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丁宝桢为民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 简评电视剧《丁宝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16:36: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丁宝桢为民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 简评电视剧《丁宝桢》

丁宝桢为民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 简评电视剧《丁宝桢》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州(今织金)人,晚清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桢考中进士,此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桢去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入祀贤良祠,并在山东、四川、贵州建祠祭祀。

近日,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丁宝桢》正是对丁宝桢在做人、齐家、为官、爱民等方面的生动还原。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剧,《丁宝桢》尊重历史,进行了艺术化的再加工。本剧以丁宝桢的生平为经,以他“勇于担当,清廉刚正,爱国爱民”的精神为纬,展现了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廉吏形象。

熟悉晚清历史的人对丁宝桢杀掉御前太监安德海一案应该不陌生。安德海作为慈禧太后最为宠信的太监,他的死在晚清时期曾轰动了朝野上下。电视剧《丁宝桢》高度还原了安德海之死这一历史事件,将史书记载内容进行了完整呈现。

通过电视剧的剧情安排可以看出,将丁宝桢杀掉太监安德海时的果断同丁宝桢面对洋人船坚炮利时的战略迂回放在前1-6集进行讲述,是该剧较为巧妙的一个情节安排。

果断和迂回,这个矛盾的人物性格,真实表现了丁宝桢作为山东巡抚为保卫一方百姓免受外敌袭扰的以退为进,以及其作为地方父母官为民除害、不畏权势的大无畏精神。多条故事线自然而然地铺开,显得恰到好处。本剧借由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充分反映了丁宝桢鲜明的性格特点,最终回归到了为民二字。

丁宝桢杀安德海之果敢

丁宝桢在担任山东巡抚期间,果断地杀掉了兴风作浪、不可一世的太监安德海。同治八年(1869年),安德海违反祖制、擅出宫禁,在未携带任何公文的情况下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安德海至泰安境内,丁宝桢派骑兵将其逮捕,随后押往济南。丁宝桢早就对安德海的仗势骄横非常愤慨,立即密奏朝廷,痛斥安德海种种不法行径。得旨后,安德海被就地正法。此举使得朝野上下人心大快。

作为一部严肃的历史剧,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编排,才能在艺术效果上达到最大升华,该剧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丁宝桢在面对安德海这样的强势对手时,没有退缩或犹豫,而是迅速采取行动,在得到了皇帝和恭亲王等支持后,坚决执行了对安德海“无须审问、就地正法”的决定。这种果敢决断的品质,让丁宝桢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也为其后续赴任四川总督打下了政治基础。

丁宝桢为民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 简评电视剧《丁宝桢》

电视剧细致表现了丁宝桢在执行这一决定时所遭到的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阻挠,这既是对历史的还原,也是对丁宝桢性格的强化。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被外界干扰,这种坚定不移的品质,让他在困难时刻保持了信心和毅力。

同时,通过这一事件,更展现出了丁宝桢的远见卓识。这与他在为官后期致力于“求富自强”的洋务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决心是相符合且一致的,他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痛斥“墨守纲常”的人。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学习西方,“精求武备”“仿照外洋枪炮之巧如法制造”,这样才能“弃我之短,夺彼之长”。他不仅考虑到了当前的利益,还考虑到了长远的影响。可以说,这种远见卓识让他在决策时具备了超越常人的眼光和视野。

丁宝桢面对洋人的战略迂回

当丁宝桢面对洋人坚船利炮的威胁时,他没有盲目地硬碰硬,而是采取了战略迂回的策略,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个事件反映了丁宝桢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沉着冷静、机智灵活。

在剧中,当洋人的炮舰在海岸线展示出强大的威慑时,很多官员和将士面对挑衅失去了判断力。但是,丁宝桢没有慌乱,而是保持了沉着冷静的态度。他分析了形势,权衡了利弊,找准了行动之目标:即最大限度保障山东百姓的安全,从而采取了战略迂回的最终决策,先拖住洋人,再造势威慑,计成之后开始务实反思,重振水师。

这种沉着、冷静的品质,让他在危急时刻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丁宝桢在面对洋人的威胁时,没有固守过去的思想和方法,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整了策略。他采取了战略迂回的策略,避开了对方的锋芒,寻找到了对自己有利的机会。这种机智灵活,让他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能够随机应变,化解危机。

丁宝桢为民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结合电视剧剧情和历史事件可以看到,丁宝桢在处理两件事情时都展现出了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的品质。无论是果断杀掉安德海还是采取战略迂回对抗洋人,他都是为了保百姓安宁,这在清朝末年国力日渐衰退的情况下,更显难能可贵。

丁宝桢为民之道及其当代启示 | 简评电视剧《丁宝桢》

丁宝桢一心为民、勇于担当、坚持原则的品质值得学习。在遇到困难或问题时,首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无论是斩杀安德海还是采取战略迂回对抗洋人,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作者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编剧)

文/唐忆若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塑造历史名臣 传承民族精神|评电视剧《丁宝桢》的当代价值
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丁宝桢》10月26日开始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这位从贵州织金县牛场镇走进晚清政治舞台的“宫保”大人一生清廉、胸怀家国,竭智尽忠,政绩显著,被曾国藩赞为“豪杰之
2023-11-02 16:04:00
打捞贵州历史人物及其回响 | 评历史题材电视剧《丁宝桢》
11月2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委宣传部、毕节市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丁宝桢》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收官。该剧由殷飞执导,马少骅、
2023-11-07 00:57:00
历史人物丁宝桢的现代诠释与形象塑造 | 评电视剧《丁宝桢》
电视剧《丁宝桢》在央视热播,开播第一天就获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并持续得到关注和好评。该剧从“报国”“爱民”“治家”三个层面,讲述清代廉吏丁宝桢的生平故事。电视剧以超强的故事讲述能
2023-11-02 15:34:00
首播仅两集,收视率第一,《丁宝桢》太能打
电视剧《丁宝桢》终于开播了,首播仅仅两集,居然就拿下了收视率第一,可以说实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之外。可以说这部剧真的是非常地能打,同阶段的《追光的日子》、《小敏家》、《甜蜜的你》等
2023-10-29 16:44:00
评细节 亮观点 主创、影评人齐聚北京 再品历史正剧《丁宝桢》
...入胜、演技精湛、兼具艺术性与现实意义……今年10月,电视剧《丁宝桢》在央视首播,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酷云峰值收视率达到2.0277,同时,通过爱奇艺、腾讯、优酷、B站、风行等
2023-12-20 18:12:00
4位国家一级演员坐镇,《丁宝桢》收视持续破1,央视又押对宝了
...熙王朝》、《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许多经典剧集的电视剧类型,这几年已经是冷门了。究其原因,还是这几年影视圈制作一窝蜂的追捧流量剧、各种题材的爽剧,这种正剧反而失去了市场竞争
2023-11-01 16:00:00
历史大剧《丁宝桢》将于12月3日在贵州卫视播出
...《丁宝桢》将在贵州卫视播出。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讲述清末民初的名臣丁宝桢的后半生事迹,斩杀安德海、两度治理黄河、惩治贪
2023-12-02 16:25:00
电视剧《丁宝桢》热播,这位清末山东巡抚有啥不一样?
海报新闻记者 秦文 首席记者 解强民 济南报道10月26日,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丁宝桢》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数据显示,开播首日,该剧以0.7219%的实时收视率位居全国黄金档第一
2023-10-27 17:39:00
走近丁宝桢
...没影响人们对丁宝桢的怀想和纪念。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丁宝桢》正在央视八套热播;2000年在贵阳为他诞辰
2023-11-02 01: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