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六大技术破解减盐“老大难”问题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7 09: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不减咸 不减鲜 不减味

六大技术破解减盐“老大难”问题

盐摄入过多已成为全球消费者的健康隐患,而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高的国家之一,消费者的味蕾早已习惯了盐的滋味。在健康大趋势下,“减盐”势在必行,却又不愿“食之无味”,如何两全?近日,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玉玉在线上作了题为“酵母抽提物咸味感知的物质基础及应用效果”的报告,归纳总结了6种减盐技术方法,为食品工业减盐带来了新思路。

赶上“减盐”班车刻不容缓

百味盐为先。在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中,盐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料,随着盐在食品加工中的普遍应用,人均摄入量随之提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儿童摄入应更少。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高盐摄入普遍存在,家庭烹调用盐摄入量平均每人每天9.3克。换句话说,中国的人均食盐摄入量大概是推荐量的2倍左右,减少食盐摄入刻不容缓。

“高盐饮食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第三大危险因素。”张玉玉指出,过量摄入食盐,会对人体胃肠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损伤,此外,还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减盐是关系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举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均明确,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对合理膳食行动明确要求,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推进食品营养健康标准。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布局在加速改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随着消费模式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消费者对各类食品的需求也从过去纯粹追求口感,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且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度与日俱增。

“国内‘减盐’口号其实在政策层面已经出现了很久,只是真正运用到食品行业还面临困难,并不容易实现。”张玉玉表示,总体来看,调味品市场的减盐势头正火,然而在休闲食品、方便食品行业中,减盐似乎走得要慢一些。

减盐为何如此之难?张玉玉解释,从技术层面来说,盐除了提供咸味,还可增鲜,减盐食品在减盐基础上保证咸味和鲜味的协调性,做到“减盐不减鲜、减盐不减味、减盐不减咸”,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盐还有防腐作用,降低盐度后,还对防腐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饮食习惯来看,国内消费者在食“盐”上是一种流传在饮食中的习惯,食物失去咸味就像失去“灵魂”。以休闲食品为例,在整个零食市场中,“好吃”比“减盐”占据着更重要的位置。“实现食品减盐还面临诸多挑战,要想真正减盐,背后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不容小视。”张玉玉表示。

用科技平衡健康和美味

食品工业是实现减盐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大健康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聚焦减盐目标,推动消费向健康化升级,推进食品工业减盐行动。张玉玉对当前主要的6种减盐方法如非钠盐替代、添加天然提取物或咸味肽、多感官协同作用增强咸味感知、优化食盐晶体结构与食品质构等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各种方法的机理、特点以及研究进展,以期为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高品质低钠食品研制提供理论指导。

“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一种无机盐,具有咸味。钾、钙等元素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钠元素位置临近而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因此可采用全部替换或部分替换的方式应用到食品领域,以解决钠盐添加过多的问题。”张玉玉表示,研究发现,盐酸盐、乳酸盐、磷酸盐等作为食盐替代物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的减盐产品中,主要以氯化钾替代钠盐。

食品基质中约95%的钠盐在被吞咽前对咸味感知没有贡献,因此可利用基质性质、钠离子释放速度和咸味感知之间的关系,如改变食盐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以及增大食品基质中食盐与味蕾接触面积,提高口腔中钠离子的释放速率以增强咸味感知。“食品大分子形成的网络结构对干钠离子的释放、扩散和感知有重要的影响,对食品胶体进行结构设计能够增强咸味感知。”张玉玉如是表示。

用天然提取物减盐也是减盐的方式之一。天然提取物包括香辛料中的成分,如花椒麻素、大蒜素、辣椒素及酵母抽提物等。张玉玉介绍,椒麻味是由花椒中的不饱和酰胺类物质刺激产生,在增强食欲、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证明,低麻度的花椒油树脂醇水溶液可以显著增强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咸味感知,且增咸程度受到被试年龄、个体敏感度、饮食习惯及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影响。酵母抽提物富含各种增强咸味感知的物质,作为一种安全、健康、营养的天然调味基料,在减少食盐使用量的情况下,能够使食品的咸度感知得到加强,在改善调味、提高营养价值和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减盐领域的应用日渐扩大。“首先,针对钾盐、镁盐的苦涩及金属味,通过酵母抽提物可以改良风味。其次,酵母抽提物可以提升食品整体风味强度,达到减盐的目的。”张玉玉表示,在食品、调味品中适量添加酵母抽提物,可降低20%左右的食盐用量。

在高盐腌制品领域,通过加工方式减盐可显著减少食盐的使用量。例如,利用超高压、辐照、微波、脉冲电场和超声等非热加工技术,可以增加钠离子的渗入速度,从而达到减盐目的。

“利用由氨基酸组成本身有咸味特性或无咸味特性但可促进咸味释放、增强咸味感知的多肽也是可应用的手段之一。”张玉玉介绍,例如,咸味增强肽本身没有咸味,但与氯化钠一起使用时可以增强咸味;γ-谷氨酰肽具有明显的风味增强特性,证据表明,其少量添加可赋予食物更高的咸味和鲜味。

