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以展促教”“以展促研”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艺术院校是我国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抓好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类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将研究生培养与时代、人民、经济文化发展等多领域融合,充分体现了高校对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责任与能力。
“以展促教”“以展促研”美术类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旨在挖掘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以思政建设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供给,深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融合。借由全国美展、“琢玉成器”毕业展、“时代的温度”校庆师生展、“秋实”写生教学展、于希宁诞辰110周年纪念展等展览活动,带动美术类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教育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创新提升,为当下和未来的卓越应用性美术人才培养提供“项目式”教学的范本,以此形成一个可循环、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教学模式,推进新时代高等美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沈颖(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于希宁花鸟画的现代转型
□李亚宁(山东艺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
“现代性转型”是20世纪中国美术进入现代社会所呈现的重要学术命题。在探讨这个主题时,人们一般会把这种转型的发生与实践,归纳为对于西画的借鉴与融合,而似乎延续传统文脉难以突破困囿并体现出这种现代转型。而于希宁的艺术构思和创作实践,则给予了“中国现代性”另一种解答,即是艺术家们通过艺术自觉使花鸟画的美学品格与时代精神呈现出内涵的一致性,从而为中国现代美术史打开了一条从传统进入现代性的路径。
一、学脉溯源
何怀硕先生在《传统的余晖》中曾对于希宁进行评价:“于希宁的花卉蔬果,尤其是他拿手的梅花,展现了文人画笔墨的技巧,尤其是扬州八怪以及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这些金石画派大师的技巧,于希宁先生是转益多师,融会百家。”这说明于希宁的文化取向是筑基于文人画传统文脉学术背景之中的,他的绘画亦因其深厚的学识与修养而别具创造精神,其学术背景的形成正是其现代文人画观的思想根源。
(一)地缘:传统教育的启蒙
于希宁出生于一个文心灿烂、家风畅达的家庭,于希宁的父辈们是商人,但重视文教传家的观念。在于希宁年幼时,父母将其送进私塾,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中学时代,于希宁在县立中学和广文中学跟从丁东斋、刘秩东、侯卓如、张兆诸老师学画。他常拿作业到老师家求教,并有机会观摩同志画社成员们的雅集笔会。于希宁从传统而来的绘画能力已显现出相当的造诣,主要还是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情趣。由此于希宁受其父辈以及老师们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的蒙养,不仅扎实了传统文化功底,而且培养了他开放而又宏观的学术视野与古道热肠的民族情怀,对其今后的人格特征与文化取向亦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既具有独立、自由而开放的精神,又坚持以民族文化为本位。
(二)学缘:学院教育的精进
1933年于希宁考入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开始了更为系统和深入地学习中国画的阶段。在新华艺专期间,于希宁得到黄宾虹、潘天寿、汪亚尘、俞剑华等先生的指导,他刻苦钻研,以师为鉴,开始系统研习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刻,展开了对画理、画论、画法的全面而深入地学习,获益良多。1935年,于希宁与俞剑华、徐培基等师友同游九华山、黄山等胜景,也正是这次写生的经历让他与梅结下了不解之缘。受其冰魂玉质,作《题画梅》:“移来三百梅花树,对我芸窗结静缘。岁暮天寒冰雪里,一枝冷艳舞翩翩。”
20世纪50年代初,相比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在教学和创作中受到冷落。于希宁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在上海新华艺专毕业后,选择投身于美术教育工作。1962年,于希宁被任命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副校长,全身心投入到国画教学及美术理论的探索研究中。同年7月至9月,美协山东分会邀请在外省工作的山东籍画家李苦禅、俞剑华、郭味蕖、颜地、郭传璋等在青岛聚会,于希宁与其他画家互相交流创作经验,加强了新老画家的团结并促进了全省国画的发展。1964年,于希宁任山东省艺术学校校长,在这期间,他主持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系统完整的教材,并附亲笔画范,《花鸟画技法》《中国美术史》《篆刻及其与书画艺术的之间的关系》《魏晋隋唐至宋的山水画演变》课堂讲稿臻于完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借鉴和汲取他人的基础之上,他摸索出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方法。不仅正确解决了临摹、写生和创作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在关于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的分科教学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长期的创作实践使他从外在的创作形态转化为内在的深刻思维,反映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为他后来梅花创作风格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二、风格范式
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濒临解体,固有之文化是否适于新时代发展要求,画家们也陷入迷茫之境,由此花鸟画走入困境:旧的传统形式如何与新的社会发展相协调?
