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基本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调查取得多项“第一次”——解读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5 20: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题:基本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调查取得多项“第一次”——解读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

新华社记者刘夏村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当前,普查工作进展如何?普查成果有何应用?围绕社会关注的话题,在15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对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作了介绍。

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

2020年5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近三年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地区坚持“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和“试点先行、适度扩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步骤,努力克服疫情等影响,开展普查调查工作。

“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任务,目前正在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说。

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取得多项“第一次”。郑国光介绍,例如,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推动致灾数据和承灾体数据的有机融合,推进了部门间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全面摸清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特别是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为我国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提供重要基础;第一次补齐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来89场重大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情数据和救援救灾情况;第一次开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市—县—乡镇—社区村—家户”的政府、社会、基层、家庭等全国综合减灾能力调查数据集。

郑国光表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了重点地区抗灾能力,为全面做好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措并举做好组织实施

这次普查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重,组织实施难度大。

“我们在全国动员了近500万人参与,涉及全国所有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司长陈胜介绍,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即统一组织领导到位、部门分工协作到位、地方分级负责到位、各方协同参与到位。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培军介绍,从进行试点、统一标准、开展培训、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四个方面,做好这次普查工作的技术保障、技术协同以及技术质量把关。

例如,先后在北京市房山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开展试点“大会战”以及全国120个县试点工作;编制20余本120万字的培训教材,举办了10多期线下线上结合的培训,录制300余节线上培训课程,通过培训确保参与人员能持证上岗……

“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

郑国光介绍,这次普查方案从制定开始,就确定了“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推动普查成果应用。

例如,在住建领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说,在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依托普查系统开发了自建房排查信息归集系统,实现了信息落图定位、全过程可追溯。

在交通领域,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春耕介绍,已印发了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分类分批开展成果的应用,强化灾害风险全过程管控。特别是利用这次普查的成果,科学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

在森林草原防火领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负责人陈雪峰介绍,很多地方已经将普查成果应用于当地火险会商、灾情研判、隐患治理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2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20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以来,水利部组织全国各级水利部门500余家技术单位、8万余人有序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各
2023-05-13 19:50:00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已基本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
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已近三年时间,目前进展如何?2月1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
2023-02-15 13:42:00
...险普查实施方案》及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筹建天津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的函》,滨海新区海洋局全面推进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项目。如今,普查全面收官,工作成
2023-10-04 03:11:00
南开区:高效完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更新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南开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自2023年收官迄今,部分普查对象情况发生调整变化,为加快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常态化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普查数据更新和成果
2024-12-27 10:17:00
...综合运用的背后,是深入普查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个人,江苏省气候中心(江苏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谢志清清晰地记得,2020
2024-03-23 03:23:00
...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问,这次普查掌握的信息成果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发挥怎样的作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陈雪峰介
2023-02-15 11:42:00
全国表彰!重庆11集体12个人上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欣悦近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表彰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重庆市11
2024-03-26 12:43:00
嘉兴市海盐县“多举措”推进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试点工作
...害活动频繁,是自然灾害高易发区和多发区。海盐县聚焦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将县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试点任务要求与数字化改革、现代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综合减
2023-09-08 11:06:00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虎平,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副处长张豪,省水
2023-11-18 08: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石榴籽紧抱,育人更育心——枣庄校园共绘民族团结教育生动图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 王函石榴花红,籽籽同心。近年来,枣庄市多所学校以石榴为媒、以教育为桥,用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
2025-09-05 22:09:00
峄城总工会启动“微家暖新”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动项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9月5日,峄城区召开了服务职工创新实践与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峄城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晁夫利针对峄城区工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发布
2025-09-05 22:09:00
枣庄市医学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为交流呼吸内镜技术与呼吸慢病管理的新理念、新进展,推动相关临床技术的规范应用与科研创新,近日,由枣庄市医学会主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枣庄市医学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呼吸慢病管理论坛召开
2025-09-05 22:09:00
9月5日又有大咖将到滕州市康复医院进行带教会诊
(通讯员 屈会心)
2025-09-05 22:10:00
滕州市康复医院眼视光中心教师节专属活动开始啦
活动时间:2023年9月6日 - 9月30日 优惠对象:全体教师及家属(含退休教师) 核心优惠:🔹 进口品牌镜片7折 蔡司
2025-09-05 22:11:00
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滕州中心人民医院举行
为推动枣庄地区重症医学服务能力提升,近日,由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医学质量
2025-09-05 22:11: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月度联谊会
为加强多方协同,筑牢门诊服务与安全防线,9月2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门诊第三方(司乘、保洁、保安、导服)主管人员及各楼层负责人月度联谊会
2025-09-05 22:11:00
从山顶到山脚,枣庄唯一一个民族村的共富之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 王函在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北部山区,有一个名叫米山顶的小村庄。这里曾是群山环抱中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
2025-09-05 22:11:00
峄城区召开深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2025年1月,峄城区人民政府与峄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
2025-09-05 22:12:00
滕州中心人民医院在山东省第十次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上荣获佳绩
近日,山东省医学会第十次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团队联合康复医学科完成的案例荣获“感控之鉴”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
2025-09-05 22:12:00
夏津“初心广场榜样公园”:既是红色阵地也是居民休闲好去处
“自打这公园建好,我每天早晚都会来溜一圈,看看党史故事,跟老伙计们打打太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住夏津县“初心广场榜样公园”附近聚鑫园小区的王传斌
2025-09-05 22:12:00
杨琴 龙晓雪:以赛促教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在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国际性3D打印造型技术大赛。 黄忠贵 摄一方面,教赛互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是创新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9-05 22:29:00
贵州师范大学课题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设立课程开发专项基金,支持高校开发与贵州特色资源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鼓励跨学科合作,完善教育生态体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025-09-05 22:29:00
贵州旅游大家谈丨贵财现代康旅产业学院副院长王超:告别浅尝辄止,让康养旅游走得更远
今年暑期,贵州给全国各地的避暑游客带来了徐徐清凉,贵州已然成为避暑胜地。随着人们对康养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贵州旅游时更加追求康养方面体验
2025-09-05 22:29:00
“我”与这座城的一天
晨曦中的六盘水(黄瑶 摄)晨曦微露,城市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柔和的光线穿透薄雾,洒落在错落的楼宇间,为城市勾勒出温暖的轮廓
2025-09-05 2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