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与其拿儿子严锋,不如拿他爹辛丰年来激励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6 00: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与其拿儿子严锋,不如拿他爹辛丰年来激励我

◎闫红

想想这是多大的挫折,好不容易考了全省第一,居然连学也没得上……

那年我在复旦进修,有次去找中文系某博士聊天时,碰到严锋老师。

听说我在中文系旁听,他就问我和谁比较熟。我说出两个名字,便见天真愉悦的光从他的眼镜片后面透出来,他一点也不想掩饰地说:“真好,大家欣赏的都是一样的人。”

这个细节差不多是那次遇见里,我对严锋老师印象的全部。我也觉得很好,这世上有人以金钱权势取人,有人以才华风度取人,难得有人听到你欣赏谁,便知你是怎样的人。那种单纯的会心,不多,所以很珍贵。

另外我还知道一个关于他的信息是:辛丰年的儿子。

离那次见到严老师又过去几年,我混迹于天涯论坛,居然认识了不少辛丰年的粉丝。然后有了微博,我顺手关注了严锋老师,发现他还是一个酷爱吃面,对猪肉和VR都有研究,会修电脑也擅长写段子的音乐发烧友。当斗志忽然被不靠谱的网友激发时,他则会像撒贝宁那样凡尔赛,亮出他两次江苏省文科最高分的战绩。

他写过一些著名的段子,比如“早晨起来看微博,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我个人更喜欢他那篇《不必读书目》,除了可以替读者省时间,也鼓励阅读者勇敢地相信自己的直觉。

我有时会拿严锋老师给小儿励志,告诉他严锋老师高考前晚一夜无眠,等拿到试卷,发现不过如此,随手就考了个等同于江苏文科总分第一的分数。“状态”这个事,可能没那么重要,我们往往栽在“担心状态不好”上。

拿到成绩后,严锋老师快乐地看了一夜《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二天体检,转氨酶过高,竟然不能上大学。想想这是多大的挫折,好不容易考了全省第一,居然连学也没得上。但严锋老师从头再来,又考了个全省文科最高分。历来状元不少,拿两次文科最高分的,怕是就这一个,真够吹一辈子的。所以一件事发生时,不要着急给它定性,如果躲不过,就扛起来,说不定反而会成就你人生里的高光时刻。

小儿听了几次,有天,忽然说:“你说的都是‘后来成功了’的故事。但大部分人休息不好,考试成绩就是会差一点。第一次考得好,第二次不见得考得好。严锋老师是个例,不见得适用所有人。”

我无言以对,想想若有人用严锋老师的故事鼓励我,我也会很抗拒。这也是大部分鸡汤的命门,鸡汤里也都是“后来成功了”的事,而大部分人,一个小错都犯不起,把救赎寄托于“后来成功”,纯属自欺欺人。

我自己想一想,能够安慰到我的也不是严锋老师的经历,而是他的父亲辛丰年的。我这人内核不太稳定,容易困扰,但这几年,我遇到什么事,总会想,假如是辛丰年遇到会怎样?那一定不会怎么样。刮风下雨,或者晴空万里,对他都不会有太大影响,他有一种神奇的专注力,可以屏蔽外界的干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

这样一个辛丰年,我是在严锋老师的文章里看到的。

按严锋的说法,辛丰年的父亲是个小军阀,做过上海戒严司令和淞沪警备司令。“后来下野了,就在上海淡水路法租界里做寓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严锋老师曾在微博上提起过,有一条街的房子都是他祖父的。

辛丰年的童年生活优裕,但这段历史只是让辛丰年深感羞耻,怀着“对人间的绝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刻骨铭心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走上革命道路,也就成了严锋所言的“干部”。六十年代,他被撤销一切职务,发配回老家劳动。

从“干部”变成公社煤球厂最底层的劳动者,社会地位断崖式降低,饥饿成为常态,生活肯定有影响,但只能影响到一部分。

严锋回忆说:“到了晚上,如果没有夜班的话,就会读鲁迅和《英语学习》之类的书。从福州带到乡下的竟然也有两三百本。看书看得吃力了,就会拿出小提琴来拉上几段,最经常拉的是萨拉萨蒂的《流浪》和马斯南的《沉思》,后者是他最喜欢的音乐之一……”

