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夏日文旅热力“上新” 各地启动夜游模式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9 10:21: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户外骑行的凉爽夜风、深夜食堂的烧烤刨冰、水库边的浪漫露营、音乐会上的闪烁星空……酷暑之下,避开白天的高温烈阳,清凉的“夏日夜游”成为文旅市场新宠。避暑不避欢、“白天宅、晚上嗨”,大家纷纷解锁夏日避暑的新方式,层出不穷的夜游创新玩法在各地精彩亮相。

进入暑期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迎来高峰

视频:夏日文旅热力“上新” 各地启动夜游模式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暑期来临,北京积极组织多彩文旅活动丰富市民暑期生活。围绕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出户外骑行、深夜食堂、露天电影和光影音乐节等多项文娱活动,打造多元消费业态。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法海寺等多家博物馆及图书馆也将延时开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山西太原,夜幕降临,钟楼街内灯光璀璨,散步打卡、逛吃体验的人们络绎不绝。

游客 房婧:又繁华又古老的那种感觉,最近天气也比较热,晚上降温以后,小风吹着也很凉爽。

市民 杨瑞:这条街感觉幸福感挺高的,一家人吃喝玩乐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

上海,从6月延续至9月,围绕夜购、夜食、夜秀、夜娱、夜游、夜动、夜读7个维度,推出一批夏夜特色活动。

广州打造“Young城Yeah市”(“羊城夜市”),推出“美食+”“旅游+”“艺术+”“文化+”花样玩法,持续打造夜间消费品牌。

灯火璀璨 拉动乡村夜间经济

现在,夏日夜游的这股热潮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夜间文化和旅游正逐渐向县区下沉,让乡村的夏夜“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夜间消费“火起来”。

近日,厦门同安启动“环东风情季”系列活动,今年活动主要包括啤酒电音节、渔村生活节、厦门国际啤酒节以及环东浪漫线潮玩活动等。走进浦头、后田、潘涂、丙洲四个滨海渔村,以“一村一品”特色海鲜为主线,以“海味”美食相约,迎接各地游客尝地道海味、享滨海美景。

厦门市同安区后田社区党委书记 林国阳:去年推出了一个“一村一品”,(后田社区)就是海鲜卷,我们现在注册了三个商标,带动村民在家里面就可以就业和发展产业。

在河南信阳,每当夜幕降临,大大小小的水库边上,总能看到一个个闪亮的露营帐篷,篝火晚会、星空音乐会这些消费新场景,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

多地文化场所延长开放 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

“夏日夜游”的火爆也给很多文化场所带来了新灵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等纷纷推出夜间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

这个暑期,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首都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延长开放时间。近年来,不少博物馆推出了夜间开放举措。除了开放时间延长,提供的文化服务能否更丰富,则是参观者的另一个诉求。此前,湖南博物院推出了实景解谜游戏“马王堆符文之谜”,带领观众探寻符号、文字背后的秘密,受到游客欢迎。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推出了24小时服务。 晚上十一点半,这家位于上海和平公园内的24小时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记者看到将近三分之一的座位都有人坐,有人忙着学习充电,有人带着电脑加班,也有人沉浸在阅读空间里安静地看书。据了解,这家图书馆从4月23日正式开放以来,累计入馆读者已经达到33万人次,图书流通将近12.4万册。这样一个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的阅读需求。

夜间文旅消费 推动经济核心引擎

大城小巷灯火通明的街区,诠释了夜晚的“热辣滚烫”。新近出版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2—2023》指出,夜间文旅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王笑宇:截止到2023年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整体是1.57万亿的规模。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夜间的文化旅游消费实际上占整个消费市场60%。

夜间消费还有“黄金4小时”“核心6公里”的规律。“黄金4小时”是晚上6点到10点,这是黄金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高峰期,“核心6公里”是以住宿目的地为中心,6公里周边的全要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的业态。

目前的整个文旅市场,实际上也在从1.0的观光市场,逐渐转化到休闲加观光,品质、主题、休闲度假、消费,全流程、全要素去覆盖。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李兵 朱世松 宋云屹)【编辑:王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9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 暑期文旅消费热力涌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到阿勒泰草原追寻“诗与远方”,在浙江湖州特色街区体验江南生活,去西安大唐不夜城感受历史文化之美……暑假期间,多地丰富文旅产品、培育融合业态,不断
2024-07-29 09:48:00
夏日消费“热力四射”:生态底色绘就旅游新画卷
本文转自:人民网欧阳易佳 王雅蝶“咔嚓!”快门声响起,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来自江西的游客易女士仔细端详刚刚拍到的照片,喜笑颜开,“时值盛夏,带着家人来欣赏美景,张张都是大片。”乘坐
2024-07-11 10:23:00
“暑期经济”热力十足!背后有这些“新”意
...经济活跃多彩……这个夏天,多地的高温天气让暑期经济热力十足、亮点频现。各种新颖的消费场景与模式不仅“助燃”了文娱旅游新热潮,激发出新的消费潜力,也令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近日
2024-08-12 03:04:00
...消费正在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夏日文旅消费热力涌动 丰富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暑期开启,你想好要去哪里旅行了吗?今年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新体验呢? 这个夏天,除了传统的景区参
2024-07-13 22:00:00
毕业季消费热力不减 青春气息十足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黄盛、实习生张欣怡)拍摄一组火爆社交平台的国风毕业照、开启一场期待已久的毕业旅行……随着又一批毕业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毕业消费市场创
2024-07-09 10:34:00
释放“暑期消费 ”潜力  催旺“夏日经济”活力
...饮、美食,或埋首健身房、运动场、游泳馆,尽情释放“热力”……高温天气助燃“暑热经济”,让首府消费市场热力十足,市民暑期消夏体验更加多姿多彩。
2023-08-07 06:46:00
江苏夜经济今年“热力全开”
吃美食、游景区、看演出……城市的夜晚,蕴藏无限可能。今年江苏多地夜间经济大放异彩,为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提升城市魅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夏天是城市“夜经济”最热的时段。夜幕四合,南京鼓
2023-08-21 20:53: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近期,文旅市场热力正足,Citywalk(城市漫步)持续升温,反向旅游备受欢迎……文旅场景亮点纷呈,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炎炎夏日,“体育+旅游”
2024-07-20 09:44: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欣近日,携程发布的《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贵阳位列暑期避暑目的地第一名,截至8月25日,贵阳的暑期入境游订单增量同比增加70%,国内游机票订单同
2024-09-19 06: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