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曹云龙 潍坊报道
近日,由潍坊理工学院云门书院10名大学生组成的“云棚筑梦”助农实践队,带着他们自主研发的“晴雨无人”智能雨棚系统,走进潍坊市寒亭区田间地头,为传统农业赋能智能化新动力,赢得农户广泛好评。
潍坊作为农业大市,长期以来面临着气候风险加剧、传统作业低效与技术应用断层等多重挑战。年均706.5毫米的降水量和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导致农作物损失率达15%-20%。许多农户仍依赖人工收放雨棚,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尽管智能农业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仍不足10%,农民“想用却不会用”的困境亟待破解。
针对这一现实需求,“云棚筑梦”团队提出了一套创新性的智能雨棚解决方案。该系统基于Arduino开源硬件平台,结合WiFi通信与多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本地自主决策+云端远程监控”的混合架构。即使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系统仍可正常运行,极大提升了可靠性与适用性。更突出的是,团队通过融合天气预测与实时环境数据,优化决策逻辑,显著提高了应对突发天气的精准性与实用性。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田间开展全面调研,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准确把握实际需求与操作难点。从方案设计、硬件搭建、程序编写到全流程测试,同学们依托专业背景分工协作,不断迭代优化系统性能,最终成功推出贴合农业大棚使用场景的“晴雨无忧”智能雨棚。
该项目实施以来,已取得多项实质性成果:系统运行稳定,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与设备数据;大学生通过实战深化了专业知识,农户对智能农业设备的认知与接受度也显著提高。团队还回收了超过15份有效问卷,完成调研报告和需求分析,为后续推广提供了扎实依据。
未来,“云棚筑梦”团队将继续优化系统功能,扩大应用覆盖范围,并积极探索,推动智能雨棚技术走进更多农业场景,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科技力量。
“晴雨无忧”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关于青春与乡野的双向奔赴。这群大学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助农的使命,为传统农业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