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好的电影魅力就在于,你可以给观众充分的咀嚼空间,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都会因为自己所处环境和背景的不同,悟出或者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来。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看同一部电影也不一样。就像《泰坦尼克号》,你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比如说,这部电影这么有名,几乎所有的灾难片推荐里,《泰坦尼克号》都是毫无悬念的第一名。那么为什么作为主演的里奥那多和温斯莱特都没得奖呢?温斯莱特至少还有提名,小李子顶着这么大的头环,得到了无数粉丝的追捧,怎么连提名都没有?
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说大家都说他就是个小鲜肉,靠颜值取胜,并没多少演技。后来,小李子几乎用自毁形象的方式一步步让自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实力派。但,事情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许导演本无意讲一个爱情故事,他只是想通过这个爱情的外壳,讲另外一个故事:灾难以及灾难的原因和后果。以前看到的是爱情,现在看到的全都是灾难。
泰坦尼克撞冰山,与其说是意想不到的灾难,倒不如说是自作自受的苦果。
泰坦尼克号整艘船上一共超过2200人,这么多人一起出海,肯定要考虑到各种安全措施,其中就包括救生艇的数量和质量。质量绝对上乘,这在灾难后工程师的转述里可以知晓。但数量就没那么多了。原因之一就在于,船东,也就是投资人,认为这么多的救生艇横亘在大船上,实在是影响美观,撤掉一半算了。事情就这么办了。
在他眼里,这艘空前的巨轮是不会发生任何危险的。
还是这位船东,他想的是怎么让他投资的船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船上不仅囊括了当时世界知名的很多商人企业家等等,他还想着最好能够在速度上超过任何一艘船,甚至比预定的时间更短,所以他建议:提速,最高速!这样,泰坦尼克号就一定会上头条了!
泰坦尼克号确实会上头条,只不过是以他想象不到的方式。因为船一直在全速前进,等到马上要撞冰山了,速度太快导致船无法及时减速,导致整艘船不可避免地撞到了巨大的冰山上,导致了整个悲剧的发生。
而当船东听到工程师安德鲁说无论如何挽救,泰坦尼克号都要沉下去了,他惊叹道:怎么可能,泰坦尼克号怎么会下沉?
工程师郑重其事地说:这艘船使用钢铁做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她可以沉下去。
撞上了冰山,而且还没有足够的救生艇救命,慌乱之下的人们更是没有理性,结果原本可以救下一半的乘客,结果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撞冰山,哪里是天灾,妥妥的是人祸。本来可以避免的一场灾难,因为个别人的选择失误,而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原因也很简单:傲慢。慢慢地我们就会明白,真正让我们无知的,不是因为读书少,而是因为我们傲慢的本性。
灾难发生之后,各色人等的反应更是凸显了人性的阴暗与无耻。
还是要说船东,毕竟从某种角度来看,至少以这部电影来看,他一定是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这个以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轮船而自豪的资本家,在灾难发生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活命。而当时船长和所有人都已经下了规定:妇女和儿童优先!你一个正当壮年的大老爷们儿凑什么热闹?他可不管,保命要紧。所以,一个不注意,他跳上了船。而发现他偷偷上传的威尔也不能说什么,毕竟能救下一个人就不能抛弃。
船东以及他所在的那个集团可以算作是船上甚至代表了当时欧美的上流社会,而杰克所代表的就是穷苦的下层百姓。船东之所以能够很快上船,哪怕有些不光彩,也是因为不只是妇女和儿童优先,其实是上流社会的妇女和儿童优先,因为下等舱往外走的所有栅栏都已经被锁死了。也就是说,只要那些有钱人还没走完,他们这些所谓的下等人是轮不到的。但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啊,所以只能选择把门砸开。
记得当年《2012》上映的时候大家也在半开玩笑地说:准备好40亿了吗?因为如果世界末日来临,想要逃命地话,首先必须买到船票,船票的价格就是40亿美元。倘若真的如此,最终获救的就是那批有钱人。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太不政治正确了,最终肯定是有社会底层的人上船的,但还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泰坦尼克号也是如此。他们虽然没有用多少钱作为获救的筹码,但是钱确实能够起到一点作用的。比如说卡尔,他就想通过贿赂威尔来获得上船的资格,事实上威尔也答应了,接受了那笔钱。只不过后来他发现,再多的钱都没法救下他们之间任何人的生命
萝丝的母亲非常优雅地上了船,虽然是故作镇定,但至少她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获救。最苦的就是那些想逃走而不得的下层船客,只能被迫接受悲惨的命运。等到他们远远地离开了泰坦尼克号,他们默默地盯着船上发生的一切,但就是没人想着回去救人。
说没有,其实也不是。
还是有个好心的富太太的——布朗太太。她因为是暴发户的太太,并不能称得上多高贵,所以一直被其他阔太太们看不起。等到他们都上了救生艇,她就鼓动大家挤一挤,留出一条救生艇过去再救几个人。结果,不仅救生艇上的大副阻止了她,整艘船的其他女士也没一个吭声的。那里有她们的丈夫、孩子,但他们为了活命,哭死了也不会把船开回去。
所以老年萝丝回忆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她说,1500多人沉在了大西洋底,当时那里有那么多的救生艇,但只有一艘开了回来,只有6个人获救。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在干嘛?他们就是好在等,等着去死,等着去生,还等着一个永远都不会到来的宽恕。
我觉得那些活下来的人也未必有多开心,那些人里很多都是老人,有部分还是偷偷上船的青年男子,他们的下半辈子一定是活在罪恶感当中的,而能够原谅他们的人,早就沉在了大西洋,永远都不会回来了。那种惩罚,可能比死还要可怕!
当然,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能看到希望的。不是所有的上流社会的人都贪生怕死,也不是所有人都为了逃命而不择手段。除了虚构的杰克用最后的力气把心爱的女孩儿救下来之外,真实发生过的情况还有,一辈子零事故的船长选择与船共存亡,梅西百货创始人与爱人相拥等候大水的来临,拜尔斯神父努力地站在船头,用尽最后的力气来传道,甚至船上的乐队也没人逃走,他们在给那些逃命的人送去最后的音乐。说来也非常讽刺,直到那些下等舱的人们大难临头了,他们才有机会听到只有在上等舱里才能听到的小提琴和赞美诗。包括那个后来开着救生艇回来救人的船员,他成了好几个人的救命恩人,据说在他去世时,伦敦有超过3000人给他送葬。这是他应有的待遇,死得其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