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
本报讯(记者 张弘靓)在16家商会协会、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及各园区管委会中小企业创业园设立31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发放5万张营商环境监督联系卡;“西宁评议”公共服务评议平台回访群众240.13万余人(次);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已受理解决转办问题和诉求40余件……8月21日,记者从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获悉,随着我市不断深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探索构建多维度监督体系,打通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神经末梢”,有力有效监督护航一流营商环境,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悉,我市坚持以市场评价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政策难点、审批堵点、监管盲点、服务痛点,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强化“码上”监督,通过扫码反馈,打造快速沟通、协调顺畅、信息直达的监督渠道。同时,以点带面,广泛收集惠企政策落实情况、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营商环境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有关企业(个人)对营商环境的意见和诉求等,提升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感知度和认同感。
为强化监督服务,我市创新开展的“西宁评议”工作,形成横向从行政审批执法部门到公共服务企业,纵向从市县区机关科室到基层站所、社区的全覆盖、全方位、全集成的政务服务监督网络。针对不满意评价事项,认真开展“一对一”回访核实,按月梳理西宁评议平台评议数据,对不满意评价事项一件一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回访群众240.13万余人(次)。
同时,不定期邀请营商环境监督员参与现场和专项监督检查,形成“自我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营商环境监督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已受理解决转办食品经营许可证跨区办理难、火车站地下停车场收费不合理、收费高等问题和诉求40余件,发出工作建议10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