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4:1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长春最高的建筑,是哪一座?

近几年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在更新着。

而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有一座建筑可能保持了这一头衔将近千年。

那就是农安辽塔。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农安辽塔(图片:视觉中国)

一座塔的诞生

这座塔,即使放在全国范围内,也保持着许多记录。

例如,它是我国现存的辽塔中,位置最北的一座。

在比它更远的地方,也曾有同辈的古塔矗立千百余年;但历经千年风霜,它成了硕果仅存的幸存者之一。

翻开百度百科,或者是网络上的许多介绍,你会看到这样的简介:

农安辽塔,始建于1023年。

很多人习惯用历史名人的生平来作为历史时期的参考;我们不妨同样使用这个方式,还原一下传说中古塔建造的那个年代——

1023年,中国南部的大宋,发生了不少事情。

一代名相寇准与世长辞,此时距离他所主持签订的澶渊之盟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大宋皇帝赵祯迎来了登基之后的第二个年头,此刻的他还不知道,自己将成为狸猫换太子等一系列民间传说的主角;范仲淹开始呼吁重修一道海堰,17岁的欧阳修乡试落榜,成都人民开始使用世界第一种纸币……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国,则很难拿出那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来描述这座古塔建造的年代——毕竟,即使是民间最著名的辽国人物、传说中的大侠萧峰,也要到将近40年后才出生。

在史书中,你更是找不到那个时代有关这座古塔的只言片语。这座宏大的建筑,仿佛就在一片迷雾之中,崛起在田野之中。

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既然这座塔的修建几乎没有什么记载,那么它修建的年代,是怎么确定的呢?

没错,这座塔确定的修建年代,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根据考证,农安辽塔修建的具体时代,最早出自近代东北地方史志专家魏声和撰写的《吉林地纪》。在这部作品中,他表示农安辽塔修建的时期是“辽天圣年间”。

但问题是,辽代的几个皇帝,并没有“天圣”这个年号;南边的宋仁宗赵祯倒是在1023年~1032年之间用过这个年号——这也被认为是许多文献中,“农安辽塔建于1023年”这一说法的源头。

但是,用宋朝皇帝的年号标定辽国建筑的修建年份,毕竟很是别扭;再加上这一说法并无史料、铭文佐证,所以有许多学者对这种说法抱有质疑。

结合古塔的形制,很多人推断,这座塔的实际建成年间很可能在兴宗(1031年至1055年)甚至道宗年间(1055年至1101年)。

——对,辽道宗就是耶律洪基,萧峰的结拜兄弟。

另一个疑问,是这座塔是为了什么而修建的。

有关于这座塔的建造,民间流传着诸多传说。

或是辽国钦天监的天文学家发现天降异象,或是有高人夜观天象发现不祥之兆,或是辽国皇帝梦见土龙降世……

总之,为了镇住这些灾厄,官员们选定地址,工匠们筑起工地、搭起架子,一座巍峨的宝塔就此诞生。

事实上,在崇尚佛教的辽代,修筑佛塔不需要镇压土龙、不需要平息异象——那个时候,修塔,实在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毕竟,辽代皇帝的崇佛,放在历史长河中也是非常著名的。

例如,辽圣宗在位期间以战争中死去战士的祭奠为目的在国内大兴佛事,他在各地兴建佛寺佛塔,并且行幸诸寺实行“饭僧”,一时间对于佛教的信仰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民间的普通百姓似乎都成为了一种潮流。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辽代古塔的常见形制,引自《辽代典型密檐砖塔形制规律探析》

耶律洪基在位的时候,在修建这座古塔的地域附近,更是曾出现三千多人同时出家的壮观场面。(咸雍八年三月癸卯,有司奏春、泰、宁江三州三千余人愿为僧尼,受具足戒,许之。)

总之,如火如荼的施工之后,一座总计13层、通高40余米的八角檐式砖塔,最终落成了。

考虑到在这座塔的周边并未发现过其他高塔(同在农安的万金塔规模很小)的存在遗迹,可以说,这很可能是当时长春乃至吉林境内,最为高大巍峨的建筑。

一座塔的失联

然而,这座壮丽的古塔,旋即随着黄龙古城的没落,被遗忘在阡陌之侧。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领大军攻下农安辽塔所在的黄龙府,历经十年鏖战,辽国宣告灭亡。

