波动。

此外,原本被认为“受雌激素保护”的年轻女性,也开始出现在痛风门诊中。“由于雌激素对尿酸有保护作用,通常来讲,女性在绝经前不太容易得痛风,但在近年的临床上,年轻女性血尿酸值超过五六百的案例并不少见。”李娟称。

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招?背后的诱因有哪些?对此,李娟将其归结为五个方面:首先是饮食结构的变化。现代年轻人高嘌呤饮食、高果糖饮料和烟酒摄入的增加是重要诱因。

第二是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代谢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异常和/或疾病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大部分代谢综合征患者伴有高尿酸血症。除了“四高”意外,“高体重”作为“第五高”也呈现低龄化趋势,低龄化的肥胖伴随出现的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不仅促进尿酸生成,还会抑制其排泄,形成恶性循环。

第三大诱因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以及普遍存在的熬夜现象,都会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尿酸代谢。

第四,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痛风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存在痛风家族史的年轻人,在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在早年发病。特别是那些先天存在尿酸排泄基因缺陷的个体,其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

最后,健康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虽然健康科普力度不断加大,但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仍容易被忽视。许多年轻患者往往直至出现痛风急性发作,或已造成肾脏、心脏等靶器官损害时才就医诊治,错失了早期干预的良机。

“扬汤止沸”不可取,长期管理是关键

目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虽然已成为国内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却远不及后者。

李娟向时代财经指出,当前不少年轻患者存在严重的治疗误区。有些患者在面对痛风疼痛时,仅靠止痛药缓解症状,却从不重视尿酸管理。他们的血尿酸水平有时候甚至高达600-800μmol/L,远超正常标准。即便经过治疗将尿酸降至420μmol/L的临界值后,很多患者会自行停药,并继续之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种方式就像一个装满水的大锅底下烧着火,高尿酸血症就是这把火。水沸了,你给它加点凉水,它可能暂时不开锅,但底下的火不抽走,水始终还会沸腾,疾病也一直在发展。”李娟表示。

这种情况下,高尿酸血症就像一颗潜伏的定时炸弹,伴随的关节肿痛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威胁往往隐藏在身体深处。李娟提到,在临床过程中,她也曾遇到30多岁的患者却有着七八年甚至是十年病史的情况,这部分患者,有的不仅有关节的痛风石沉积,更严重的是肾功能也出现了问题,甚至有患者在来就诊时就已经是肾功能衰竭,而患者本人却不自知。

“对于高尿酸和痛风患者来说,仅仅在急性发作期控制症状或间歇期进行饮食调理是远远不够的。”李娟强调,“治疗的关键在于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要让尿酸水平达到标准值,二是要让这个达标状态持续保持。”

她经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医生,这些降尿酸的药我要吃多久?”对此,李娟的回答是,用药时长完全取决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当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后,患者的尿酸值是否达标以及后续能否持续达标才是关键。

此外,李娟告诉时代财经,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都需要进行持续监测和长期管理,避免引起关节疼痛及其他相关系统的损害。

中国年轻人陷入高尿酸危机:有门诊35岁以下患者占比过半,国内药企厮杀百亿痛风市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诊疗中心主任李娟 图源:采访对象提供

今年“世界痛风日”的主题是“数字改变痛风”,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痛风防治体系。以居家尿酸监测产品为例,目前,包括欧姆龙、强生、鱼跃医疗(002223.SZ)、三诺生物(300298.SZ)等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医疗企业均推出了家用尿酸检测仪产品。

不过,李娟也指出,虽然这类设备很方便,但有患者反映使用居家尿酸检测仪检测的数值与在医院的检测结果存在偏差,有的甚至相差200μmol/L。“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在居家自测的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测比对,一起对设备的准确性进行校准。”