于希宁先生坚守但不囿于传统花鸟画文化理念,先生基于中国文人画优良传统的深厚基础上,对梅花这一题材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我念梅花梅念我”,梅花成为他艺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后,于希宁的画作显示出独具一格的面貌。如果说于希宁1979年的作品《铁骨立风雪》还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如实描写,那么80年代以后的作品则开始逐渐将烘染法运用于意境的生发,并且在其之后的创作中将这种画法进一步完善和纯化,于希宁对画面意境的营造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抱璞存真、铁骨铮铮、俏不争春的时代精神”为旨归,正是他壮美崇高的审美倾向最为系统和完整的体现。
20世纪90年代,他创作的一批尺幅巨大的梅花作品,将整株老梅入画,用浓墨皴出粗壮的枝干,用遒劲有力的线条画出梅枝,通过复杂的枝干穿插形成了视觉上的“崇高感”“庄重感”,凸显了时代品格、民族精神与笔墨语言的契合,显现出浩然逼人的气势和思接千里的畅快之感。这一时期他的艺术创作完成了升华,表现出一种“老风格的年轻化”的革新。
至此,于希宁的梅花画逐渐从写生到创作再到成为一种程式化符号,发展到最后成为一种虚化的物象,他将形似的追求转变为生命呈现的功力,在形式的基础上超越形式本身,解除绘画的“绘画性”,呈现生命的境界,生成艺术性与时代美相协调的风格图示。
三、学术价值
(一)现代性的反思
20世纪中国艺术现代转型的问题已成为一门显学,学者们在探讨“中国现代美术转型”问题时,已清晰认识到其独特性。
潘天寿先生认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精神之结晶。故振兴民族艺术,与振兴民族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承师之影响,于希宁先生在创作时植根时代民族精神,勤奋创作,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实践和艺术作品融国魂、画魂、人魂于一体,向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赤子之心。美是有典型性和社会性的,离开了‘社会之道’,偏离了‘艺术之道’,美就失去了标准。于希宁花鸟画的现代性转变,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唤醒与更新,因而更加积极地赋予了传统以新的生命与生存形态,也就是以“传统”创造“现代”,这种文化的历史意义更为深远,因为唯有着眼于中国文化变迁的特殊过程与形式,我们才能看到这种伟大的文化传统是怎样由其内在的力量推动其一步一步向前的。
(二)当代中国花鸟画的精神观照
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有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
花鸟画在“借物咏怀”以观照内心这一点上,从物象到心象,再由心象到图象,成为画家观照世界、叩问自我的一种价值构建方式。在中国花鸟画转型的现代进程中,在传承民族优秀美术传统文化的同时艺术家们用笔墨意象抒写时代新风,彰显着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自觉、自信,以及对于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而自强不息的艺术精神。于希宁先生花鸟画的创造是基于时代出发,从民族心理、民族自信中探寻,在创作时植根文心诗性、民族精神土壤,关注时代呼吸、创新画境。这种学术意识促使他体察并思索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完成对当代花鸟世界精神的观照。
1989年,于希宁创作《论画梅》一书,其中对梅花精神气质的创作概括了三点:“骨气”“生气”“清气”。这本书实现了史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正是对梅花这一传统题材语言程式的梳理。在《铁骨立风雪》《龙柯铁骨》等大型梅花作品中,均以老梅花为题材,描绘出一幅雄伟的画卷,以宏大而高尚的艺术格调与新时代审美的品性相吻合,以刚猛有力的力量,铸造新时代民族之魂,扩大了传统花鸟画的表现领域,实现了图式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他的“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画论,阐述了他对社会、人生、艺术的深切理解,达到国魂、人魂、画魂的统一,以心灵的鼓舞带动艺术的变革,创新、塑造、弘扬具有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美之载体与美之品质,使花鸟画的美学品格与时代精神呈现出内涵的一致性。
【结语】
