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新福村青山如黛。
村民在家门口的工厂就业。
初夏的五月,行走在平江县岑川镇新福村,田园葱茏,油茶飘香,房前屋后鸡鸣狗吠,山上山下羊群欢腾;在新修好的穿村公路Y098线上,柏油锃亮,村民私家车和自驾游的车辆不时驶过……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个风景优美、经济富裕的“幸福村”,曾是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呢。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幸福”底色
新福村位于平江县城西北部,地处偏远,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山区村,也是脱贫巩固村。几年前,全村1000余名村民,有监测户6户29人,脱贫户54户232人;因村级主干道路拓宽负债80余万元,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5.2万元……
“近几年来,全村党员和村民齐心协力,做成了几件大事,村里变化可大了。”新福村支书罗国文介绍,近6公里的通村公路拓宽硬化了,还铺上了柏油;全村饮水工程完工了,家家户户用上了沁甜的自来水;全村路灯全部安装好了,晚上也能灯火通明……
5月25日,77岁的老支书李侃东正在村口查看才修好不久的水泥桥积水情况。身为退伍军人的他,在村里工作了28年仍然退而不休,时刻操心着村里的大小事。老人欣慰地说,很高兴看到新福村越来越好。
“罗书记家里有玩具厂,条件很好。他干村支书,就是要为村里出力。”村民都说,罗国文放弃自家的企业,一心扎在村里的发展上。
“我是党员,也是新福村的村民,为村里出力是应该的。”罗国文在村委已经工作12年,他说,自家富起来了,希望能带动村里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近20年来,新福村“两委”一直保持着和谐稳定,从未出现过任何违反纪律的现象,充分彰显了村级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也树立了村“两委”的权威,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我们如今的生活大变样,村里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勤劳的群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的誓言。”罗国文说,致富路修好了,村里环境搞好了,新福村正在走向共同致富的小康路。
推进产业发展 铸就“幸福”品牌
曾经的新福村,山高路远,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资源利用率不高,是有名的贫困村。2020年前,村里仅有光伏发电这一项目能创造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
“这几年,光是进出村的大小桥梁就修了7座。交通运输一方便,村里的青山绿水都成了‘香饽饽’。”罗国文介绍,目前,村里有1000多亩经济林果山地在垦殖建设中,整个山林面积近万亩。去年,村集体已流转土地120亩,建成油茶种植基地;760亩果林已种苗抚育,可尽快挂果;已争取到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年内有望建成光伏发电村……
今年初,村里已向省里申报集体经济合作社茶叶初制加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茶林种植集体经济项目,准备新建一个红绿白茶兼制茶叶初制加工厂,统一收购全镇现有茶鲜叶原料,实现全镇范围内监测户、脱贫户、一般农户家中的茶园有效利用,加工制成岑川白茶、红茶、绿茶等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2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新建200亩油茶林示范基地;结合村级实际情况,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抱团发展。
靠山吃山,但粮食生产是基础,也是重点。经村、镇逐级上报,全村300多亩水田的提质改造已经获批。“等到小田改大田完工,我们可以流转土地开展种养殖业,充分用好自身资源造血,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会超过50万元,村民收入也会节节攀高。”
发展乡村旅游 奏响“幸福”之歌
蓝天白云,山青草绿,微风过处清新自然。沿着柏油路一直向南,拐几个急弯,爬一段山路,新福村爹爹岭农场映入眼帘。山坡上,民宿炊烟袅袅,鸡儿在觅食,羊儿在欢叫,一位黝黑的年轻人正精心护理着山坡上的果树……
农场的主人刘尚华是地道的新福村人,原来在江苏昆山开电子厂。在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2014年,他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
开办爹爹岭农场后,刘尚华流转山林面积550亩,养殖本地黑山羊、土鸡,种植油茶、杨梅等经济林,年产值达100万元。该农场先后被评为岳阳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湖南省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家庭农场100佳”。当前,爹爹岭农场聘请当地劳动力20余人,年发工资40余万元。
“我是喝这个地方的水、吃这个地方的饭长大的人,希望通过爹爹岭农场的整合发展,带动地方致富,带动产业发展。”作为党员致富带头人,刘尚华表示,目前农场的种植和养殖产业投资已经超过1000万元,今年将进一步扩大种养殖规模,打造大规模的农家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领更多的农民创业致富。
“新福村拥有天然优美的农村原生态田园风光,是打造生态种养殖业、发展乡村旅游好地方。”规划着新福村将来的发展之路,罗国文信心满满,村里将集中力量打造绿色生态产业综合体,创建“休闲游到新福村”的乡村旅游品牌,让村民幸福的日子更有奔头。
本报记者 王金河 通讯员 艾 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