在AI诊疗、智能管理等方面,国内也有多家三甲医院推出AI分诊系统和智能管理App。其中,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主研发的“风湿免疫病数字防控中心”早在2023年就正式上线,该系统搭载“智能诊疗”“转诊会诊”模块,基层医生录入患者信息后,AI可自动生成标准化诊疗方案,包括药物剂量、随访计划等,并由上级专家在线审核。此外,西安市红会医院互联网医院也于今年接入DeepSeek平台,利用AI辅助诊疗、导诊及疾病科普。

李娟告诉时代财经,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痛风管理平台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通过数字化手段收集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等数据,实现医患共同管理,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用户粘性和管理效能。

“随着DeepSeek等先进技术的应用,AI辅助管理系统将不断完善,AI技术的引用有望进一步实现对患者的精准分层和点对点管理。此外,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也值得期待,未来可能实现对患者尿酸水平的实时动态监测。“李娟称。

痛风临床需求猛增,多款创新药进入冲刺阶段

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全球和中国的痛风药物市场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据Frost & Sullivan预测,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会在2030年达到2.4亿人,而国内痛风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08亿元。

长春高新(000661.SZ)子公司金赛药业成人内分泌事业部免疫市场部负责人何微薇告诉时代财经,当前市场的痛风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抗炎药物和降尿酸药物。其中,抗炎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NSAIDs及糖皮质激素三类,但是这些药物存在非常多的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此外,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抑制尿酸生成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以及促进尿酸排泄药物(URAT1抑制剂:苯溴马隆),目前这三款药物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局限性。其中,别嘌呤醇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超敏反应综合征。

李娟也对时代财经坦言,在痛风治疗方面,现有药物确实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别嘌呤醇的超敏反应风险,虽然发生率低,但哪怕出现一例,风险都非常高。此外,除了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临床上也需要能够溶解痛风石的药物,目前已上市的痛风石溶解药物普瑞凯希(Pegloticase)因价格昂贵和安全性问题在国内还难以普及。不过她也透露,科学家正在通过纳米技术等新工艺改良这类药物,希望在保持溶石效果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面对巨大的患病人群和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国内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如恒瑞医药(600276.SH)的SHR4640、长春高新的伏欣奇拜单抗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一品红(300723.SZ)的AR882、三生国健(688336.SH)的SSGJ-613等已进入III期或II期临床,此外还有数十款药物在临床研究阶段。

中国年轻人陷入高尿酸危机:有门诊35岁以下患者占比过半,国内药企厮杀百亿痛风市场

图源:图虫网

何微薇告诉时代财经,相较于传统痛风抗炎药物,伏欣奇拜单抗作为抗白介素1-β (IL-1β)单克隆抗体,优势主要体现在强效、长效和安全三个方面。III期临床显示,给药6~72小时,伏欣奇拜单抗疼痛缓解的VAS评分非劣效于肌肉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且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炎症生物标记物水平;而与复方倍他米松这一类长效糖皮质激素相比,第12周时,伏欣奇拜单抗可降低痛风首次复发风险90%。此外,伏欣奇拜单抗耐受性良好,无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而AR882作为新一代高效、高选择性的尿酸转运蛋白(URAT1)抑制剂,主要用于痛风和痛风石治疗。一品红AR882项目研发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介绍称,由于AR882化学设计采用氘代设计,对药物代谢路径进行重新设计,从源头规避了可能发生的肝肾毒性。已完成的全球多中心IIb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与现有疗法相比,AR882治疗痛风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AR882除了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外,还能显著减少痛风石、减轻尿酸结晶负担及降低痛风急性发作率。目前AR882已进入全球Ⅲ期临床试验。

对于未来可能面临的市场竞争,何微薇对时代财经表示,恒瑞医药与一品红的两款产品都属于痛风治疗药物中的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与既往的促排类药物显示出优势,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类新型降尿酸的有力武器。

“然而各领域指南也提出,痛风治疗的关键在于长期降尿酸+长期抗炎治疗,通过尿酸以及炎症的双达标推动痛风‘临床治愈’,在痛风的治疗过程中,降尿酸与抗炎缺一不可。”何微薇强调,“因此,伏欣奇拜单抗与这一类新型降尿酸药物的关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竞品,各属于痛风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

