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叶小弟给外地朋友送上红包。本报记者池远摄
“祝老板年年发大财!”
“谢谢你们!拜年红包送上,也祝你们新年快乐!”
爽朗的笑声,回荡在三坊七巷澳门桥头。
大年三十下午5点,一顿特殊的年夜饭在妃轩珍珠烟酒店旁的长廊里开席。在烟酒店店主、三坊七巷公益团队负责人叶小弟的邀请下,8名因各种原因未能回家过年的打工人相聚于此,感受这份别样的温馨。
这顿特殊的年夜饭,要追溯到10年前。2014年,叶小弟应当地政府部门邀请,组织一批志愿者整治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整治完成后他发现,部分志愿者因种种原因无法回家过年,便发出邀请:“来我店里,我煮给你们吃!”
随后的几年,叶小弟发现,因种种原因无法回家过年的人不在
少数。他的店铺外架着几台电视机,每当临近春节,总有些人徘徊在电视机前,看着往年的春晚,一看就是一下午。“有些人没挣到钱,不好意思回家;有些人路途遥远,感觉回家不划算……不回家的原因林林总总,但他们无疑都需要一顿温暖的年夜饭。”叶小弟说。
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点燃了叶小弟的助人热情。每逢年关将近,他就会主动询问那些徘徊在电视机前、看上去孤独的人:“今年回家过年吗?和谁一起吃年夜饭?如果没法和家人一起,要不要一起来我店里吃?”
从2014年至今,除了疫情防控那几年,这顿温暖年夜饭持续开席。“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人吃,少的时候也有五六个人。既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但是这份情谊与温暖,大家都会铭记在心。”叶小弟说。
来榕打工近三十年的刘传明,是这顿特殊年夜饭的“常客”。他父母早亡,在老家达州也没有太多亲人,“回老家既花钱又花时间,在福州又难免感到有些孤单,多亏叶小弟的年夜饭,让我在福州认识了不少朋友”。
今年,在叶小弟的盛情邀请下,有8人来吃年夜饭。
为了这顿饭,叶小弟花了不少心思。“上午10点就开始买菜、做准备,中午稍事休息,下午继续做饭。”叶小弟说,今年准备了5个菜,考虑到吃年夜饭的多是外地朋友,吃不惯海鲜,以各类肉菜为主,“既有红烧肉、粉条炖肉,也有他们爱吃的腊肠等特色菜,希望他们能够喜欢。”
年夜饭开席后,叶小弟和儿子一起给几名外地朋友送上红包,还给他们倒上好酒,“吃完年夜饭,他们还可以边看春晚边打牌,尽力让他们在福州过一个温馨的除夕”。
(全文共982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