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大家各自搬着凳子,吃着花生、瓜子、山核桃,晒着太阳,聊着天,话话家常。
■王斌刚
江南的冬日,是带着独有的丝丝晴暖的。白日里和煦的阳光,伴着轻寒的微风,轻轻摇晃着你的身躯,总诱惑着人走到屋外,感受冬日暖阳里的蕴藉,让人少去几分蛰居的念想。诚然,人长时间关在屋子里头,没有阳光的洗礼,总让人觉得像快要耗完电的电池,似乎总缺少点动力,缺少点精气神,思想和胸襟也容易狭隘。
冬日里的阳光,暖和得刚刚好,略微夸张地讲,多一分热就显得多,少一分热又觉得少。坐在室内,窗外透进来的阳光,洒在绿植上,在桌面轻轻泛起阵阵光影,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冬日里在自家廊檐下晒太阳的场景。
那时我大概刚到记事的年龄吧,大人们都比较忙,干活的干活,上班的上班,他们总有干不完的活。留守家中的便只有奶奶和我,还有一个小堂弟。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干体力活,于是带小孩的重任就当仁不让地应承下来。在有太阳的日子里,每天上午八九点钟的光景,奶奶都会拖着我和堂弟在廊檐下的墙角落晒太阳。
这个墙角落,没有奢侈的地砖和墙砖做装饰,有的是泥土的地面,坑坑洼洼。这都怪家里的老母鸡,这家伙一偷懒就不生蛋了,只喜欢“咕咕咕”地在泥地上扑腾、挖坑,我们管它叫“懒婆鸡”。石灰粉刷的墙早已褪去了石灰的本色,道道裂缝似乎在不停地证明岁月的摧残和墙垛的坚守。
奶奶一早起来便会把墙角落收拾得干干净净。她迈着并不矫健的步子,慢慢悠悠,晃晃、停停,把那些松散的土和杂质扫除掉,直至地面上露出那青灰色的坚硬而倔强的土坡地面。真的,原来只要用心付出,泥地也是可以变得很干净的。
乡下人家,虽然物质条件不够丰富,但家里有的是竹椅、小板凳。奶奶便会在墙角摆好一个竹椅,那是她坐的。我和堂弟自然是一个人搬一个小板凳,对着奶奶坐。奶奶朝东南坐,我和堂弟朝西北坐。随身携带的还有一个铜火炉,这个宝贝可好了,里面装了炭火,不仅能取暖,更关键的是还能烤南瓜子呢!我想,那时能够吸引我和堂弟跟着奶奶在廊檐下长久晒太阳而不无聊的原因,大概就是有烤南瓜子吃的缘故。
农家南瓜子很多。只要把南瓜子放在火炉盖子的孔上,伴随着火炉的烘烤,没多久,南瓜子就“啪”的一声,非常悦耳。奶奶便拿起来给我们剥,她用那厚厚的指甲,很快很灵活地就剥好了,瓜子肉放在火炉上,我和堂弟捡着吃。她自己却不吃,只偶尔吃一颗不小心掉落地上的或碎屑。就这样,很快一上午就过去了。
奶奶每次给我们剥瓜子时,身体往前倾去拿,竹椅子就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而这声音正是我童年成长的音符,伴随我一生。长大以后我才发现,那并不悦耳的声音里面却充满了神秘的力量,让我渐渐懂得向阳、向善、感恩。
现如今,只有每逢过年时,去乡下老家,走亲访友,偶尔还能见到墙角落晒太阳的亲戚们,大家各自搬着凳子,吃着花生、瓜子、山核桃,晒着太阳,聊着天,话话家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科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金属的冰冷感。生活条件好了,冬日廊檐下墙角落晒太阳的人少了,其实很多时髦的房子也没有廊檐下的墙角落了。
那个廊檐下,那个墙角落,那个光景,那些老少,将存活在记忆里。
(作者系语文教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