前述一品红AR882项目研发相关负责人也对时代财经表示,相关数据显示,未经规范治疗的痛风患者中,5 年、10 年、20 年痛风石发病率分别达 30%、50%、72%。痛风石患者治疗需求迫切,但药物疗效有限,尚缺乏有效疗法,AR882作为一款“First-in-Class(全球首创)”突破性新药,有望解决全球痛风石患者无药可用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但该领域至今尚未出现类似GLP-1受体激动剂这样的爆款创新药物。对此,何微薇向时代财经指出,痛风创新药未能复刻GLP-1的成功,本质是疾病机制、研发成本、市场逻辑三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疾病机制来看,痛风核心病理是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尿酸盐结晶沉积,现有的抗炎药物在多数患者中能快速缓解症状,临床需求已部分满足。而在临床终点设计方面,糖尿病以HbA1c为明确替代终点,可以快速审批;而痛风新药的研发终点包括疼痛程度评分、疼痛完全缓解时间、复发率等多个方面,临床研究周期长、成本较高。此外,痛风患者常伴肾功能不全,新药需在肝肾毒性、心血管风险上优于现有降尿酸及抗炎药物,也进一步抬高了研发壁垒。

“目前在新型靶点的探索中,虽然针对晶体清除的调节机制(如MSU吞噬调控)或炎症通路调控仍是空白,但以伏欣奇拜单抗为代表的IL-1β单抗已弥补调控炎症靶点的空白。”何微薇表示,“未来如果通过拓展心肾保护适应症(如长期预防痛风发作减少靶器官损伤、CKD3期以上人群获益、IL-1β带来心血管获益等)重构市场价值,仍有希望催生‘痛风领域的GLP-1’。”