又经过一百多年,伴随着蒙金战争的战火,金朝走向终结。

历经战火侵袭,黄龙府不复当年繁荣,而这座古塔,也沉寂在厚厚的史书之中。

自建成之日起,几百年间,无数劳作的农人、奔波的旅者从这座塔的身边经过,却没有留下有关这座古塔的只言片语。

等到这座塔再次出现在历史的记载之中,已经是在大约六百年后。

1625年,察哈尔的林丹汗对已经归附后金的科尔沁部发起攻击,后金将领莽古尔泰率部驰援之时,路过了这座已经几乎被史帙遗忘的古塔。

这次军事行动在历史上无足轻重,但却第一次在史书中,留下了有关这座古塔的记载:

诸贝勒、台吉兵至农安塔地。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农安县志》影印本

这座塔的形象,则直到民国时期成书的《农安县志》才有较为全面的记载:“高可三十丈, 作八角形, 矗然独立,上接霄汉。相传塔之各角有铁马铜钟,每遇风雨则纵纵铮铮,金铁皆鸣。”

成书于《农安乡土志》则记录,“光绪初年,上犹有铜镜,历年风雨剥蚀坠落不知凡几,营勇以枪戏击数十枚。今仅存其铜不甚佳,正面先黑,幕面或花或龙无字可审。”

读着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在心中,还原一番这座古塔在建成伊始的壮观场景。

但饱受风雨摧残之后,到了民国时期,这座古塔已经将近坍塌。

《农安县志》描述:“惟历年既久,脱落无存,并风霜之剥蚀,石亦渐颓落。然其气象玲珑,形势雄壮,不减曩昔。”

但是,直至此时,这座几近倾颓的古塔,依旧保持着长春最高建筑的头衔。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20世纪30年代拍摄的农安辽塔照片

无论是长春老城区的第一座“洋房”华俄道胜银行,还是长春的第一座现代工业建筑亚乔辛制粉厂,在高度上,都没有超过这座比它们年长九百年的古塔。

直至二十世纪30年代,高度超过40米的“伪满洲国国务院”宣告落成,这座古塔才在建成几百年后,失去了“长春最高建筑”的头衔。

一座塔的重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安辽塔终于迎来了一次重大修缮。

1950年2月26日,刚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向全国各省市下发了七种调查表,对全国名胜古迹、革命建筑、文物史料的保存现状及各地图书馆、博物馆的情况进行摸底。

很快,一份有关农安辽塔的报告,送到了北京。

收到这份报告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弟子罗哲文先生。

后来成为中国古建筑泰斗的罗哲文先生,当时还是一个年仅27岁的青年专家。他在日记中留下了这样的惊叹:“面对着古塔,第一个印象就把我们怔住了,塔已成枣核状,几乎看不出塔的形状了。”

1953年初,国家文物局派遣的工作组抵达农安。

负责指导这次修缮的,是著名古建筑专家于倬云——他曾指导了北京故宫、南禅寺、北海公园等古建筑的维修。

经过勘察,于倬云等立即决定,挽救这座即将倒塌的古塔。

他们不顾塔身倾斜严重、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冒险对辽塔进行了勘察测绘,并参考历史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辽塔的修复方案。

在修缮工程中,当工人们掀开塔身十层的一块方砖后,一个已经封闭数百年之久的密室,终于重见天日——这块长2.38米、宽2.35米、高4.26米的空间中,存放着铜佛、银牌、香炉、布包、瓷盒等辽代文物。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辽塔内部发现的辽代遗存

随着这些辽代遗存的发现,围绕着这座古塔的许多谜团,终于有了答案——

在密室中发现的布包,布料已经糟朽,露出了布包内部的白色灰状物体。经过鉴定,确认为人类骨灰。至此,这座塔的身份也终于确定——辽代高僧的骨灰塔。

在这次发现之后,古塔的维修继续进行。但是维修至第十层后,因为种种原因,修复工程被迫停工,农安辽塔,也成为了一座“无顶之塔”。

寻城记|农安,一座塔的千年

塔刹尚未完成维修的农安辽塔

1983年,农安辽塔进行了第二次修缮,为宝塔安上了塔尖,使古塔恢复了本来面貌。

根据资料,农安辽塔塔基、塔刹的复原,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沈阳塔湾无垢净光舍利塔的形制。

