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今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以“内力、巧力、合力”推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在场所建设、窗口设置、事项进驻、人员配置、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用“内力”抓标准化建设
东川区组织全区各乡镇(街道)打造“一镇一中心、一村一站点”政务服务场所,实现有场所、有人员、有牌子、有制度、有事项、有公示栏“六有”标准化建设。
今年,东川区投入187万元,对所有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改扩建;投入147万元,为所有乡镇(街道)和15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配置电脑、高拍仪等设备210套;投入30万,将原乡镇(街道)、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站)名称统一。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标牌、标识及事项统一,中心人员、进驻事项公示上墙。
此外,东川区还组织各乡镇(街道)统一编制乡镇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服务对象、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法定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12个要素相同。梳理、明确、实施东川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实现事项100%承接完善并配置发布。乡镇(街道)736个政务服务事项,除涉密和非依申请事项外,520个依申请事项100%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
用“巧力”抓规范化建设
东川区采用“学、比、考”的方式,因地制宜推进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践行“一线工作法”,由分管副区长带队,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开展规范化调研、指导,及时召开全区“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2次,督促整改共性问题5类、个性问题42个。
践行“典型引路法”,集中精力打造碧谷街道、拖布卡镇2个便民服务中心、4个便民服务站作为基层“三化”示范点,由区政府召开现场会议,组织所有乡镇(街道)观摩学习、汇报交流,鼓励乡镇(街道)学习借鉴,“互比”促改。
以“考”促改。制定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三化”建设考核办法,量化、细化考核标准,纳入年度区委、区政府对乡镇(街道)营商环境考核评分。
用“合力”抓便利化服务
东川区凝聚部门合力,实现区、乡“综合窗口”全覆盖,全区乡镇(街道)共设置综合服务窗口27个。综窗设置后,乡镇(街道)审批事项进驻综窗办理。如:“农村宅基地审批”事项只需将材料提交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综窗受理,经乡镇(街道)统一组织联勘联审后,申请人到综窗领取《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及《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即可。东川区镇(村)两级组建帮办代办队伍,设置帮办代办窗口,对已实现线上办理的事项,同步提供线下窗口办事服务,实现老年证、失业证、社保、医保等事项的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为办事群众提供帮办代办服务3.5万余件,“全市能办”1206件。
值得一提的是,东川区投入资金80余万元积极配置政务服务“e办通”自助终端,实现“e办通”向所有乡镇(街道)延伸,为企业和群众提供174个事项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e办通”上线以来,办理事项200余件次、打印材料100余件次,大幅度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便利感和体验感。(东川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