于希宁是兼具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新中国山东美术教育从无到有,到现在遍布全省的各个层面的繁荣,都和于希宁等老一辈艺术教育家的播种、耕耘及付出的巨大艰辛分不开。他在中国花鸟艺术的革新之路上,立足于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处,以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构筑出具有时代精神性的中国花鸟艺术,是立在传统与现代交叉处的伟大的艺术坐标。
守正创新——谈于希宁的艺术理念
□刘雪(山东艺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
于希宁是一位诗书画印皆能的艺术家,艺术修养广博,同时也是艺术教育家,兼顾创作与教学。于希宁先生为艺术辛苦耕耘,积极弘扬民族精神,是真正的艺术大家。他严于律己、勤奋执着,将家国情怀融入到艺术的精神,将山艺精神寓于艺术的教育,关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守”:家国情怀的坚守
于希宁先生在艺术的主张中,提出了代表性观点“三魂一心”,即“国魂”“画魂”“人魂”,其中彰显家国情怀的“国魂”成为贯穿其花鸟画创作的精神原乡。先生致力于推陈出新,促进花鸟画发展的转型,意境由抒情达意变为家国情怀,成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进程的重要标志。
于希宁先生提出“创作立足点,应当做人民的画家、艺术家”。通过“社会之道”指出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扎根中华民族之中,植根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提出艺术应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此外,他还注重时代生活的变化,追求新的绘画表现形式,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博大的民族气质,这也正是一个国家最深刻的精神之魂。
先生花鸟画以梅闻名于世,题梅诗“执着余年把老笔,国魂铁骨树旗钲”,197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创作《铁骨立丰雪,幽香透国魂》,同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白梅图》,笔法遒劲,酣畅淋漓,用梅花的品格揭示国魂,将传统的四君子题材中的意境创新发挥出新的内涵,是强烈的爱国情怀下的笔墨表现、物我合一,其精神气节正是源自地域文化深处的齐鲁气质。
二、“正”:学院教育的引领
于希宁先生受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其温润阔达的君子人格,在其教育观念与办学理念的实践中,对山东的艺术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山东艺术学院作为高水平的艺术大学,秉承“闳约深美”的校训,形成了“重品德、厚基础,重实践、强学术”的办学传统。于希宁先生作为山艺蓬勃发展的见证者、“闳约深美”的践行者,奠定了山东艺术学院发展的根基。“闳”为基础、“约”为手段、“深”为过程、“美”为目的,将艺术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奠定了山东艺术教育的坚实基础。
三、“创”:学科创建的奠基
于希宁先生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学科创建者,先后在山东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任绘图员;在山东师范学院与何锦文等一起负责筹划组建艺术专修科,任美术专业主任、副教授;在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任美术科国画教研室主任;在山东艺术学院任副院长、教授、名誉院长。由此可见,先生作为整个山东美术教育发展的开拓者,为艺术发展、学科建设等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于希宁先生曾说“我长期在教育事业上工作,是在教学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关于中国画的教学,他主持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编写系统完整的教材,并附亲笔画范,《花鸟画技法》《中国美术史》《篆刻及其与书画艺术的之间的关系》《魏晋隋唐至宋的山水画演变》课堂讲稿臻于完善,并于1988年,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于希宁花卉技法》(共七辑及合订本)。先生对造型基础课教学、中国画教学的传统问题以及分科教学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及教学实践的认定,全身心地投入到国画教学及美术理论的探索研究中,积极开展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实践和创作实践,对整个山东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发展、学科组织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不容小觑。
