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王新喜
日前,长城汽车,理想汽车,极氪、小米汽车与英伟达达成合作,引发了业内广泛讨论。这4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后3家都将在其自动驾驶系统中使用英伟达的Drive Orin计算技术平台, 有消费者就问了,为什么理想长城极氪等车企选择和英伟达合作,不和华为合作?这背背后有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实力决定了英伟达作为汽车智驾领域的关键角色在当下还不可取代
事实上,不仅是理想、长城、小米与英伟达合作,比亚迪过去也在与英伟达合作。在2022年举办的GTC会议上,英伟达就官宣了Lucid Motors和比亚迪等电动车制造商将采用Hyperion的平台架构。
在智能驾驶领域,英伟达是真的强,汽车业务是英伟达独立于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可视化的第四大板块,英伟达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而且进入时间非常早。早在2015年,英伟达在独立显卡领域大获成功后,就开始进入车载计算平台领域,并推出了初代自动驾驶计算平台DRIVE PX和Tegra系列车载芯片,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计算能力。也在那时,英伟达与特斯拉联手,特斯拉Model S和X所搭载的Autopilot 1.0系统就是采用1颗英伟达Tegra3芯片(算力仅有1TOPS)+一颗Mobileye EyeQ3芯片。仅仅时隔一年,英伟达便发布了DRIVE PX二代平台。
2022,英伟达DRIVE Orin系列芯片正式量产并开启交付,台积电7nm工艺,算力最高的Orin-X达到了单片254 TOPS。
在2023年,英伟达发布了全新一代 DRIVE 系列芯片,名为「Thor」。它的算力有 2,000 TOPS,相比 Orin-X 再次巨幅提升。
这个算力之下 Thor 已经可以实现车内计算单元的大一统,通过一块 Thor 搞定全车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并且英伟达还考虑了如今的车机系统碎片化问题,Thor 可以运行 Linux、Android、QNX 三种系统。
有业内人士惊叹,早上看到消息,理想汽车将采用英伟达Thor芯片。看了英伟达之前发布会的内容,原来它强大到如此夸张。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具备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NOA)的车型中,英伟达份额一度达到52.57%。智驾领域,英伟达的垄断位置暂时无可撼动,其芯片迭代与更新速度也让行业玩家望尘莫及。
国内玩家面对华为智驾压力很大,需要借助更好的芯片与计算平台参与竞争
从这些车企的现状来看,面对华为智驾表现压力很大,理想、小米都是初创企业,在核心技术层面还有欠缺,选择购买成熟的解决方案是现实的选择。而长城和极氪虽然有自己的研发实力,但英伟达的方案明显更具优势。因此,我们看到,理想汽车目前使用两个 DRIVE Orin 处理器为其 L 系列车型的辅助驾驶系统 AD Max 提供动力。
长城汽车也将基于RIVE Orin 集中计算平台打造自主研发的高端智能驾驶系统 Coffee Pilot,实现全场景智能导航和辅助驾驶功能,无需高精度地图。长城汽车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了这套智能驾驶系统,并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搭载该系统的首款车型。
可以知道,这次合作中,英伟达的DRIVE Orin平台作为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为这些厂商提供强大的支持,确保它们的产品竞争力,而这些车企在智驾层面心照不宣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华为。手机行业的故事也在汽车领域重演,过去一众厂商抢高通首发 ,现在要抢英伟达首发。
从华为的实力来看,华为人工智能芯片已经是英伟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根据资料显示,华为很早前就涉足汽车通讯模块,世界上高端车型大部分通讯模块都是华为设计制造的。最近几年华为利用几千人的技术团队潜心研究汽车智能驾驶系统,拿出了国际一流的智能驾驶技术ADS2.0,并且华为的MDC810平台还打包了整套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搭载在了北汽极狐αS Hi版、阿维塔11上,问界M9首个实现全国都能开的HUAWEI ADS 2.0智驾系统。华为智驾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这种整合算力算法软硬件于一体的思路,是华为的强项。
但是为何厂商不与华为合作与英伟达合作,关键在于,华为问界等车型与这些车企是直接的竞争对手,英伟达在AI算力市场上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其统治地位以撼动,搭载英伟达的DRIVE Orin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在智驾能力层面更好的参与当下的市场竞争。
屈居直接竞争对手之下,担心品牌溢价被压制
其次是,这种情况其实又是手机领域的重演,不与华为合作,类似于为何一众国产厂商选择安卓不选择鸿蒙。
厂商有国内与海外两重担心。国内一众新能源车企都是要进军海外市场的,华为难以进入海外市场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这些车企也担心在海外销售面临不确定的麻烦。
在国内市场,如果这些车企选择华为,本质上,宣告自己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要完全依赖华为,这意味着产品溢价被压制,这些车企与华为问界在产品定位上太接近,都是主打中高端定位,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强调智驾能力。那么这些车企在面对问界的时候,可能丧失了自己的独特化卖点与差异性,在说服消费者买车的时候,缺乏自己的核心差异化能力。
尤其是理想与华为问界直接对标,从产品定位上类似,华为的智驾要打的就是理想的腹地。
因此,如果理想宣布选择华为合作,相当于宣布自己在智驾能力上要完全依赖华为,品牌溢价将被压制,高端化路线就很难走了。如果选择与英伟达合作,那么可以强调是合作技术,共同研发。因此,在技术上有更高的溢价。
其次,华为的产能与自动驾驶技术相比英伟达存在差距。这也是一个需要客观承认的事实。英伟达的产能和技术更加成熟和稳定,能够快速匹配产品需求。
华为过于强势与硬碰硬的风格
事实上,我们会发现,余承东的个人风格成就了华为,但是也让华为充满争议,就是凡事争第一,而且在与友商的互怼中,往往不留情面,强调自己的技术压制。
这种过于强势的风格,厂商担心一旦把自己的核心底层能力寄托在华为身上,可能在产品定位、价格上以及未来的供货上,被受制于华为的强势风格,没有议价权。
英伟达这类厂商其实走的是中立路线,自己不造车,以车企需求为出发点来迭代产品,不参与整车制造,做一个供应商,也与车企参与共同研发推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不是直接竞争对手,只赚自己该赚的那一部分钱,让厂商少了一层忌惮与担心。
车企或最终会自研芯片
事实上,这些车企当下选择英伟达,不代表未来一直要依赖英伟达。很多已经在自研芯片,比如蔚来已经发布了自研的智驾芯片,理想在自研AI芯片事宜,也是公开的秘密,之前理想也在扶持地平线,英伟达曾想尽办法把地平线拱出理想的供应链,都被顶了回去。
目前的情况是,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即合作,又互相防范。英伟达,Mobileye,地平线,都在尝试自研智驾算法,以对冲车企自研芯片所带来的风险。因此,英伟达的角色对部分车企来说,也是当前不成熟时期的一个过渡选项,而非长期选择。毕竟,英伟达所面临的挑战是,他们既要满足中国客户对功能强大芯片的需求,又要遵守美国对先进半导体出口中国更为严格的“设障”。
毕竟,这对于车企来说,与英伟达合作同样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有实力的车企最终会自研芯片。
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英伟达的存在对于国内厂商来说不是一件坏事,它类似于特斯拉,也充当着鲶鱼效应,也刺激着华为等一众国内厂商不断推进研发迭代,与英伟达竞争,强者的成长是要经历炮火的洗礼的,华为也在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而部分车企未来也会过渡到自研AI芯片的阶段,只不过,从目前来看,一众车企为英伟达“站台”,恰恰说明它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在未来的两三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英伟达智驾能力与华为智驾能力的PK,一切未到终局,谁将胜出,还有的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1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