李娟也对时代财经指出,“新药不断出现,比如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IL-1β单抗,针对URAT1降尿酸的多替诺雷,还有中医药食同源在健康饮食管理中加持,会进一步推动痛风诊疗、全程健康管理的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风来丨这种症状,年轻患者的比重在逐年递增
...书,目前我国约有1.8亿高尿酸血症患者,其中,18-35岁的年轻人占比过半。“高尿酸”,这一在过去听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如今,它已与传统“三高”——高血压、高血
2025-02-08 13:08:00
...关节炎、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现如今,年轻人患上痛风早再不是稀罕事情。年轻患者招惹痛风主要是因为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所累。暴饮暴食、夜以继日的熬夜以及对运动的忽视,
2024-07-25 19:20:00
为什么年轻人,特别是男性年轻人更容易出现痛风问题呢?一文解答
...开始,我国青年痛风患者的比率出现了迅猛增长,痛风在年轻人身上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而且其中男性更容易成为痛风的目标。为什么年轻人,特别是男性年轻人更容易出现痛风问题呢?基本上都
2023-05-05 22:00:00
...律、饮食不健康等因素,痛风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痛风患者占比也越来越高。痛风是一种什么疾病?对身体会造成哪些损害?痛风只跟高嘌呤的饮食有关吗?一起来了解关于痛风有哪些
2023-04-25 07:08:00
如何避开“重男轻女”的它?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这届年轻人被痛风盯上了如何避开“重男轻女”的它?□通讯员 孙茜 姜航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不少年轻人发现,身边得痛风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多了。相关中国慢
2024-06-04 00:36:00
折磨上亿中国人的隐藏疾病,还没得到重视
...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作者:苏晚水做什么都要趁早的年轻人,如今生病也趁早了。感冒头晕是老朋友,肠胃不适是家常便饭,连本应处于完美状态的关节,也可能拉响警报,
2024-01-06 10:02:00
这届年轻人已经被痛风盯上了,这些治疗弯路可别走!
...江和苏苏在评论区里随手一捞就能看到不少被痛风困扰的年轻人——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
2024-05-23 09:11:00
...症正悄然侵袭年轻群体,这一陌生的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年轻人的体检报告上。长期以来,痛风被视为一种“老年病”,但随着年轻患者数量的增加,这一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国
2025-04-12 16:55:00
...,痛风曾经是中老年人的专属,但这些年,痛风已缠上了年轻人。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大二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薛静谈到这类代谢性疾病很有感触
2024-04-19 07:3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以患者为中心,淄博这家医院用中医破血透患者“痛点”
一提血液透析室,不少人想到的是冰冷仪器,患者靠机器续命,治疗总透着“距离感”,不同于刻板印象的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的血透室里吹起了“中医风”
2025-09-09 19:52:00
龙角散再度携手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草本清润助力歌迷声量全开
继2024年广州草莓音乐节、2025年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好声音补给站”相继引爆乐迷口碑后,百年护嗓品牌龙角散再度携手摩登天空
2025-09-09 16:55:00
秋意渐浓流感易发,这些认知误区要注意
白露至,秋风起,清晨的草木上开始凝结晶莹的露珠,空气中也多了几分凉意。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的说法。这个时节
2025-09-09 16:57:00
辅酶Q10品牌排行榜权威解析
现在市面上辅酶Q10这么多,到底哪个牌子才靠谱?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消费者心中的疑问。本文将结合市场反馈、成分含量、技术工艺和用户口碑
2025-09-09 16:57:00
昆明瑞梦蒸汽消融医院:夜尿多,尿线细?可能是前列腺在报警
75岁的尹大爷,被前列腺增生折磨已有十几年,起夜五六次,刚躺下又想上厕所,根本睡不好,每次上厕所都要等半天,尿线细得就像没力气
2025-09-09 15:08:00
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治慢性胃炎有三大优势
很多慢性胃炎患者常陷入“症状反复”的困境——饭后烧心、胃胀频繁发作,吃点刺激性食物就加重,日常饮食需要格外谨慎,严重时还影响生活质量
2025-09-09 12:09:00
济南国医堂医院张青松:中医讲耳开窍于肾,耳聋耳鸣调理当侧重滋养肾阴
耳鸣和耳聋病因及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两者同属于听觉异常病症,故并称耳鸣耳聋。山东国医医学研究院中医首席专家、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员
2025-09-09 12:10:00
安瑞克芬Ⅲ期研究登《THE BMJ》,中国原创新药破解肾病患者 “瘙痒难题”
58岁的李先生因慢性肾衰竭已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三年。最近几个月,他逐渐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夜间尤为严重,严重影响睡眠。“痒得睡不着
2025-09-09 12:10:00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以中西医结合之笔,绘就综合医疗新图景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正以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创新理念
2025-09-09 12:12:00
科普生活|秋天猛吃油腻?您的胃可能不答应
秋天到,胃口好?火锅、烤肉、炖肉……“贴秋膘”虽爽,但小心您的肠胃“拉警报”!九月忽冷忽热,肠胃功能本就脆弱,暴饮暴食易引发以下问题
2025-09-09 10:58:00
进入秋季,干燥的空气让很多人感觉口鼻发干、喉咙不适,这时来一碗热乎乎的雪梨汤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从医学角度看,雪梨汤确实是适合秋日的健康饮品
2025-09-09 10:59:00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日——体重管理 为家庭健康“秤”出美好未来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 烟台报道今年9月1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宣传主题为“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2025-09-09 10:25:00
情绪坐过山车 当心肠胃先遭殃
张阿姨又坐在了消化内科的诊室里。3个月来,腹胀、没胃口总缠绕着她,胃镜肠镜做了个遍,报告单上却只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几个字
2025-09-08 11:23:00
警惕美丽陷阱 揪出首饰盒里的金属刺客
“1元秒杀!”“明星同款,白菜价带回家!”……直播间里,合金首饰以“高颜值、低价格”成为消费新宠。近日媒体报道,武汉的胡女士因佩戴网购合金项链
2025-09-08 11:23:00
北京440余个预防接种门诊可提供服务
本报讯(记者蒋若静)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本市已全面启动2025年新入学初一年级在校女生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2025-09-08 1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