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本报讯 市统计局近日发布最新统计数字,2022年我市渔业产值达到102.2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按可比价同比增长5.9%。
近年来,我市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抓手,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创新工作举措,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融合。
我市积极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和池塘标准化改造,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养殖水平。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8万吨,同比增长4.26%,水产品总产量保持稳定。
此外,我市出台一系列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以项目促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休闲渔业基地、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基地。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7个,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11.77万亩,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45家,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规模养殖基地尾水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
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承接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本地化试验示范推广。近年来,全市累计推广大口黑鲈优鲈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新品种10个,陆基循环桶养殖等新技术模式8项。
不仅如此,我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养殖模式。通过不断优化养殖结构,名特优养殖品种比重达到55%,重点培育了小龙虾、中华鳖、河蟹等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形成了品牌商标,拉动销售价格,提高经济价值。稳步发展设施渔业,推进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陆基循环桶养殖等新型集约化高效养殖模式,共建成池塘流水养殖槽84条、9600平方米,工厂化养殖车间40000平方米。
(记者 华新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