于希宁先生在1985年教育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中提到,“艺术院校的改革要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在新时代下,对艺术教育提出新的课题,山东艺术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学科建设将紧紧跟随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步伐,以“人民性”为立足点,坚守文艺铸魂,为人民造像,为时代立传,扛起艺术学科建设的大旗,不负先生艺术教育初衷和使命,任重而道远。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充分认识各科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艺术创作规律,使学科建设向更加精深的方向发展。
四、“新”:人才培养的革新
于希宁先生从艺七十几载,在艺术事业上完成了传继、师承、创作、革新的转变。他师承于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中国绘画史论家俞剑华等,承蒙师恩,集大家于一成,塑造了既有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意趣,又兼具多元文化交融的全能型学者,从理论到实践,传以正道,形成了于希宁先生学识广博的创作观、艺术观。
于希宁先生的德艺双馨、循循善诱,为山东艺术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山东乃至全国艺术教育的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山东艺术学院承继于希宁先生的教育理念,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学校的专业素养和艺术创作能力,承担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责任。2008年“于希宁绘画艺术纪念馆”和“梅园”在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落成。于希宁先生潜心教学、诲人不倦的形象,必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学子薪火相传,也正是一位艺术家对青年一代的激励、对大学文化艺术之道的笃定。
【结语】
于希宁先生处于20世纪艺术的传承与革新中转型的画家,作为艺术教育家,先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坚韧自强如梅花一般“纵横张弛开天地,花自馨香蕾自思”。先生品格高尚,晚年在艺术上的造诣已有登峰造极之势,笔墨挥洒间尽显自然之势,尽显“画魂深处寓人魂”的时代风骨,以大胸怀、大气量的人格品性引领着艺术道路。于希宁先生的艺术理念,是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的结晶,他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传统文化。将“闳约深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融入山东艺术教育中,其积淀的艺术气质和品格将不断影响广大莘莘艺术学子,成为艺术界的宝贵财富。
于希宁梅画中的生命力量
□李豆(山东艺术学院2022级研究生)
一、心源造化赖虚心
傅抱石先生曾言:“一切艺术的真正要素在于生命,有了生命,时间空间都不能限制它”。于希宁的梅花正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生命意义为根本目的的民族绘画。数十年来,他徜徉于梅林之中寻诗思画意,在数度探梅中与梅结为知己并进入物我两忘境界,在“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思想旨归下,将自己的生命与梅花交融,使生命得以升华而体悟生命的内蕴而自慰。晚年于希宁的诸多梅画作品,于精纯的笔墨及有限的尺幅中,将昂扬不坠的人格境界与沛然莫之能御的生命力量不断升华,表现了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新气象、新精神。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万法之源。万法就在这个“心”上映照、呈现、敞亮。于希宁深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为了画好梅花,他曾“七至邓尉,四临超山”,多次赴江南梅林写生,于风霜雨雪、晨昏变化中,徜徉在梅林间寻诗觅画。他以“放笔纵横,参天拔地”的新梅花大胆突破前人“折枝写花,疏影横斜”的桎梏,其笔下的梅花呈现出的不是孤芳自赏,不是凄清寂寥,不是萧索枯寒,而是生气盎然、铁骨铮铮,孤冷中有一股气势雄浑、凌而益坚的生命力。“吐纳英华乐守箴,心源造化赖虚心”。晚年的于希宁常在其所作上铃印“虚心”二字,心能空虚,则生空灵、苍劲之至,涤荡胸襟,心无旁骛,抱朴守虚,这虚实空灵的画面正是于希宁心灵状态和精神境界的反映。“虚心”不仅是指虚廓心灵,不自满、不自大,亦指将哲学意义上的“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落实到绘画上。于希宁将“虚”从章法的樊笼中解放出来,变实为虚,看似笔笔实,却又笔笔虚,笔虚意灵,虚中求实,斑驳空虚中而又有生命律动之感。于希宁心怀空明的心境,排除实用的功利的欲求,真正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其艺术实践对于21世纪花鸟画创作如何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二、厚积薄发撷花魂