1991年,辽塔塔身出现裂缝,修复人员通过加箍、灌注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加固。

2018年,辽塔再次进行修缮,基本确定了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形貌。

针对农安辽塔的一系列维修,至今网络上仍能看到许多不同的声音。

例如,有些人认为,这次重修几乎完全改变了这座塔的样貌,似乎有违“修旧如旧”的原则。

但实际上,对于已经摇摇欲坠的辽塔们而言,生存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如果你足够细心,可能会发现,本文最开始引用的辽塔分布图中,黑龙江省的泰来县,有一座比农安辽塔更加靠北的塔。

这就是昔日中国境内最北的辽塔——黑龙江塔子城辽塔。

当农安辽塔迎来重修之时,这座同样饱经风霜的北方辽塔,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命运。

1953年9月21日夜晚,黑龙江的泰来县雷雨交加。伴随一声沉闷的巨响,这座屹立了九百年的古塔轰然倒塌。

幸存下来的农安辽塔,就此成为中国境内保存下来的最北的一座辽塔。

今天的农安辽塔,已经走过了千年风雨。

尽管早已不是这座城市的最高建筑,但它依旧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畔,守望着这座城市。(作者:郭帅)

参考资料:

姜维东《农安辽寺、辽塔考》

赵里萌《农安古城的调查及相关问题研究》

张小杨《辽塔考述及相关问题研究》

王卓男《辽代典型密檐砖塔形制规律探析》

朱翀楠《以设计文化视角对农安辽塔的审美探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年岳飞要直捣的黄龙府在哪里
...原市,其实,这些都不对,黄龙府的准确地址是吉林省的农安县。当时,金国的发源地是上京,也就是现今的黑龙江省阿城县,黄龙府位于阿城的西南方向,是一道有力的屏障,所以黄龙府被金国视
2023-01-17 15:43:00
浙江桐庐“小包裹” 还要再来农安玩儿
...自:人民网-吉林频道来自浙江桐庐的12名小朋友,在古城农安开启了一段有趣的研学之旅。 梁闯 摄花式玩雪、痛快撒欢,农安也来小客人啦!穿着白色防寒服,戴着彩色围巾,拖着小拉杆箱
2024-01-23 11:49:00
寻城记|穿越时空的伊通河
...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最后在农安县靠山乡汇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史书关于伊通河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史,谓之“益褪河”,明统
2024-01-29 14:22:00
太平池冰雪美食禧乐汇盛装开园
...型雪雕。 赵滨 摄本报讯 (记者梁闯 实习记者姜阔)以农安千年辽塔为设计模板的冰塔栩栩如生,195.8米长的“二龙腾飞”雪雕气势磅礴,创新推出的特色菜品“黄龙府八大碗”令人垂
2023-12-30 07:46:00
吉林省农安县2024年春季房交会在农安县开幕
3月8日上午,吉林省农安县2024年春季房交会在农安县龙府广场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共农安县委、农安县人民政府主办。本届房交会的主题为“福暖四季、乐住农安”,是在往届房交会举办的基础
2024-03-11 01:41:00
东北小冻梨掏家底招待小包裹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浙江桐庐和吉林农安的双向奔赴东北小冻梨掏家底招待小包裹“小包裹”在农安研学“小包裹”给网红“战狼二小黑”送盲盒 1月19日,“小包裹”在机场准备出发农安为“小
2024-01-23 06:32:00
...将太平池生态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今年以来,农安县着手构建太平池水库文旅项目,重点发展生态服务、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绿色产业。太平池水库位于农安县西南部的龙王、三岗、烧
2023-05-29 03:55:00
特色产业富家乡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特色产业富家乡——记农安县金诚毛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鹏飞本报记者 冯超孙鹏飞是农安县哈拉海镇金大房子村人,他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让家乡的毛葱热销多个国家
2023-07-16 00:45:00
...位模范就是一个标杆,一位好人就是一面旗帜。3月13日,农安县召开2022年度“农安好人”表彰暨“农安好人”优秀事迹报告会,10位“农安好人”受到表彰。现场通过播放事迹短片向观
2023-03-16 03: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