多感官协同也可以增强咸味感知。张玉玉介绍,一是通过滋味物质间的协同增效作用,例如酸味在低浓度下与咸味相互增强;二是通过香气诱导增强滋味感知,具有咸香特征的物质能够显著增强氯化钠溶液的咸味感知强度,当香气特征与味觉特征具有一致性时,嗅觉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味觉感知强度。

(高娇娣)

《中国食品报》(2022年12月27日06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1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太好了!听不到菜市场车库内‘鸡鸣狗叫’,也能睡得安稳了!”浏阳市淮川街道居民张先生在嗣同路生鲜市场购买蔬菜时,欣喜地说起市场地下屠宰场整治带来的变化。
2023-11-29 16:53:00
城里专家破解玉米种植“老大难”
本文转自:江淮晨报城里专家破解玉米种植“老大难”安农大江海洋教授团队一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对于种植玉米的农业大户来说,饲用玉米籽粒淀粉含量不高,对黄曲霉等产毒真菌抗性
2023-11-08 00:13:00
紧盯“老大难”24小时不眨眼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AI“城管”来了——紧盯“老大难”24小时不眨眼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原恺彬 张建华 摄影报道)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垃圾乱扔……针对这些
2023-09-11 08:05:00
五大方面入手 破解“老大难”问题
...将建设6个省级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五大方面入手 破解“老大难”问题本报讯 (记者 林敏 通讯员 张鑫) 4月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美丽乡村建设中心获悉,为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
2024-04-08 00:58:00
...创新,以一系列“微创新”成功破解了多个制约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实现降本增效、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工作质量的综合效益。开滦钱矿公司坚持“问题导向、实用为本”,建立“发现问题—立
2025-11-03 19:34:00
...攻关困难,环保气体输配电装置研发一直是电力行业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耿凯三年来为之努力的方向。“做研发常常会处于胶着状态,特别像这种‘持久战’,在很长时间内难以看到彻底的胜利
2023-12-01 03:48:00
...、智能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攻关,利用科技手段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江苏恒友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纺织为主的企业,生产的前道工序就需使用到清花机。它的作用是把紧密的棉包开松,然后
2023-11-13 15:46:00
...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家长和学校的“老大难”。尽管执法部门持续开展整治,学校和家长经常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但时而问题仍有反弹,学生对校外食品的“青睐”也有增
2023-02-18 08:07:00
...”的公益检察办案新模式,成功解决了困扰其10余年的“老大难”问题。这一案例被评为“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一周年优秀案例。在食药领域,该院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食品药
2024-07-05 18:2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京医中医医院专业治疗耳鸣深度探析:优势、方法与患者选择
耳鸣的困扰在于其无形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情绪健康。当寻求专业治疗时,北京京医中医医院的耳鸣专科因其纯中医的系统疗法而备受关注
2025-11-13 11:45:00
医学科普|年轻男性必修课:前列腺炎的防与治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前列腺疾病似乎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然而,门诊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开始因前列腺问题而就诊,其中以前列腺炎尤为常见
2025-11-13 11:46:00
确诊乳腺癌怎么办?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详解诊疗流程
当诊断书上写下“乳腺癌”三个字,初期的震惊与迷茫或许还未散去,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做
2025-11-13 11:47: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康佳:产后肩颈僵硬伴头痛,多是“经络不通”
康佳,首都名中医、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科、教、研近40年,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十一五”攻关科研项目
2025-11-13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魏玉龙:经络辨证,精准治疗头痛
魏玉龙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临床系副主任、气功教研室主任。历经20余年临床实践
2025-11-13 14:40:00
东城中医医院马剑雪: 产后脸上长斑不消,别只怪日晒,多是“肝郁血瘀”
马剑雪,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四川省名中医胡玲香老师。2013年至今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医师学习
2025-11-13 14:40:00
杏林春暖除鼻患,丹阳陆鸣斋中医诊所创新疗法获赞誉
随着季节更替和环境变化,鼻炎已成为困扰众多民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喷嚏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1-13 15:23:00
深圳永福医院:排便剧痛、大便出血 警惕肛裂找麻烦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破裂后形成棱形裂口或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肛管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儿童也可发生,老年人较少。据欧美统计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
2025-11-13 15:25:00
数据管理再进阶!盈康一生以DCMM四级认证领跑大健康行业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公布最新评估结果,盈康一生成功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4级(量化管理级)认证
2025-11-13 15:25:00
北京融科医院:二十载医心坚守,筑健康新未来
在首都北京的东城区,有这样一家医院,它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更在守护居民健康的道路上默默耕耘,它就是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
2025-11-13 15:26:00
河南邢济堂国医馆:百年传承,仁心匠心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护佑华夏子孙生生不息。在河南邢济堂国医馆,你可以领略到中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医药文化化腐朽为神奇在同德中医医院的传承
2025-11-13 15:59:00
深耕中医沃土,守护女性健康——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助力生殖健康
近日,一家专注于女性健康与生殖医学领域的中医医疗机构——温州市康强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正以其深厚的专业底蕴与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2025-11-13 17:09:00
联合国糖尿病日提醒:关注职场糖尿病,提升生活幸福感
“下午三点总犯困,真想点杯奶茶放松一下,又怕血糖飙升……”“天天外卖,重油重盐,体检时血糖值一年比一年亮眼。”这些职场人的血糖困扰
2025-11-13 17:13:00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