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陵地宫烛火千年不灭,传言燃料是人鱼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13:21:00 来源:戏说三国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陵地宫烛火千年不灭,传言燃料是人鱼膏?

说起中国最神秘的古墓,就不得不提起秦始皇陵,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座帝王陵墓,秦始皇陵早在上世纪就被发现,却一直不敢发掘。不仅仅是因为地宫中纵横交错的水银江河,重要的是害怕其中的文物不能够妥善的保存。

秦始皇陵中有着许多珍宝,其中有一种人鱼膏灯,号称千年不灭,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明确记载:“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那么书中说的人鱼膏灯,究竟是用哪种动物的油脂作为原料呢?传说中的人鱼指的到底是什么?

秦陵地宫烛火千年不灭,传言燃料是人鱼膏?

谈到人鱼,难免会让人联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美人鱼,安徒生笔下的《美人鱼》令人潸然泪下,但是在中国人鱼可不是美丽小美人鱼。《山海经》记载:“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人鱼又叫鲛人,它们人头鱼身,长着四只脚,全身披着麟甲。

无独有偶,在《太平广记》中也有相关记载:“海人鱼,东海有之,大者长五六尺,状如人,眉目、口鼻、手爪、头皆为美丽女子,无不具足。”这里的人鱼和西方美人鱼相似,不仅没有鳞片,还长着美丽的女性面孔。传说居住在海边的鳏寡男子,会将她们养在水池中,并且晚上与之交合,不仅与人无异,还不会伤人。

秦陵地宫烛火千年不灭,传言燃料是人鱼膏?

由此可见,我国关于人鱼的记载也不尽相同,那么秦始皇陵中使用的人鱼膏究竟是哪一种人鱼,上面所说的两种人鱼又分别是什么动物?首先来看《山海经》中的人鱼,人头鱼身,具备鱼的身体形态,却长着四条腿。从形象来看,与现在的山椒鱼非常相似,更像是一种虚构的人鱼混合体。

《太平广记》中的人鱼,出没在东海附近,又和美人鱼类似,因此可能说的是儒艮。这是一种海洋食草动物,性情温和长着鱼的身子,却经常直立在海洋中。因此会被古人误以为是人鱼,与海牛类似。

秦陵地宫烛火千年不灭,传言燃料是人鱼膏?

那么秦始皇陵的人鱼膏灯是否就是这两种动物的油脂制作的呢?都不是,真正的人鱼膏其实是使用的娃娃鱼油制作而成。《正义广志》中记载:“人鱼似鲇,四脚。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秦始皇冢中以人鱼膏为烛,即此鱼也。”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猜得出来,所谓的人鱼就是娃娃鱼。

秦陵地宫烛火千年不灭,传言燃料是人鱼膏?

娃娃鱼又称大鲵,因为其叫声像极了婴儿的啼哭故而得名。而古人所谓的人鱼,并不是指其外貌身形像人,而是叫声像人啼哭,所以传说中的人鱼膏灯就是用娃娃鱼的油脂制作而成的。至于娃娃鱼的油脂是否能够做到千年不灭,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娃娃鱼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法律不允许人们肆意捕杀,所以现在人们也不知道娃娃鱼的油脂是否有千年不灭的功效。

但是相信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中国会具备发掘秦始皇陵的能力,到时候就会揭开其中的奥秘,一览秦始皇地宫的壮观景象,也就可以揭开人鱼膏灯千年不灭的历史谜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始皇陵那么大的面积为为什么不会坍塌
...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秦陵部分的内容。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简单归纳出以下几点重要信息。[1]秦始皇陵修造工程浩大,前后强征各类筑陵人近70万。秦始皇陵
2023-05-15 16:37:00
秦始皇陵至今未解的九大之谜
...未解谜团而倍受关注。巨大陵寝神秘莫测2200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
2023-02-13 14:51:00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
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
2023-07-19 16:38:00
为何项羽不挖秦始皇陵,却要火烧阿房宫
...刹那间万箭齐发,部分士兵们因为没有防备就这样惨死在秦陵入口外。机关不止这一重,“箭阵”之后墓道内飞出了无数怪鸟,见人就啄,不少士兵被啄瞎了眼睛。接着又跑出好多怪兽。这三重机关
2023-03-06 21:55:00
大话西游2:全新副本强势来袭!CD动画首度曝光!秦陵重见天日
...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启“国风赋新·秦”计划.于此同时,秦陵幽宫主题活动在大话西游2端游双版全线上线,这是一场游戏与传统文化向碰撞的盛宴,这场盛宴到底有哪些看点呢?我们一起走进秦
2022-12-20 11:47:00
现在的“秦始皇陵\
...皇陵,自古至今都是各种目光汇集的焦点。近日,一则“秦陵早在宋代就已被盗”的消息再次掀起热议。秦陵地宫是宋代重修?里面的金银宝物全是假的?围绕“盗与未盗”,专家们纷纷发表不同意
2023-07-28 06:29:00
秦陵地宫的百吨水银,是谁送的
...的先进技术,放几个机器人进去就可阻挡防盗机关。关于秦陵地宫的水银多少才能做到江河大海呢?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一百吨。水银在两千年前的秦国是稀罕物,自然界中有游离的水银,但很稀
2024-06-07 21:21:00
秦始皇陵里面的水银海洋,是事实?是传奇?是夸张
...至还有传闻说里面的水银居然有多达100吨。其次,就是原秦陵考古队队长、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对此次考古的看法:"物探考古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位于高大的封土之下,深30米,底部呈长方
2024-04-30 22:53:00
秦始皇陵千年不灭油灯,是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吗
...这种由人鱼膏制成的长明灯,能够在地下永久的燃烧,为地宫带来光明,联想到 秦始皇晚年时四处求仙问道,渴求长生不老之事,人鱼膏的传说似乎又为他增加了一丝神秘感。古书中所说的人鱼
2024-09-28 12: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