“厚积薄发”一词,最早出自于宋代苏轼的杂文《稼说送张琥》,其中写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要求画家要学养深厚、厚积而薄发,文人画家更是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方可,于希宁显然就是这种具有全面艺术修养的艺术家。他师从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等众多中国画名师,同时又以自己故乡艺术的天然滋养为根基,融会文人画传统的精华。为了专精于梅、突破成规,他一度连年早春到江南作梅花写生,深入把握梅之气质、品格、精神,其咏梅诗篇,写梅佳作,层出不穷,从而生发出属于他醇厚、豪爽天性的梅画艺术。
于希宁的梅花并没有过分注重形似与笔墨技法的运用,而是将其赋予人格观照,以梅花比骚人品格,立文人精神操守,呈主观个性才情。由此,于希宁笔下的梅非自然之梅,而是精神之梅。当以梅花为生活审美的诉求时,其梅花传统的文化寓意也就转换成生活的寓意,他透过梅花表现对新时代、新生活的高昂热情,在历史的推进中体悟自我,感怀生命,与时代焕发起来的热烈的精神意气相呼应,与强烈的时代感召力相契合。三、我即梅花梅即我
中国人自古爱梅,梅花吸引了古今无数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咏梅以言志,借梅以寄情。观于希宁梅花,立独到之新意,墨梅、色梅、折枝、全树、长卷、横幅,或临风带雪,或停霜映日,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其一枝一萼尽显阳刚之气,洋溢着爱国主义情结,充满勃勃生机和奋发向上的生命力。于希宁对梅花的热爱也使得梅花将一切奉献予自己,人花不分,两相知己,以梅修身,反修其梅,即所谓到达了“我爱梅花梅爱我,新干老枝任横斜”的自由之地。晚年的于希宁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只能以“卧以游之”“乘物以游心”的状态,沉浸在梅花的世界中。思梅、梦梅成为其生活的常态,记忆的世界不断被唤醒与重组,时空限制被打破,可以畅通无碍地与梅倾诉、交流。审美心境趋于无限的自由,生平探梅经历不断被筛选和想象,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伴我遐思枕瓣眠”,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集中于特定的审美对象上,在“我即梅花梅即我”的心理时空中浮想联翩。
“余患失眠症十数年,必药始可稍睡。昨夜偶得甘眠,梦牵神游,与梅相晤。晨起即兴,颇有所得。今朝忽于箧中得齐国瓦当拓片珍本,复诱梦思,而生奇想,借瓦当代明月,别开生面。夜阑人静,花月钟情,此境界超乎目睹,非非非想耶!戊辰秋末。”梦往神游的过程饱含了对物象浓烈而真挚的情感,并产生了孕育丰富情感的审美意象,艺术主体的情感始终与审美意象结合在一起,情感越是强烈,想象就越是深入。晚年的于希宁对梅花的情感与日俱增,对梅花的客观映像经过心灵的不断纯化和提炼俨然演变成强烈的情感语言符号。心不为物所役,于希宁以“超以象外”的畅神精神不仅仅将梅花停留在对外形的描绘上,而是入雪夜梦梅,与梅花“心物交融”,以物之美度我心之美,画有尽而意无穷。于希宁在以“从时代出发,但不要丢掉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指导下,显示出梅花创作在传统基础上发展的潜力,创造了一个体现万物生成变化法则又可使精神逍遥其中的梅花世界。
【结语】
中国画的生命意识内含于画面的形式构成之中,它以一种文化内蕴和生命精神进入画家的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注重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主张艺术创作应由内在的生命之气出发,使其意不在形,而是一种表现自我生命的重要方式。于希宁心游万仞,摒弃一切内在束缚,取其梅花“意气”,将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之间交融互渗,整株梅树参天拔地,梅花老枝纷披,生意盎然,气势雄浑,笔墨立意不同凡响,尽显昂扬不坠的生命力量。正如古人云:“疏影暗香,为梅写真,雪后水边,为梅传神,二者俱难作矣。”于希宁翰墨飘香的艺术世界,已化作不朽的香雪梅魂,三魂思想留芳人间,荡涤思想、催人奋进,也正如他所言“我画梅,喜欢梅的倔强性格和傲骨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的气节和尊严,做人也是如此”。
(篇幅所限,文章皆为节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