厂里的文艺组里有各种乐器,屋里所有的乐器,辛丰年都会一点,他拿到一本新歌集,能“很快地连词带谱从第一首歌唱到最后一首歌”。

平反之后,辛丰年没有朱买臣式扬眉吐气,际遇改变对他而言不过是换了个学习环境,他没有那么多气。当然他也觉得人生被蹉跎了,过多的劳动,耽误了他看书听音乐的时间。

所以,虽然只有五十三岁(比此刻的我大四岁),他向组织提出退休。严锋说他退休手续一办完,就拿起一根扁担,用补发的工资到新华书店里去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买了回来。《鲁迅全集》《资治通鉴》《艺苑掇英》《文物》杂志……想看的书太多了,他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同时,他不断更新他的音响设备,从夏普四喇叭收录机到Walkman CD唱机。买不起唱片,他就去读乐谱,他还开始自学脚踏风琴、钢琴,一上来就弹舒伯特、弹肖邦……至于弹得怎么样呢?严锋说, 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家里的人。

辛丰年的退休生涯,似乎可以分为现实和精神两部分,现实这部分是做(大量)家务,“基于那种根深蒂固的对剥削阶级人压迫人生活的永恒的厌恶”,他不愿意请保姆。

精神这部分就是读书和听音乐,以及写作。

从严锋的叙述看,写作似乎是读书和听音乐理所当然的副产品,辛丰年毫无扬名立万的野心,但稀里糊涂地就在晚年成了名,这似乎很符合当下倡导的长期主义,不过长期主义还有个目的在,辛丰年并没什么目的。

有次严锋跟人聊起辛丰年的文章,对方说比某某的好,严锋回去转告父亲,辛丰年大怒,认为是一种轻浮和不负责任的说法。还有一次,辛丰年的老友章品镇在电话里,也许是调侃地说,我现在也出名了。辛丰年听得很生气,认为这个老朋友怎么变虚荣了呢?

我初看这两个细节,只觉得是辛丰年淡泊名利,后来偶尔想起,还觉得这里面有一种对于自我的忠实。

严锋说他父亲爱音乐到了人间能得几回闻的地步。普通人与欲望纠缠良久,难以追蹑他们的脚步。但是,人人都应该有点辛丰年,他会在某些时刻给你支撑。在你患得患失之际,在你生出鄙吝之心之时,想到有那么一个辛丰年,是不是也会昂首挺胸,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反正,我会这样,虽然我没有见过他,但想起他来就会少些忧惧之心。世上竟有这样的人,世上该有这样的人,对我来说,他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一个纯粹的精神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话跨界达人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尊重天性,拒绝“爹味”
...550万粉丝、曾开过“不必读书单”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是一位跨界达人,兴趣爱好广泛,喜欢文学、音乐、艺术、游戏、科幻、虚拟现实,不仅写跨界研究文章,还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2023-10-19 13:21:00
复旦教授点评董宇辉告别信:有不少华而不实的辞藻,给人观感不佳
ZAKER科技7月26日消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董宇辉,说人话!》一文,批评董宇辉的告别信有不少华而不实的辞藻,个人观感不佳。事实上昨日董宇辉的告别信发布
2024-07-26 18:53:00
...。“科研人员要不忘科技报国初心。”这是苏州大学教授严锋常说的话。2022年11月4日,随着一声欢呼,碱性阴离子交换膜中试生产成功,打破了碱性膜无法量产的困境。为了这一刻,严锋
2023-09-04 06:49:00
...动,像是回到了当年。”当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严锋站上相辉堂南堂,开讲《从岩画到元宇宙:人文与技术视野下的虚拟现实趋势》时,不禁为之心潮翻涌。这是相辉堂2018年改建后他
2023-06-15 09:29:00
...瑶的《退回童年》。作为评委代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盛赞了参赛作品所表现出的惊人创作力,认为国产科幻正处于前所未来的热潮之中,在新世代创作者们的共同筑造下呈现出一种鲜活的跃
2023-08-22 20:57:00
...维瘤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严锋教授介绍,神经纤维瘤大多为良性肿瘤,虽然恶变概率不算高,但会造成面部大块色斑,不仅影响容貌,影响神经功能,还可能造成全身
2025-05-17 06:29:00
东丽区丰年村街道心灵驿站:“心”服务开启“心”动能
...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寻得心灵片刻的宁静。这里是东丽区丰年村街道爱心家园,也是我们要探访的丰年村街道心灵驿站的所在地。院落虽小,却设施齐备,这里有温馨、私密的心理咨询室,有可以无
2023-11-01 21:06:00
年货里的丰年
...、孩子们玩的年货。不用说,今年,是花子叔置办年货的丰年。想起他以前困苦的日子,我真替他高兴。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父母亲置办年货。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的生活也非常困难,现在
2024-02-08 08:04:00
父子话“丰年”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都说‘瑞雪兆丰年’,前几天的降雪是个好兆头呀!我们一定要努力培制出最好的优质稻种子,擦亮浦城大米品牌,更要让农民有个好收成。”日前,浦城县忠信镇商会会长苏祖彪
2024-02-02 02: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