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近三年时间,目前进展如何?2月1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在会上介绍称,近三年来,已组织全国近500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这次普查调查,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数据的质量及完整、规范是这次普查调查的难点和重点,也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郑国光介绍称,参与调查的行业部门和各地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分层级、分行业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工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分别制定了调查数据质检方案,研发质检软件,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包括现场抽查,质检通不过的,退回整改。“向国务院普查办汇交的调查数据还要进行综合性质检,即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通不过的,再退回行业部门整改。这样的流程和方式确保了这次普查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已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队伍,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防灾减灾的良好社会氛围。
他表示,目前,国务院普查办正在协同各相关行业部门和各地推进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常态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体系建设、广泛应用普查数据成果、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各地、各部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发展规划、重点领域和实际需求,组织做好普查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后续关于全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将再安排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1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