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皇帝为何如此追捧张三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4 21: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道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宗教,在历史上道教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时至今日道教的发展仍然是存在的。古代的时候,道教大部分都是炼丹的,不过炼丹带来的结果可就不一定是什么样了。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炼丹名家,比如说陶弘景、葛洪、孙思邈。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中,都描写了道教的一位传奇人物,不过他不是炼丹的名家,而是道教的创始人张三丰。在历史上,张三丰也是充满了传奇的人物,甚至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那么张三丰到达有什么来历呢?

为何明朝皇帝对张三丰是非常痴迷的?其实古代很多皇帝,都是追求过长生不老的,长生不老的一个方法就是道教的炼丹。最为知名的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这里的儒士不是儒家子弟,而是江湖术士,这里的术士,就是用炼丹的方法忽悠秦始皇的。

明朝时期,几乎所有的皇帝,都对炼丹产生了兴趣,其次就是这些皇帝,大部分都寻找过张三丰的下落。这其中以明成祖朱棣为最。张三丰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明史中,专门为他列传,张三丰的事迹被记载在了《方伎传》中。

要知道,能够进入正史的方士来说,都是有真本事的。可是在历史上,张三丰的很多事迹都是存在争议的。人们甚至认为张三丰是金庸笔下杜撰出来的人物。不过除了明史之外,很多地方志及碑记中也多有关于张三丰的记载,比如说清代出版过多部《张三丰全集》。

张三丰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中记载了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那么张三丰的去世时间就很厉害了,张三丰在公元1458年去世,换句话说,张三丰活到了212岁。后人面对这样的数据,难免产生疑问。真的能活这么大?

不过明史中对张三丰的生卒却没有记载,不知为何作为张三丰追捧者的明朝皇帝,为什么连张三丰的生卒年都没有搞清楚呢?明史中记载了张三丰的样貌,“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看起来张三丰又高又大,大耳朵圆眼睛,胡子支棱着,有点像张飞。

明史中对于张三丰的生活年代倒是有所记载,不过明史的记载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明史记载张三丰生活在金代,到了元代初期,与元朝的刘秉忠是同学,刘秉忠就是元大都的总设计师。到了明朝初年,张三丰还仍然存在,这就代表了张三丰至少活了160岁。

洪武年间,朱元璋听说了张三丰这个人,曾经派出人马前往寻找张三丰,可是一直没有找到。直到明朝后期的皇帝,都是一直寻找张三丰的。在明朝的皇室中,唯一见过张三丰的人就是蜀献王朱椿,不过张三丰对蜀献王朱椿没有说什么特别的话。

明朝皇帝为何如此追捧张三丰

《万历野获篇》记载张三丰原来在福建做狱吏,因为犯了罪,被发配去四川平越卫。后来张三丰设法逃走。不过根据明史的记载来看,张三丰确实是一个奇人,他吃饭就异于常人,不论一升还是一斗,一顿吃完。其次有时几日吃一餐,有时两三个月吃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张三丰与儒家倒是有相似之处,张三丰同样赞成“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明朝皇帝之所以对张三丰非常痴迷,原因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对张三丰的痴迷。朱元璋曾经派人寻找过张三丰,那么朱棣就更为痴迷了。

朱棣自诩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相传张三丰是张良的后人,这一点是很有可能的。不过现如今的人们对张三丰是记忆犹新,不过在张三丰的身上,未解之谜还有太多太多。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是非常厉害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4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三丰到底存在不存在
...朝皇帝信奉道教,即使是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找寻过张三丰的踪迹。现如今的人们认为张三丰并不存在,不过这一直是受到争议的。因此根据明史来看,张三丰有自己的立传,这就让人产生了好奇
2023-08-05 22:07:00
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到底是什么来头?
张三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罕有的神秘人物。罕有到什么地步?几乎明朝每一位皇帝都想见其一面,却又苦苦不得,朱元璋更是到死也没能见到张三丰,那么这位神秘的人物究竟是什么来头?首先,我
2023-04-17 09:47:00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一直都是一个谜,有说几百岁,也有说上千岁,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长寿的代表,就像彭祖、陈抟这样长寿的人。张三丰在影视剧中出现了无数次,虽然不少人以为这样的人都是虚造
2023-08-23 15:01:00
明朝皇帝的短命之谜:道教与长生不老之药的双重影响
...老”的追求中,热衷“仙丹”续命这个小心思的对象是张三丰,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张三丰就是121岁的道家高人了,已经在武当山修行多年,世人把他奉为“不老仙人”。朱棣作为一国之君
2023-11-13 07:45:00
辽宁省历史上的几大名人,你认识的有哪几位?
...并不多,但是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1、张三丰武林至尊、内拳始祖、原太极创始人、龙行书法开山鼻祖、武学造诣臻入化境,元末明初真人,武当山道人,武当派始祖,正史记载宋理
2023-01-06 12:18:00
未解千古迷案!中国历史上下落成谜的名人
...记载支持的,因此西施算得上是历史上离奇失踪的。 张三丰画像张三丰,想必这个名字大家都听说过,特别是看过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的人,应该是不陌生的。金庸笔下塑造的张三丰形象,更
2023-02-04 15:09:00
董海川与张三丰谁更厉害
在中国武术史上,董海川和张三丰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的武学成就和影响力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是,如果将这两位武术大师放在一起比较,谁会更胜一筹呢?本文将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这
2024-10-11 20:37:00
皇帝赏赐宫女,大臣竟挥刀自宫主动做太监,这是为何
...清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家修养。来到武当山,拜一代高人张三丰为师。当时张三丰正在武当山修建开创道场,邱玄清出力不少,张三丰对邱玄清的勤劳和才华非常欣赏。举荐邱玄清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
2023-02-20 15:55:00
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是什么人,他的名气为什么这么大?
...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中描写了一位传奇人物——张三丰。他原名张君宝,出身少林,无意之中跟随师傅觉远修炼了九阳神功,又在武当山的一个山洞中苦思七天七夜,领悟了武学中刚柔相济的
2023-02-25 15: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